黄子韬
很小的时候,我便开始练习武术了。
不过一开始,我并不喜欢武术,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练武术。我只知道,在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我还得压腿、劈叉,一遍又一遍。早上不能睡懒觉,放学回家也不能跟同学们做游戏,时间全都耗费在那些枯燥而无聊的动作上了。很多次,我哭着闹着,不愿意去练。此时,家人便鼓励我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练好武术,要从小就打好功底。”记得那时我们练习跑步,每天都要跑四五公里。一开始,真的如同炼狱折磨一般,连走路时两腿都在打战,可后来跑久了,却又觉得身轻如燕,仿佛练就了轻功,随时都能飞檐走壁,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剑客。
每当看到书中或电影中刀光剑影的武打场面,我都激动不已,经常一个人在房里模仿他们的动作,仿佛眼前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一招一式、你来我往。那时,我的武术已经小有长进,动作比画得有板有眼。
我还参加过几次儿童武术大赛,有剑术的,也有枪术的,甚至有国际武术锦标赛,拿过一些奖项。渐渐地,我发现了武术的妙处。
长大后重看《猛龙过江》《精武英雄》《叶问》《功夫》这样的电影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们操练起来。每每看到成龙大哥、甄子丹大哥、李连杰大哥用拳脚击退敌人之后,都不禁热泪盈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往昔练武的画面一帧一帧在我眼前重现。
练武,是我的家人希望我强健身体,但武术留给我的远不止于此。
奶奶常跟我讲我五岁时的一件事,那时我还在幼儿园,因为一些小孩子之间的纷争,一个小朋友把我的眼睛戳了一下,到医院缝了三针。回到家以后,奶奶看着心疼,说:“这是怎么弄的啊?你学了武术啊,就这么傻愣愣地让人家打啊?”
我告诉奶奶:“我练武术不是去打架的,我是防身用的。”这句话,让家人很意外,也很感动。我一直奉行着自己的话,练武术不是去外面欺负别人的。我最喜欢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那个扫地僧,身怀绝世武功,却并不张扬。
上了初中,我开始打篮球,在篮球场上肆意宣泄飞扬的青春。打球过程中不免有争执,有时候男生们还会打起来。我却很少跟同学们起冲突,就算有,我也会笑一笑或者忍过去;可能正是因为练武的关系,我反而不想跟人动手。
有一次放学,我被三个小混混堵住了。这三个人说想借点钱花,想以多欺少,我不肯,他们便要给我一点教训。这一次,我没有忍。我的武术不是花架子,虽说他们三个人多势众,但打起架来也毫无章法,空有一身蛮力。
那一回,我虽受了一点小伤,但以一敌三,吓得他们三个落荒而逃,从此在校园里见了我都绕道走。
这以后,我彻底明白了武术对我的意义,也更加热爱它了。于我而言,它不再空是粉饰,而是真的能在面对坏人时,赐予我勇气,哪怕是以一敌多,我也毫不畏惧。
再后来,武术变成了舞蹈。
對我来说,舞蹈是一种更加优雅的武术。因为从小练武,我的身体变得柔韧和健壮;而且能干净利落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所以接触舞蹈以后,哪怕是有些难度的动作,我也能很快掌握。再加上平日里勤加练习,很快我便能在舞台上从容地随着音乐旋转、起舞,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感到亲切。我很庆幸从小就练习武术,它能让我应对种种挑战。
随后,武术让我拓展到了另一个领域,那就是成为一名演员。面对摄像机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特别慌乱,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惊险的动作片里,因为从小就有根基,很多动作我都能完成,所以我通常会亲自上阵。赤拳搏斗、吊威亚、扒火车……几场有点难度的动作戏完成以后,获得了剧组很多工作人员的赞赏,也让我对成为一名演员更加有信心。
从童年的武术到如今的舞蹈、动作表演,我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成长,武术让我褪去了青涩,让我更加自信、勇敢与独立,可以去迎接更多的挑战,而这正是武术对我真正重要的意义。
(刘雯摘自《课外阅读》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