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探索

2019-09-10 06:19周泽芳
管理学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

周泽芳

[摘 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全力服务“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原有的内部审计职能已不能满足电网企业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如何指出各业务环节的风险点,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抵御风险的改进措施,从专业的角度推动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是当下内部审计工作应高度重视的内容。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以风险、建议、服务为导向,探索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

[关键词] 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 电力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一、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为全面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在机构设置上,电网企业于2017年完成了对各分部和网省公司审计中心的组建,实现了一、二级机构审计部、审计中心一体化管理,于2019年修订了审计工作管理办法。各级审计机构由本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总审计师协助分管,切实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工作开展上,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分国网公司、省公司及地市公司三层级开展审计工作,建立“上审下”审计监督机制。现场审计以经济责任审计及专项审计为主,数字化持续审计以专业主题审计为主,同时开展,并驾齐驱,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审计成效上,审计部门深入各专业部门管理,深挖管理漏洞,深入揭示问题风险,为企业增收节支,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但相较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业务时独立性受限,审计权威性不强;按项目的立项依据,多以事后审计的方式开展监督工作,监督效能较为滞后,关注的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1]。

二、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随着 “放管服”政策的全面落实、“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全面部署,以及“多维精益化”管理体系变革和各类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各个电网企业都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电网企业正在针对传统审计中存在的短板,多方面布局审计转型,积极推进工作方法和模式的转变,建立重点突出、手段丰富、监管有力的审计监管体系[2]。

(一)以风险为导向,突出风险预判

目前,内部审计项目以离任审计为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计划以任职时间为重要轴线,主要履行评价职责,起到事后纠错、增收节支的效果。但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业务关注点及业务规则随之迅速变动,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从事后评价向事前预警转变。内部审计应以全业务数据为依托,进行趋势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对各单位、各专业建立风险库,并随业务变化实时变动。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划分高、中、低三种类型的风险,审计项目的设立以风险程度为依据,对高风险单位和高风险专业,要突破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时限的要求,对低风险单位可适当放宽审计频次,以在线监督为主,审计项目的建立,就是内部审计风险预判的结果。

(二)以建议为导向,提升审计成效

风险的预防和抵御都需要在整改阶段才能得以体现,现场审计的完成不是审计的结束而是审计成效的真正开端。要提高内部审计的成效,必须要大力推动审计整改的落实。风险预判是整改的基础,审计整改是抵御风险的途径,而审计建议则是两者间的枢纽。但审计整改的跟踪及核实一直是电网企业的薄弱环节,屡查屡犯现象时有发生,整改判定标准不易统一。这就要求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向审计整改适当倾斜,审计项目的成果,不以发现问题的数量或增收金额为判定的主要依据,而以降低的风险、整改的完成来综合考量,建立整改后评价制度,将整改后评价纳入对被审计单位的考核中来,切实提高整改效率,提升审计质效。

(三)以服务为导向,提供战略咨询

监督是服务的手段,而服务是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无论是风险的防控还是审计建议的提出,最终都是实现审计服务的职能。风险预判、提出建议、主动服务,既是呈鱼骨状递进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但目前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中,服务职能未能突显,通过事后纠错、审计建议的被动服务占据着主要位置,未体现服务咨询的职能。为提升审计的服务职能,内部审计要化身企业战略顾问,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三、改进和推动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路径和措施

为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突出风险预判、建议及服务的职能,就需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转变现阶段的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机制。

(一)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和灵魂。只有真正实现了独立性,审计的价值才能得到承认。但内部审计中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单位同属于一家公司。因此,在现阶段的情况下,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一是要提高系统内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确保数字化审计的基础牢靠,只有系统数据全面、真实,才能保证内部业务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更大的审计价值。二是要充分发挥审计促进经营管理的作用,审计项目应将审计带来的价值展现给管理层,只有这样独立性才能得到保证。

(二)建立前台驱动的数字化审计作业模式

积极融入泛在电力物联网,数据采取自动采集和人工报送等方式,基于数据采集情况开发预警监测指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互动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改良,建设能够集成处理审计数据、审计管理等所有审计信息的数字化审计智能平台。依托于数字化审计技术提升审计成效,突破按照审计对象或审计业务流程来设置组织架构的管理模式,突破传统审计作业边界、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强调对审计对象的持续监督。审计人员根据一体化平台的风险监控动态,灵活安排审计项目,及时报告风险情况,极大地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建立实时跟踪的审计整改督导机制

狠抓审计整改是全面落实公司发展新战略的需求,是提升审计成果运用实效的需要。电网企业要积极响应审计署的工作要求,从制度上明确强化考核问责的内容,完善整改的要求及验收参考标准,并通过后续审计项目,现场检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实现整改闭环管理;借力于数字化审计平台,将风险管控与审计整改结合起来,进行审计整改动态监督,判定整改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对于已整改完成但依然处于高风险提示的问题开展整改后评估工作,同时将整改后评估报告纳入企业绩效管理,提升审计整改效能。

(四)前移服务关口,提供针对性内审服务

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是区别于企业其他部门的重要特点,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管理层直接的连接桥及润滑剂。要切实提高内审的服务职能,一是要采取服务在前的审计程序,在审计进场前,先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实际困难,同时与公司管理层充分沟通,了解管理层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以此确定审计重点专业领域,增加内审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提高审计报告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或层级,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审计报告,增加内审服务的针对性。对于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重大问题,被审计单位或管理部门可提供不限于文档形式的详细的审计报告,在反映问题的同时,重点突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或可能存在的风险,与被审计单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通过审计工作促绩效、促发展、促安全、促管理。

四、结语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要全力服务“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这个战略目标,这就需要在审計机制、审计方法、审计规则和审计内容等方面顺应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随着电网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及“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全面部署,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优化工作流程、拓展审计范围、转变审计手段,通过风险预判,重视审计整改,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提升审计质效,为企业运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承敏.经济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价值研究[J].现代营销, 2017(10):62.

[2]朱严彬.论述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J].经济纵横, 2019(2):224.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电力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