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之“气”

2019-09-10 19:38祝正锋
现代艺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气韵用笔山水画

祝正锋

“气”的生成与创造,是诸多复杂的原因和层次构建而成,历代优秀、经典的作品,无不是作品意境内核的审美释放和艺术家的精神贯通,从而成为后世学习的程式与范本。因而,以“气”为根,以“气”为本,以“气”为核,是艺术创作,特别是山水画创作中具有独特审美与价值的内涵与标准,是为本质与核心表现所在。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对于中国艺术意境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山水画创作的核心价值,其根本性的原则与方式在于对作品“气”与“气韵”等审美内涵的表达与创造,同时也是评判一幅艺术作品高下与优劣的重要标准与审美尺度。“气”的生成形式与方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关联,从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格调产生重要影响。

“气”的哲学渊源

“气”是中国哲学以及美学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及其艺术意境的生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内涵。作为中国哲学特别是老庄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与概念,“气”是对“道”的进一步衍生和阐释。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是“气”。因此“如果脱离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从这一层面来看,“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气”是虚无的,是形而上的,是精神侧面上而非物质的。因而,作为哲学层面的理论范畴,“气”的哲学内涵,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判断及其意境生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判断与影响。也即是说,“气”即是艺术作品显露出的意境、意味及其气韵,气息,品味及格调感。从这一层面上,“气”的营造与生成,是中国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也是最核心的审美评判标准。

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提到:“气是概括艺术本源的一个范畴”。“气”是概括艺术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范畴。以哲學及美学的层面对中国绘画进行审美价值评判,是具有明晰理论标准和准则的。中国传统哲学——道家哲学,儒家哲学以及中国佛教哲学的融汇和互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审美内涵。因此,把握住了老庄哲学,儒家哲学,以及禅宗哲学这一根本指导性的理论体系,以“气”等内涵和理论范畴进行山水画艺术价值的评判和分析,则山水画创作审美与批评就具有了明晰的依据和标准。

“气”的审美内涵

在传统中国画的理论著作中,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六法论里就提出了“气韵生动”的美学评判首要准则。“韵”和“气”是不可分的。“韵”是由“气”决定的。”“有了气韵,画面自然生动”。谢赫在六法中把“气韵生动”列为第一,从美学内涵上就决定了山水画意境生成的首要特质与内涵。一幅作品的高下除了构思立意、章法布局、形象造型及作者的艺术修养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作品中“气”的生动,自然与流畅。山水画史中诸多文人如宗炳,姚最、王微,荆浩等都提出了相应的关于绘画中“气”阐释和论断。所以,“气”的营造与生成是对山水画审美与意境创造的重要创造与支撑。

那么,在艺术创作中,作品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气”的品格与类型,其特征与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诸如文气、雅气、书卷气、静气、逸气、清气、浑穆之气、雄强之气、霸焊之气、金石气等,这些气息特征和内涵是美的、是真的、是善的,也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特色的体现。反之,诸如媚气、俗气、黑气、戾气、躁气、铜臭气、浊气、弱气等,则是山水画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诸多弊端和问题。

艺术创作中,“气”的营造和生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内涵和价值,五代荆浩把“气”作为画的六要之首,他说“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元僧觉隐曰:“吾常以喜气写兰,怒气写竹。”清王原祁认为“龙脉为画中气势。”山水画的章法布局要贯穿龙脉,就是要展现一种“气势”。近代吴昌硕也提出“苦铁画气不画形”的重要艺术主张。清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也特别指出:“书画贵有奇气。”提出“士夫气磊落大方,名士气英华秀发,山林气静穆渊深,此三者为正格。” 因此,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气”的趣味是有高下低劣之分的,艺术格调是有美和丑,雅和俗之分的,作品体现出了什么样的“气”的特质与气息,那就体现出了什么样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从历代大家诸多论述可知,“气”的审美内涵与创造对于艺术作品的意境与特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体现艺术作品价值判断的首要标准和原则。

“气”的艺术生成

山水画的表现与创作,“气”的营造体现着作品格调与艺术趣味的深浅与高下。一幅作品,无论是传统与现代,复古与创新,写实与写意,雅致与通俗,题材与形式,艺术创作者们都能够在某一方面探索创新,自出新意。艺术的本质在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知和视觉感触,真正判断一幅山水画作品的高下与优劣,还在于对作品所透露与释放出的“气息”“气韵”等格调的把握与分析。

山水画作品“气”的艺术生成,离不开艺术创作者在以下几方面的营构与表现:

1.意在笔先

晋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曾言:“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也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亦言:“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无论是书法表现还是国画创作,都提示了艺术创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构思潜质和感悟力,在创作之前应具有把控作品全局,整体思考,在创作中一气呵成的状态与心无旁骛的过程,其中既要求了艺术创作者在精神与精力上的集中与专注,又明确了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核心要素即用笔用墨之间的关联与交融,连贯与延续。“气”是统一与驱动画面节奏与内蕴的内在结构,这对于艺术作品“气”的营造与表现提出了先决条件,也是艺术作品内涵与意境生成的前提。没有艺术创作者对于“气”的经营与构思、就没有山水画中空间的呼应与节奏,开合与韵律,也没有画面“气韵”的贯通与流畅。一言以蔽之,没有“气”的营造与构思,山水画就没有感染力与生命力。

2.笔墨为本

山水画“气”的营造,离不开笔墨技巧与语言的表达与塑造。山水画的笔墨不仅仅是一种技巧与造型方式,更是艺术内涵与精神的内化。因此,山水画的笔墨对于画面“气”的经营与表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到:“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 “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山水画的用笔以线性造型为主要特征,基于书法的基础与结构,书法和山水画的运笔本质上是相同的,用笔要有骨力与笔性,古代书家在形容书法用笔都有诸如锥画沙,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印印泥等形象的比喻与表现。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气韵生动”落实到画面具体的造型中则主要体现在笔墨的运用上,荆浩在《笔法记》里提出了用笔六要是:“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其还提出用笔应具有有四势:其之一为“迹画不败谓之气。”明代唐志契说:“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 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七墨法,全面的体现了用笔与用墨的变化对于画面“气息”与“气格”的塑造与表现。用笔的直曲、虚实、轻重、转折、方圆、粗细,以及用墨的浓、淡、干、湿、轻、重等变化,鲜明体现了笔墨语言技巧与“气”的营造的作用与关联,笔墨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笔墨的高下优劣直接影响画面是否“气韵生动”的生成与表现。

3.综合修养

山水画作品最根本的目的是表现“气”,表达作品的意境与格调,“气”与“气韵”的生成,不是一日之功,短时之力,而是一个长期积淀与蒙养的过程,这与艺术创作者的综合修养与艺术体悟密不可分,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个人先天的禀赋及其气质特征。艺术创作者具有良好的艺术禀赋及其文艺感悟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笔墨内涵自然有别于俗媚粗疏之人。艺术创作者的综合禀赋来自于遗传,环境,家庭,老师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其次,多读书。读书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与高雅的文艺感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日积月累,长期养成,自然渗透进作者的思维与作品、头脑与灵魂之中。所以,“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自然会提升艺术创作者的综合修养与艺术表现能力;再次,学习与取法经典作品,领悟经典作品,与经典作品为伴,自然创作的作品气息高雅,格调高古。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而得乎其下。最后,搜尽奇峰打草稿。自然是我们永远的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到自然中去,感悟宇宙山川,林泉丘壑,体会风卷云舒,云烟惨淡,秋来暑往,四时变换,体会郭熙“可游、可居,可行、可观”的山水境界和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探索勇气与思维拓展。艺术家应该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宇宙与人的合一,自然对人的浸淫与熏陶,则使艺术家的作品充满生命与力量,充满鲜活与变化,充满灵性与美感。

当然,艺术创作者的作品并不是对自然与现实的翻版与复制,而是艺术家在观察,体悟自然的基础上,创作出,区别出现实自然的“第二自然”,即我的自然,我的情感,我的境界,我的艺术化的主观精神世界。历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艺术创作者对现实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与凝练,才形成了极富感染力而又气韵生动的优秀作品。

此外,艺术作品的“气”的营构,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本身形式结构进行深入的探索、挖掘、思考,还应该对诸多姊妹艺术进行深入的体会与感悟,从而做到旁涉与融合,在姊妹艺术中获取审美与灵感,进一步的深化,加强在艺术创作中“气”的创造与养成。如对书法篆刻的研习领悟,古典诗词的浸润与学习,对琴棋舞蹈武术的旁涉,都会对山水画作品“气”的生成与创造产生深刻的内化和影响。

综上所述,山水画作品“气”的生成与营造,是艺术创作者创作中具有核心性、关键性、价值性的评判标尺。“气”的生成与创造,是诸多复杂的原因和层次构建而成,历代优秀、经典的作品,无不是作品意境内核的审美释放和艺术家的精神贯通,从而成為后世学习的程式与范本。因而,以“气”为根,以“气”为本,以“气”为核,是艺术创作,特别是山水画创作中具有独特审美与价值的内涵与标准,是为本质与核心表现所在。

猜你喜欢
气韵用笔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包饺子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程灿山水画作品
智力大闯关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