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9-09-10 22:50孙希胜邓小清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经济管理

孙希胜 邓小清

摘 要: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与指导意见,科学的经济管理策略符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下面文章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对相关工作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经济发展

1 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1.1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强化经济管理,首先就要加强制度保障。从农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科学的保障制度,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制定管理方案,随着当地农业发展的情况,合理调整方案,制度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需求,确保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为了更好地利用农村资源,在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深入实际考察,进行全面、精准的分析,这样才能够避免盲从和跟风的问题。

1.2构建良好发展平台

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经营方式,激发农民工作积极性,有效缓解发展矛盾。首先,引进高素质人才可创新农村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可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制定具有文化特色的经济发展目标,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后,可有效解决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大化利用当地资源减少农民农作中成本的投入,建立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平台。

1.3指明发展方向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确定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比较基本的一个前提条件,其同样也需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予以明确。这种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方向明确作用主要就是指引农村经济向最为理想的方向发展和努力,有效规避农村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和波折,能够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实现最大程度优化,最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是客观事实,因此其难以根据需求以及走向进行事实判断,做出最契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的变化。所以,作为国家层面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其设计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有目的性地引导农村完成经济增长,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带来更好的經济效益增长。

1.4为农村经济发展清除障碍

我国属于城乡差异较大的国家,城乡差异不但会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也会影响社会和谐。城乡差异导致城区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农村地区,加上交通不便、科技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粗放阶段。与我国相比,欧美国家的农场式农业经济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对农村经济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能对其进行合理改革,走出一条绿色、环保的农村经济道路,缩短城乡差异,真正为农民谋福利。

2 农业经济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2.1提升农村经济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提升农村经济信息化水平,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更新软硬件设备,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效率,借助互联网的公开性和便利性,能够全面接受大众监督,将农村经济发展放置在阳光之下,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推进。另一方面,农村财务人员需要简化财务公示程序,既要具体公示,又要简明扼要地帮助村民归纳重点。针对重要事项要做好解释工作,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在村民眼皮底下进行。

2.2制定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针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与经济管理者,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前提、相关国家制度和法律,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导向,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从而制定出最科学、最具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并且,当地政府与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对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知,让当地农民认识到自己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积极参与到农业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中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2.3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的小农经济产业结构还需要不断调整,逐渐走向农场主形式的农业经济。我国需要将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向与该地区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例如,我国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气温温和,雨水颇多,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但是该地区多山,不适合成片种植经济作物,就可将农作物种植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乡村田园、山间坡田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混合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也能美化乡村景色。

2.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较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实际上农村的经济建设具备丰厚的资源基础,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取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当地的基层部门也需要深入考察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台资源利用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资源的使用率,获得更好的经济刺激效果。需要前期做好明确的统计、筛选和归类的工作,了解到区域范围内的已有的资源数量和类型,并根据明细内容做出指向性的规划,确保每一种资源都被最大程度上加以利用。与此同时,还需要搭配前沿的科学技术,做到深度利用好中国农村的资源,使其能够正向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2.5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

使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引领,制定出适合当地的具体土地管理政策,整体提升土地的使用几率。对于农村财务管理与审计管理办法的出台,在具体实践中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的进步和顺利的施行。

2.6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

农村经济管理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通过每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落实。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就必须要强化每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政府之间要相互配合和沟通,各级政府要对自己的定位和职责明确认识,能够真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同时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要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建立从上至下的权益保障机制,从而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

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中,需要不断投入技术、资源、人力,并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重视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通过科学方法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翠菊.刍议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3.

[2]姬萍.探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19(12):60.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经济管理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