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翻卷,70年奋斗探索,无数中华儿女把勤劳和智慧贡献给了祖国,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70个第一,记录新中国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见证新时代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
第一座天文馆 仰望星空 逐梦飞扬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开馆迎客。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以天文科普节目放映为核心,辅以天文展览、天文观测等,北京天文馆迅速成为传播天文知识的重要阵地。
1923年,德国蔡司厂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天象仪,得名“假天仪”。随后,世界第一座假天馆在德国建成。
1954年夏天,我驻外使馆建议购买天象仪作为一部分外贸补偿。同年9月,中央决定筹建北京天文馆,中科院从该院年度经费中拨款用于场馆筹建。自此,我国开始筹建第一座天文馆,直至1957年建成开放。
2004年,北京天文馆新馆开放。2008年,老馆完成改造并重新开放。至此,北京天文馆在专业设备等方面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天文馆之一。
2007年7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编号为5900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北馆星”,标注着北京天文馆对中国的天文科普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1956年,20岁的赵世英来到还在筹建的北京天文馆学习,同来的年轻人共32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科学和宇宙所知甚少。天文馆的成立可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北京天文馆原一室主任,在馆工作40年的赵世英回忆。
1955年春,时任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天文学家陈遵妫应中科院竺可桢、吴有训两位副院长之邀,出任北京天文馆首任馆长,参与筹建北京天文馆。
关于天文馆的命名,还有一个小故事。起初,全国科普协会的文件中将这个即将建成的科普场馆称为“假天馆”,因为星空是人造的。然而,陈遵妫认为,我国建立全新的科普机构,主要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天文学,除天象表演外,还将举办展览、科学讲座,组织天文小组观测。因此,名称应改为“天文馆”。陈遵妫的坚持、竺可桢的支持,使“北京天文馆”的名字终于被敲定。
选址也颇费思量。赵世英回忆,1955年选址时,陈遵妫与竺可桢、吴晗、梁思成、张开济等在北京多处考察。天文馆曾考虑建在天坛和鼓楼附近,但因种种原因作罢,最终,选址西直门外。“陈遵妫认为,此地交通便利、环境开阔,更重要的是与附近的北京动物园和北京展览馆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1955年10月24日,北京天文馆正式动工,“当时人们一心想把它建成科学和艺术的殿堂”。拿建筑设计来说,总设计师是张开济,室内装饰由美术大师吴作人和周令钊等人完成。日月神浮雕等作品则出自著名雕塑家滑田友、王临一、曾竹绍之手。“既体现民族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风格,许多观众没进展室就赞赏不已,想不到还有这么壮丽的地方。”赵世英回忆
建馆同时,人员培训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那个年代,国内没有天文学教材,上课全靠老师一句句翻译苏联教材。一次上课时,陈遵妫突然说,天文馆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科技馆,这个事业怎么干,自己也没什么把握,“如果有志于这项事业,我们就一起探索;如果对此没什么兴趣,可以另找出路,不耽误你们,也不耽误这个天文事业。”最终,十多个年轻人留了下来。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开馆,消息震动全国。当年国庆节天文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后,每天都有几千名观众。赵世英说,当时每天馆里表演七八场李元先生设计的天象节目《到宇宙去旅行》,“那时全靠人现场解说,工作人员嗓子都哑了”。观众慕名而来,白天看太阳黑子,晚上看星星月亮,人们在这里流连忘返。赵世英至今还记得,1958年,一位留名为“沙哑”的观众写的小诗:湛蓝宇宙海,从来未通舟;乘坐天象仪,星空信步游。
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从“种山林”到“种风景”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自然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也是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初步测算,2018年国家级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量超过10亿人次,旅游收入近1000億元,其中近1/3的森林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服务游客近3亿人次。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营林场发展而来。据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向绪杰介绍,这里过去种林,现在“种风景”。1958~1982年,林场职工垦荒整地、除草育苗、植树造林,为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到20世纪80年代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森林蓄积量由1958年建林场初期的约4万立方米增长到20万立方米左右。林场人的艰辛付出,为建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奠定了生态基础。
据原张家界国营林场职工刘世照回忆,1979年以前,由于路不通,林场“与世隔绝”。山外的大道通到山脚下,到林场还有12.5公里的距离。为此,省林业厅专门拨款56万元,用于修路。3个多月时间,一条4米多宽、双向通车的砂石路就建成了。
1979年前后,通过媒体的报道、吴冠中到此写生等,世界看到了张家界林场的美,游客络绎不绝。1982年,中央批准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首次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9月,中国人研制出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工合成胰岛素,最早是在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的。时任生化所所长王应睐院士回忆,那时,人们都想对祖国作出大贡献。什么贡献才算大?“合成一个蛋白质”建议一出,便赢得一致赞同。
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在1958年底被列入1959年国家科研计划,并获得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代号“601”,意思是“六十年代第一大任务”。参加的科研人员来自中科院生化所和有机所,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
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多肽合成的研究基础上,科研小组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原国家科委先后两次组织著名科学家进行科学鉴定,证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具有与天然牛胰岛素相同的生物活力和结晶形状。1965年11月,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成果首先以简报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杂志上,随后于1966年3月30日全文发表。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诞生在电子交易时代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同年12月19日开市,并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从诞生起就进入了电子交易时代。
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股份制企业的出现,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募集资金发展经济渐成共识,建立规范的集中统一的场内交易市场必要性和迫切性与日俱增。在国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内就将开业。”1990年6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的一句话释放的是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鲜明信号。
同年7月3日,尉文渊被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龚浩成推任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备小组组长。此时距年内开业不到半年。找房子、装修、写章程……尉文渊全身心投入。
最难的是找地址。交易所总得有个像样的交易大厅。找一座楼,大厅像模像样,有改造成交易大厅的潜质,这是尉文渊的第一个任务。
他几乎走遍了外滩一带,却在与外滩一桥之隔的虹口地界有了发现。他步行到浦江饭店,一进大楼一层就怔住了。作为大餐厅使用的孔雀厅挑空两层,装饰有汉白玉刻成的孔雀图案。“就是它了!”尉文渊喜出望外。这座拥有150年历史的建筑,成为改革开放最直接的见证者之一。
如何交易也是个难题。当时,交易所都是手势交易,可尉文渊决定用电脑。很多人提出反对,理由很现实:一共才8只股票,有必要用上计算机这样的稀缺品吗?但尉文渊不这么认为,“都90年代了,还重复30年代的交易方式?总要有些进步吧!”他介绍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罗时林没有反对,也没追问,放手让他去做。
在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借的500万元经费中,尉文渊抽出100万元建立了计算机交易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从诞生就进入了电子交易时代。
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仪式成功举行,在各级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注视下,尉文渊走上二楼,敲响了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第一锤。
第一件专利证书 激发创造的力量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航天工业部207所工程师胡国华,提交了我国第一件专利申请,专利号“85100001.0”。以此为起点,我国的专利申请步入正轨,走上了快车道。
至今,我国已分别实现了两个100万件的突破,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100万件的国家”和“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申请位居世界第二位。
1984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经过多年发展,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已深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例如各种品牌商品涉及的商标保护、电影的著作权保护、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知识产权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尽管已经过去30多年,回忆起自己提交第一件专利申请时的情景,76岁的胡国华仍难掩激动与自豪。
1985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施行的第一天,国家专利局正式接受专利申请。得知这一消息时,留给胡国华的时间仅剩3天,但他仍旧决定争一下这个第一。
1985年3月29日,北京西郊,国家专利局邊上的一处平房正在装修,周围早已聚集了不少人。得到消息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等待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我平时的工作就是搞科研,研究的领域也很广泛,所以手头本来就有不少研究成果。”作为原航天工业部207所的工程师,胡国华其实早已心中有数。他一边排队,一边反复衡量手头已经成型的科研成果,“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专利技术的三要素,一定要找出一个最符合这一标准的。”
考虑再三,胡国华决定将“可变光学空间滤波实时假彩色显示装置”作为第一顺序申请专利。“这个装置,可以将一张从卫星上拍摄的地面复杂图像胶片,显示为编制的彩色图像,从而让人们看到更多信息。”
胡国华回忆,当时计算机图像处理才刚开始,他的这种光学处理装置有一定的实用性。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一天一夜的蹲守后,胡国华请来车间一位师傅帮忙排队。他则专心腾出手来,准备材料。1天多的时间,胡国华准备了两项发明的材料,同时申请,“这样更保险”。3月31日上午,胡国华信心满满地站到了申请专利队伍的头一个。
“我们的很多工作成果都是职务行为,所以在专利证书上,‘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207所是专利权人,我和另一位同事是发明人。”胡国华坦言,就发明本身来说,其实谈不上有多好,重要的是它见证了我国专利法的实施。
尽管已经退休多年,胡国华仍旧活跃在科研领域。截至目前,他作为发明人的专利,已有20余项。胡国华说,“创造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生命不息,我愿创造不止。”
32年前 申遗迈出第一步
1987年12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
目前,中国的“申遗之路”已经走过32年。32年里,中国的世界遗产从无到有、由少变多,遗产类型不断丰富,保护和传承经验不断积累。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國已拥有世界遗产5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
申报世界遗产可以推动遗产宣传和保护,增进人们对遗产中的价值和精神的理解,推动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体制与管理模式,在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曹南燕是中国风景名胜协会副会长,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参与中国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的相关工作。她表示:“中国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一直致力于务实有效地保护世界遗产。
1986年,我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当时这项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林业部和建设部三方分别牵头组织。曹南燕当时在建设部城建司风景名胜处工作,接到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任务。
申报世界遗产,一般要经过撰写申报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等阶段。当时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面临着一没有材料二没有经验的困境。确定将泰山申报自然和文化遗产后,她和泰山管委会成员组成了团队,开始编写申报书。
编写申报书过程中,翻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有关专家,费尽千辛万苦才完成。说千辛万苦一点也不夸张。当时工作条件有限,有时十几人一日奔波下来,饭都吃不上。有的在宾馆里洗着澡就睡着了。为了能更清晰地用英文进行表述,还付费请来一名美国的专家、一名英国的专家,专门给申报书翻译校对。
印制申报书要用A4纸,但当时中国没有。印刷厂厂长说实在没有办法,曹南燕着急了:“我们就是裁,也要裁出A4 纸。”最终,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的 A4 纸,是外文印刷厂的工人们一张一张裁出来的。照片实在来不及印刷了,就一张一张仔细地贴在上面,最后裁剪装订做成了一本精美的申报书。
材料送上去后,本以为能松口气。哪知被前方通知,遗产申报材料中缺少管理计划。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在办公室用2个小时制定了12条管理计划,直接翻译成英文。几经周转,管理计划最终报送了上去。事实证明,管理计划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官员们一致称赞,说中国的文本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做得最好的。
接到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电话时,曹南燕心里真像流进一股清泉,畅快极了。
1987年,时任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副主席的卢卡斯来泰山审查,曹南燕和相关人员陪同他到了泰山。卢卡斯对泰山的印象非常好,在一条评语中写道:“中国泰山的申报成功,开辟了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先河。”此前世界遗产委员会从未批准过双重遗产,泰山是第一个,为今后的申遗工作打下了基础。
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世界对“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遗产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深切体会到世界遗产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比如在最初申遗时,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到如今世界遗产给人们带来了社会与经济的双重价值。”曹南燕说。
世界遗产的申报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如何加强世界遗产的管理,如何与国际合作,按世界遗产公约保护好世界遗产才是重中之重。
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
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几年间,“万里气龙”横亘华夏大地。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途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一路抵达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点。从西到东,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市,全长4200千米。管道需穿越“三山一原、五越一网”,“三山”即太行、太岳、吕梁,“一原”指黄土高原,“五越”即三次穿越黄河、一次穿越淮河、一次穿越长江,“一网”便是江南水网。
西气东输工程创下诸多“第一”: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也是中国第一条管径最大、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已竣工管道工程;第一次在长江和黄河上完成长距离、高难度、大口径的盾构、顶管及定向钻穿越;第一次在管道工程中大规模运用全自动焊接技术、全自动超声波监测技术;第一次在天然气管道上推广应用遥感选线技术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截至2018年,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运营管理管道12280公里,途经16个省市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供气范围覆盖了我国西北东部、中原、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并向西北、西南地区转供天然气,形成塔里木、柴达木、长庆、川渝四大气区以及中亚、中缅、进口LNG联网供气格局,管网一次管输能力超过每年1230亿立方米。近10年来,公司累计实现天然气管输商品量近4000亿立方米,占我国新增天然气消费量的50%,近4亿人口从中受益。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中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这个议定书于12月11日生效,中国也于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缔约方地位的申请。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协议最后文件和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协议在摩洛哥签署。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WTO的谈判。2001年11月9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多哈开幕;11月10日,多哈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宣布通过中国加入WTO的决议;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经历了15年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千辛万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18年,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不但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还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001 年,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为0.53%;2015年,这一数字为24.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稳定器。
(文图源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