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儒 汪远 马金双
摘 要:该文介绍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省市级以及跨省区的20种地方植物志的出版信息,包括出版年代、页码、收载类群的科属种、线描图及彩图等信息。其中,《昆仑植物志》为跨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和西藏等五省(区)的地方植物志。
关键词:地方植物志, 出版信息,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中国
中图分类号:Q949, 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19)11-1470-05
Abstract:The publishing information of 20 local floras at provincial, municipal and cross-provincial levels in China since 2006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information of publication date, pages number, number of families, genera and species, illustration and color photos. Among them, Flora Kunlunica is a local flora that spans Qinghai, Gansu, Sichuan, Xinjiang, and Tibet of China.
Key words:local flora, information of publication, bryophytes, vascular plants, China
自《廣西植物》2006年第26卷第1期13页和17页刊登了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情况简介(八),至今已经12年。期间,很多工作出版,同仁也经常询问。作者们于最近对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信息资料系统地进行了整理,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遗漏或未能包括之处,还望广大读者补充或批评指正。
1. 《湖南植物志》,第3卷 (2010),1 008页,包含被子植物猕猴桃科至交让木科,共22科215属976种和种下单位,其中757种具有精致图版410幅及彩色照片101幅。本植物志计划出版7卷,目前已出版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至第7卷正在编辑出版之中。
本植物志采用的系统: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8)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1964)系统。
2. 《台湾植物志》 (Flora of Taiwan),英文版(第二版),第二版补遗(Supplement),414页,共收载了至2009年之前文献报道的物种294个,其中裸子植物2种(1属2种),被子植物292种(包括双子叶植物194种、单子叶植物98种)。
3. 《云南植物志》,第10卷 (2006),929页,收载了被子植物的堇菜科、蒺藜科、旱金莲科、古柯科、大戟科、小盘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和胡桃科共9科173属883种及种下分类单位。第12卷(2006),884页,记载了被子植物的虎耳草科、番杏科、秋海棠科、仙人掌科、茶藨子科、蔷薇科、榆科、鼠李科、胡颓子科、牛栓藤科、马尾树科、八角枫科、花柱草科等13科85属888种203亚种和变种。第14卷 (2004),885页,收载了被子植物棕榈科、兰科等2科162属840种及37变种,插图179幅。第16卷 (2006),876页,收载了被子植物木兰科、落葵科、凤仙花科、水东哥科、绣球花科、卫矛科、十齿花科、山矾科、车前科、玄参科、列当科、爵床科等12科140属879种78亚种和变种,有图版234幅。第19卷 (2005),681页,包括苔藓植物藓纲中的最后一个亚纲:真藓亚纲中的真藓目、变齿藓目、油藓目、灰藓目、烟杆藓目、金发藓目等6个目,共39科194属554种和种下分类单位。第20卷 (2006),785页,包括蕨类植物松叶蕨科至球盖蕨科计42科123属762种31变种8变型。第21卷 (2005),477页,包括蕨类植物鳞毛蕨科至满江红科计18科70属504种4变种。
全志共21卷已全部出版,其中第1卷至第16卷为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在第4卷的开始),第17卷至第19卷为苔藓植物,第20卷至第21卷为蕨类植物。
本植物志采用的系统:苔纲、角台纲采用R. M. Schuster (1966) 和R. Grolle (1983)系统;藓类植物采用陈邦杰(1963)系统;蕨类植物采用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系统(1978);被子植物采用哈钦松(1926,1934)系统。各科按原系统科号,由作者采用另立的科,均列于原科后,并在其科号后加a, b,……等以示区别。此外,还配套编辑出版了《云南植物志——中名、拉丁名和经济植物总索引》一书(2010)。
4. 《广西植物志》,第2卷 (2006),947页,记载了被子植物野牡丹科、使君子科、红树科、金丝桃科;山竹子科、椴树科、杜英科、斜翼科、梧桐科、木棉科、锦葵科、金虎尾科、古柯科、粘木科、大戟科、虎皮楠科、鼠刺科、茶藨子科、绣球花科、蔷薇科、毒鼠子科、蜡梅科、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旌节花科、金缕梅科、杜仲科、黄杨科、悬铃木科、杨柳科、杨梅科、桦木科、榛木科、壳斗科、木麻黄科、榆科、荨麻科等共38科338属1 556种(包括亚种、变种及变型),图版358幅。
第3卷 (2011),1 024页,记载了被子植物桑科至萝藦科共50科318属1 393种5亚种168变种5变型,图版391幅。第4卷 (2017),1 082页,记载了被子植物茜草科至唇形科共33科454属1 612种24亚种141变种5变型及1杂交种,图版269幅。
第5卷 (2016),1 073页,收载了被子植物的单子叶植物部分共45科451属1 677种19亚种90变种1杂交种,图版298幅。
第6卷(2013),记载了蕨类植物松叶蕨科至满江红科等57科159属833种(含种下单位),图版112幅。
5. 《广东植物志》,第6卷(2005),445页,收载了樟科、菱科、小二仙草科、荨麻科、大麻科、茜草科、苦苣苔科、水鳖科、波喜荡科、水蕹科、眼子菜科、川蔓藻科、角果藻科、茨藻科、鸭趾草科、黄眼草科、百合科、菝葜科、香蒲科、鸢尾科、薯蓣科、露兜树科、灯心草科、刺鳞草科、帚灯草科等维管植物25科203属767种11亚种48变种4变型。第7卷(2006),543页,收载了蕨类植物门及被子植物兰科共计59科254属889种27变种2变型。第8卷(2007),431页,收载了被子植物柳叶菜科、野牡丹科、桦木科、榛木科、卫矛科、葡萄科、山茱萸科、菊科、雨久花科、莎草科共计10科188属765种1亚种51变种4变型。第9卷(2009),558页,收载了被子植物壳斗科、蛇菰科、紫草科、紫葳科、爵床科、泽泻科、谷精草科、凤梨科、延龄草科、天南星科、百部科、龙舌兰科、蒟蒻薯科、禾本科共计14科217属792种15亚种33变种4变型。第10卷(2011),330页,收载了广东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学名总索引、广东植物学研究简史、华南植物所(园)植物标本采集史即编后记等内容。到目前为止,《广东植物志》10卷已全部编写完成。
此外,《广东苔藓志》(2013),552页,收载了广东及海南苔藓植物87科279属944种,墨线图328幅。
6. 《东北草本植物志》,第8卷 (2005),246页,共记载了东北草本植物管状花目、茄亚目的茄科至葫芦科等15科71属175种30变种12变型。到目前为止,本植物志12卷全部出版。
7. 《新疆植物志》,第3卷(2011),710页,豆科至伞形科,包括39科168属747种35亚种和变种,144幅图版。
第4卷(2004),573页,鹿蹄草科至桔梗科,包含27科174属616种1亚种18变种,163幅图版。到目前为此,《新疆植物志》6卷7册已全部出版。
另外,《新疆植物志简本》(2014),全一册,1 007页,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8. 《甘肃植物志》,第2卷 (2005),606页,收载了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胡桃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杜仲科、桑科、荨麻科、铁青树科、檀香科、桑寄生科、蛇菰科、蓼科、商陆科、紫茉莉科、番杏科、马齿苋科、落葵科、石竹科、藜科、苋科、仙人掌科、木兰科、五味子科、八角科、蜡梅科、樟科、水青树科、领春水科、连香树科等计30科148属(包括引进载培15属)517种(包括引进栽培30种)5亚种73变种17个变型3个人工育成种,附有图版107幅。
9. 《宁夏植物志》,(第二版)上、下卷 (2007),上卷635页,收载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金粟兰科至千屈菜科,共计77科290属942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下卷642页,收载了双子叶植物纲柳叶菜科至菊科和全部单子叶植物纲,共计53科354属926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
10. 《天津植物志》,全一卷 (2004),994页,记载天津市野生及习见栽培的高等植物4门,共163科748属1 356种6亚种127变种18变型。其中:苔藓植物门收载5科6属6种;蕨类植物门收载18科20属34种1变种;裸子植物收载了7科9属12种;被子植物门收载了133科713属1 304种6亚种126变种18变型。
11. 《四川植物志》,第5(1)卷(2017),427页,收载了四川禾本科(狐茅族、小麦族)共37属268种7亚种18变种,图版172幅。第16卷 (2005),414页,收载了桑科、金缕梅科、苦木科、柽柳科、千屈菜科、五加科、马钱科、醉鱼草科、苦苣苔科、雨久花科、灯心草科、凤梨科、黄眼草科、谷精草科等14科79属297种2亚种55变种2变型,图版124幅。
第17卷(2007),344页,收载了杜鹃花科9属250种13亚种39变种,图版101幅。
第21卷(2012),549页,收载了桦木科、壳斗科、铁青树科、檀香科、木兰科、藤黄科、景天科、橄榄科、楝科、白花丹科、木犀科、棕榈科等12科72属442种5亚种48变种2变型,图版158幅,书后附有已出版卷册的目录和科属种统计。
到目前为止,《四川植物志》已出版了第1卷至第17卷、第21卷。
12. 《秦岭植物志》, 增补 (2013),419页,新增茨藻科、铁青树科、大血藤科、插茱萸科、小二仙草科、假牛繁缕科等6科,新增61属400余种,图267幅;此外,还收录有秦岭种子植物名录以及52幅彩图。第二版(第2卷) 石松类和蕨类(2013),298页,收载秦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7科75属319种(含种下等级),新增3属38种。
本书科属的排列采用张宪春(2012)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分类系统。
13. 《江西植物志》,第3卷上、下册(2014):上册410页,收载了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含羞草科至伞形科16科140属410种53变种8变型,墨线图407幅,彩图96张;下册503页,收载了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杨梅科至五加科29科130属527种3亚种109变种7变型,墨线图528幅,彩图143张。本植物志采用哈钦松系统。
14. 《江苏植物志》,第二版,第1卷 (2015),573页,包括江苏自然环境与植物指示;江苏高等植物分科检索;苔藓植物门,收载了62科160属350种1亚种,线描图349幅,彩照31幅;采用陈邦杰(1972)的系统;蕨类植物门,收载30科67属164种1亚种7变种,墨线图165幅,彩照75幅,主要采用秦仁昌(1978)的系统;裸子植物,收载10科32属67种5变种,线描图69幅,彩照33幅,采用郑万钧(1978)系统;书后附有彩色形态术语图。第2卷(2013),507页,含被子植物亚门木兰纲木兰亚纲(22科)、金缕梅亚纲(14科)、石竹亚纲(12科)、五桠果亞纲(24科)共计72科,墨线图776幅,彩照144幅,被子植物采用克朗奎斯特(1981)系统。第3卷 (2015),528页,含被子植物亚门木兰纲蔷薇亚纲共计49科,墨线图776幅,彩照149幅。第4卷(2015),540页,含被子植物亚门木兰纲菊亚纲共计39科,墨线图784幅,彩照140幅。第5卷(2015),473页,含被子植物亚门百合纲泽泻亚纲(7科)、棕榈亚纲(5科)、鸭跖草亚纲(7科)、姜亚纲(6科)、百合亚纲(10科)共计35科,墨线图676幅,彩照153幅。
《江苏植物志》第2版5卷全部出版。
15. 《香港植物志》,英文版:第1卷 (2007),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兰亚纲总计85科628种。第2卷 (2008),被子植物蔷薇亚纲56科615种。第3卷 (2009),被子植物菊亚纲29科593种。第4卷 (2011),单子叶植物即百合亚纲40科713种;至此本志全部完成。中文版:香港植物志 蕨类植物门(2003),包括47科96属239种3变种,另有栽培67种和14个存疑种。香港植物志,第1卷 (2015),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蘭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第伦桃亚纲(报春花科)。
16. 《澳门植物志》,第1卷 (2005),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木兰科至云实(苏木)科总计153科554种;第2卷 (2006),被子植物豆科至菊科63科594种;第3卷 (2007),单子叶植物花蔺科至兰科及补编,总计58科380种;澳门植物志总索引。
《澳门苔藓植物志》(2010),收载苔类14科,角台类2科,藓类18科。
17. 《昆仑植物志》,4卷本:第1卷 (2014),593页,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杨柳科至十字花科,计28科141属504种4亚种69变种4变型,墨线图版82,彩色图版16;第2卷 (2015),776页,被子植物的景天科至伞形科,计25科124属609种7亚种47变种12变型,墨线图版89,彩色图版20;第3卷 (2012),942页,杜鹃花科至菊科,计24科184属786种11亚种53变种2变型,墨线图版165,彩色图版20;第4卷 (2013),601页,计被子植物的香蒲科至兰科,计10科106属532种15亚种37变种,墨线图版80,彩色图版8;总计87科555属2 431种和261种下类群。
本植物志的系统:蕨类植物采用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1978)系统;被子植物采用恩格勒(1936)系统。
18. 《贵州苔藓植物志》,第1卷,509页,第2卷,686 页(2014)。第1卷,从泥炭藓科至美资藓科,计21科99属451种2亚种和11变种。第2卷,从树生藓科到金发藓科,计35科182属583种4亚种17变种。2卷共计57科282属1 035种5亚种29变种(?),墨线图436幅,扫描电镜照片版42幅。本志计划分3卷出版,第3卷,包含苔类和角台类,正在编写出版之中。
本植物志主要采用Moss Flora of China和《中国高等植物》第1卷的分类系统排列。
19. 《海南植物图志》,14卷本 (2015),共收录海南维管植物243科1 895属6 036种:
第1卷,557页,蕨类植物,计33科127属516种;
第2卷,425页,裸子植物9科24属76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木兰科至马兜铃科23科;
第3卷,578页,双子叶植物猪笼草科至仙人掌科64科;
第4卷,400页,双子叶植物山茶科至梧桐科15科;
第5卷,361页,双子叶植物木棉科至毒鼠子科10科;
第6卷,397页,双子叶植物豆科;
第7卷,379页,双子叶植物金缕梅科至卫矛科13科;
第8卷,401页,双子叶植物茶茱萸科至五加科25科;
第9卷,414页,双子叶植物伞形科至萝藦科13科;
第10卷,539页,双子叶植物茜草科至紫草科13科;
第11卷,500页,双子叶植物茄科至唇形科12科;
第12卷,380页,单子叶植物 水鳖科至薯蓣科28科;
第13卷,502页,单子叶植物棕榈科至兰科6科;
第14卷,666页,单子叶植物灯心草科至禾本科5科。被子植物共计收载201科1 744属5 444种。
本植物志的系统:蕨类植物主要采用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1978)系统;被子植物采用哈钦松(1926,1934)系统。
本植物志相当于对原《海南植物志》进行了增补和修订,并且绝大多数种类配有彩图,但缺点是没有检索表,对近缘物种的区别有一定的困难。
20. 《吉林省植物志》,第1卷(2019),312页,石松类和广义真蕨类和裸子植物,计23科50属125种15变种3亚种3变型,图版137幅。其中,石松类和广义真蕨类18科39属101种9变种3亚种2变型,裸子植物5科11属24种6变种1变型。
参考文献:
LIU QR, MA JS, 1996, 1999, 2001, 2003, 2006. Introductions to local floras of China:4-8 [J]. Guihaia, 16(4):338, 19(4):308, 21(4):381-382, 23(1):48, 26(1):13, 17. [刘全儒, 马金双, 1996, 1999, 2001, 2003, 2006. 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信息简介:4-8 [J]. 广西植物, 16(4):338, 19(4):308, 21(4):381-382, 23(1):48, 26(1):13, 17.]
LIU QR, YU M, MA JS, 2007. Review on the Chinese local floras [J]. Guihaia, 27(6):844-849. [刘全儒, 于明, 马金双, 2007. 中国地方植物志述评 [J]. 广西植物, 27(6):844-849.]
MA JS, 1990, 1991, 1993. Introduction to local floras of China:1-3. [J]. Guihaia, 10(3):268-269, 11(3):283-285, 13(2): 192. [马金双, 1990, 1991, 1993. 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信息简介:1-3 [J]. 广西植物, 10(3):268-269, 11(3): 283-285, 13(2):192.]
MA JS, 1992 a, b. Trends and prospects of flora publications in the 1990s:1-2 [J]. Bull Biol, 11:2-4, 12:4-5. [马金双, 1992 a, b. 九十年代植物志的编研动态与展望:1-2 [J]. 生物学通报, 11:2-4, 12:4-5.]
MA JS, QR LIU, 1998.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plant taxonomy in China [J]. Taxon, 47(1):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