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子宫肌瘤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因其多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更为确切。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器官方面的典型性疾病,多发于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妇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0%左右的育龄妇女不同程度地患有子宫肌瘤这一疾病。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预防子宫肌瘤,并就子宫肌瘤这一疾病进行细致护理,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子宫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从现阶段的医学研究成果来看,子宫肌瘤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总的来说,应当与母体妊娠期雌激素应用不当,妇女本人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情况和肥胖等等因素密切相关。医学领域中的不同分支从不同角度对子宫肌瘤进行了研究,其中: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子宫肌瘤为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与孕激素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其生长;细胞遗传学研究则显示,约有将近一半的子宫肌瘤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其中较为明显的症状7号、12号及17号染色体有明显异常现象;而分子生物学则研究证实,子宫肌瘤主要是通过单克隆平滑肌细胞进行增殖,多发性子宫肌瘤也是由不同的克隆细胞形成。综上,子宫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确定,却也能够基本明确预防与护理方向。
二、子宫肌瘤的预防
基于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生育期妇女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子宫肌瘤:一是,生活和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是人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生活和饮食习惯多存在诸多问题。而针对子宫肌瘤的研究表明,多食脂肪类食物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的几率极大增加;二是,健康的心理状况。负面的心理情绪将在很大程度上引发生理状况,尤其对于生育期妇女而言,容易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发包括子宫肌瘤在内的一些病症;三是,良好的妇科保健习惯。妇女的生殖系统构造特殊,非常容易罹患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提前预警、规避风险。
三、子宫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应从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肌瘤本身的患病位置、数量和大小等具体因素,制定诊疗方案:
1.非干预手段
一般来说,围绝经期的妇女所患的无症状的小子宫肌瘤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甚至消失,只需要定期(由医生进行依据患者具体症状,通常为3~6个月)进行复查即可。
2.药物手段
药物手段主要适用于发病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小型子宫肌瘤。以下几种药物较为常用,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如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米非司酮、达那唑、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及雄激素类药物等等,还可以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不同生理期来用药,如在出血期,为了控制或降低出血量,可尝试使用子宫收缩剂(如缩宫素、麦角)及止血药物(如止血酸、氨甲苯酸)、三七片等等,以辅助止血作用。当然,在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即便是手术干预,也要使用一些药物作为辅助手段。
3.手术干预
手术干预仍然是子宫肌瘤中最常用治疗方法,可以分为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两种。肌瘤剔除术适用于肌瘤生长位置便于手术、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子宫肌瘤恶变的患者。子宫肌瘤手术通常有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几种方式进行。
四、子宫肌瘤的护理
子宫肌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且其恶变的可能性较低,几乎不到1%。但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仍有很大的复发可能性,因此做好子宫肌瘤诊治后的护理工作,以有效减少肌瘤的复发就更为重要。
1.饮食干预
患者应注重调整饮食结构,坚持低脂肪饮食,多用五谷杂粮、新鲜水果和蔬菜。
2.心理干预
患者应在全面了解子宫肌瘤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做好调节情绪工作,努力保持樂观心态,积极化解忧郁情绪,尽量避免大怒大悲,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3.生理卫生
患者应注意加强月经期卫生保健,保持外阴清洁,并积极做好避孕,以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
4.定期复查
患者应遵从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及时依据病情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子宫肌瘤的频繁病发,为广大女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降低了女性的生存质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子宫肌瘤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引导广大女性科学地进行防病治病,是广大医护人员的重大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