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伦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其虽然不易致死,却会引发人们机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和诱发其发生多种并发症,从而会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需积极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总结了预防糖尿病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适当减肥
肥胖是引发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之一,有数据表明,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为非肥胖者的3-5倍,因此,为预防糖尿病发生,就需要肥胖者合理控制自身饮食,如适当减少每餐进食量、少摄取高热能饮食,如巧克力、饼干、腊肠、香肠、方便面以及一些经油炸、煎、烤、炒的食物等,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运动锻炼。
2.戒烟
有学者通过对中年男性吸烟者戒烟后患糖尿病的风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5年后,被调查对象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5%,20年后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与从未吸烟的人相同,说明吸烟与糖尿病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戒烟则能将糖尿病患病风险降至最低。
3.合理饮食
首先,要保持多样化的饮食,英国剑桥大学新陈代谢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指出,减少糖尿病患病率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是遵循多样化的饮食原则,且他们指出每天食用水果蔬菜较多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不食用人群低得多,最好保证每餐吃一种蔬菜或水果。其次,是每天吃乳制品,营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们长期食用低脂奶制品,其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人群低得多,这是因为乳制品中含有的部分蛋白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并且,乳制品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维生素D等,它们之间可产生相互作用使糖尿病发生几率降低。最后,是将下午茶的甜点换成蛋白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下午三四点时容易犯困和感觉到饥饿,为提起精神和弥补这种饥饿感,通常会吃点甜点,而经常吃甜食易增大糖尿病发生几率,因此,营养学家们建议,将下午茶的甜点换成蛋白质(如全麦面包、鸡蛋白、金枪鱼等)效果更好,这样不仅能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还能促进人们精神焕发。
4.学会调控自身的情绪
相关数据表明,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愤怒、焦虑、抑郁、紧张等,另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易引发糖尿病发生,这是因为长期的负性情绪和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升高机体血糖水平,为此,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就需引导人们学会调控自身的情绪,如遇事戒骄戒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能及时倾述出来,另外,通过参加一些社会集体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体力、脑力劳动等,来调节自身的负性情绪,能做到长期保持平稳、积极的心态。
5.避免长期久坐
47项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常站起來走动的人群,每天花费最多时间从事久坐行为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91%,并且还有研究通过对体重超标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相比于不做任何运动的人群,若体重超标的中年人坐了三四个小时后能站起来走动两分钟,将能对其自身机体的胰岛素和葡萄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还能保护心脏和动脉,因此,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均需改变久坐行为,如每30分钟-1小时休息一会儿,站起来走动几分钟或去接杯水,或站着讨论项目、开会等。
6.保持规律的作息
有研究证实,每天睡眠小于5小时或大于8小时也是引发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就需要人们改变自身的作息习惯,保持合理、充足的睡眠时间。
7.远离塑料产品
糖尿病治疗杂志中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量的塑料制品(如包装袋、建筑材料、化妆品、玩具等)均含有邻苯二甲酸盐这种化学成分,而邻苯二甲酸盐一旦进入人体血液,便易增加人们患糖尿病的几率,因此,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需要求人们尽量远离这些塑料产品,若不能避免接触,还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和接触前后注意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