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红
课题研究渗透或融入在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通常以课例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反复论证,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
一、日常教学自我研究
小组式合作学习。教师设定一定的情境和问题,幼儿分组合作完成。这不仅提升幼儿合作的能力,同时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锻炼。如在游戏活动《你能找到吗?》,教师通过让幼儿小组合作找指定物品的游戏,幼儿由最初的乱成一团到最后分工协作顺利完成任务,一步一步,合作能力在三轮游戏中呈阶梯状的递进。
集体合作学习。即所有幼儿一起合作完成某项任务,这比小组合作要求更高,考验幼儿能否接纳更多的观点,能否更多地尊重别人,能否更好地合作。比如合作绘画《大象王国》就是集体的换画活动,以让幼儿设计大象王国为线索进行绘画创作,每隔两三分钟教师就会吹响口哨,示意交换作品。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幅精彩、生动、充满无限创意的大象王国图就呈现在了眼前。
二、同课异构小组研究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题的开展和研讨,打破班级老师的局限思维,同时也为了提升老师们的教學水平,请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小组合作绘画、两人三足竞赛、大带小合作穿衣比赛、你说我猜……无论是老师们的活动,还是活动后的研讨,大家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整个研讨氛围浓厚。
三、亲子活动家园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交往能使幼儿成长为健康、快乐、善良、积极向上的现代儿童。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大带小的合作能力,我们将研究延伸到了家庭。
班级家长开放日活动。即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大带小活动,亲身体验大带小合作的愉悦和成功。例美工活动《创意伞造型大会》中,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绘画、装饰纸伞,然后亲子拿伞走秀。
家庭式亲子活动。即在家里配合幼儿园开展大带小的活动,提升幼儿大带小合作的能力。家庭式亲子活动,家长只是起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完成活动,而绝不是包办代替。比如制作节日的小报、创编儿歌、故事、讲故事等等。
集体外出式亲子活动。如果有条件,在征得家长和孩子们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外出式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户外环境中体会大带小带来的乐趣和成长。如《开心农场寻菜记》便是这样的亲子大带小活动。在找蔬菜、包饺子、集体玩“开鲜花”的抱团游戏、亲子时装秀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获得了满满的幸福,家长们也体会了幼儿合作、亲子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