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南北船”战略重组,中国五矿、中国宝武深化“央地”合作……一段时间以来,专业化整合、强强联合、资源整合、规模重组,四大路径并进,重组整合大戏不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已先后完成22组41家企业重组。”
12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座谈会,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在会上指出,重组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提升、规模实力有效增强、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重组整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央企重组成效在2019年已经开始充分显现。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披露,2019年前10个月,央企共实现营业收入290024.5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19417.6亿元,同比增长7.5%,税后利润14533.5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9040.2亿元。
管网挑起专业化整合大旗
12月9日,新组建的国家管网公司已经入列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系列,排名第13。
在整个油气产业链上,管网处于中游,连接着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加工销售两个竞争环节业务。
按照官方说法,国家管网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道、部分储气调峰设施的投资建设;负责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及与社会管道联通,形成“全国一张网”;负责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并统一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网运行调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剩余管输和储存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开放等。
截至2017年底,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三,达到13.14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7.26万公里,原油管道3.0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79万公里。主要运营商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省级管网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所辖管道分别占64.8%和25.9%。
其中,中石油开辟的油气管道最受瞩目。2010年以来,中石油先后开辟了东北、西北、西南四大油气战略通道。西北通道为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通道是中缅油气管道;东北通道是中俄原油管道一线及二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在管网中,天燃气管网建设更受关注。截至2018年底,已初步建成以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等为主干线,以冀宁线、淮武线、兰银线、中贵线等为联络线的国家主干管网,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2800亿立方米/年。
但这些管网在不同的央企和各省市管辖范围之内。于是,将业务相同的附属企业从原来母本企业剥离,加以整合,以提高央企核心竞争力,成为应有之义。性质相似的还有“铁塔模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的大型国有通信铁塔基础设施服务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高铁地铁公网覆盖、大型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
2014年7月11日,铁塔公司落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分別出资40.0亿元人民币、30.1亿元人民币和29.9亿元人民币,在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各持有40.0%、30.1%和29.9%的股权。到2019年,入选“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排第71位。
中船成为强强联合代表
强强联合式,是将行业内业务相同或相似的央企合并同类项,避免恶性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与协同互补效应。比如中纺集团并人中粮集团、中国国旅集团并人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近期,更为受到关注的就是两船的合并。
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在京正式揭牌成立。这个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联合重组而成立的公司,成为世界最大船舶制造公司。
前述两家公司同时成立于1999年7月1日,过去两家公司本来就是一家公司。总体来看,它们主要以地域区分,在业务上,中船重工偏军工生产。
正像“南车北车”合并前一样,两家船舶公司合并的消息也是传了很久。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重组整合一批”受到极大关注,那时就有消息传出南北船合并。不过直到2019年7月份两家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才得到官方正式确认。10月份,重组方案获批。
之所以在分立20年后重新合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拆分后,此前的重复建设现象加剧。他举例说:“最早建设30万吨造船坞的是南船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2003年,北船旗下渤海船舶公司也提出建造30万吨造船坞计划。截至2014年底,全国拥有30万吨的造船坞30座,其中南船9座,北船8座。让两家去竞争,不可能不搞重复建设。”
“重复建设甚至还体现在集团内部。以南船为例,不仅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股份和中船防务拥有造船业务,非上市公司沪东造船、江南造船也拥有造船业务。还有,南船与宝钢集团、中国海运在广州龙穴建了一个造船基地,成为当时国内继上海和大连之后的第三大造船基地,为了‘平衡’,南船又与宝钢集团在上海长兴建了一个造船基地。”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在成立大会上说,推动两大集团重组整合有利于加快淘汰低端的落后产能,优化产业格局,带动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加快提高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研发制造能力,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国电投打造资源整合模式
资源整合目的在于梳理旗下业务线,更好地利用资源,避免同业竞争。比如,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为例。中电投是国内拥有核电项目开发建设资质的三家企业之一。但中电投在核电技术研发、工程建设等方面与国家核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合并后,国家核电则为中电投集团弥补以上不足,与此同时,合并后国家核电也将从中获得核电项目开发建设的资质。双方均可从对方身上得到“价值互补”,合并后的国电投成为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核电集团。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重组成为解决煤电矛盾的最佳路径。由国电电力控股的合资公司,将神华所属的发电资产交由国电电力经营管理,这是能源专业化管理的开端,同时也开创了煤电一体化经营的新产业形态。
中海运成就规模重组佳作
规模重组式,多采用如股权转让、资产剥离、所拥有股权出售、资产置换等方式進行,以一个公司整体并入另一个公司,或者两个公司进行合并重组。除了整个企业的整体并入之外,还有保利集团将培育多年的优质煤炭板块资产移交至中煤集团,中航工业将房地产业务移交至保利集团等资产方面的剥离,实现国有资本效率不断提升。
重组前中远的亏损情况极为严重,曾“荣登”A股亏损榜首,有“亏损王”之称。2016年2月18日,中远海运集团宣告成立,三年后,新公司拿出了响当当的成绩:尽管航运市场依旧低迷,中远海运集团这三年却逆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超过550亿,连续两年在央企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中,被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
中远海运这三年历程,成就了一个现代企业改革重组的成功样本
不仅在规模上持续稳定增长,在盈利能力、抗周期性风险和国际化发展上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央企来说,重组最重要的价值不仅打造了“大”,更重要是“强”。
这三年中,中远海运先后完成总部、集运、航运金融、能源运输、散运、码头、物流、重工、海外网络、中远海控、船员管理体制、财务公司、信息资源等重点领域的重组整合。通过重组,集团实现了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油轮船队、杂货特种船队、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和船员管理“六个世界第一”。
除了内部架构与业务的重组,中远海运在过去三年多次不失时机收购海外资产,优化全球网络配置。这其中“一带一路”所带给中远海运的机会尤其难得。截至2018年底,中远海运全球投资经营码头共55个,“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码头17个,包括比利时、荷兰、希腊、阿联酋、西班牙、新加坡、土耳其等国码头,尤其是2016年8月10日,中远海运的蓝色旗帜融于希腊之蓝中。
这三年中远海运上下强化全要素的集约化管理和内外协同,不断优化资源使用效率,将改革重组的规模优势有效转化为规模效益。2018年,尽管受经济增速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中远海运生产经营仍保持良好态势。在燃油消耗单价增长32%,燃油支出额外增加62亿元的情况下,中远海运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4%,实现利润总额超200亿元。
截至2018年底,中远海运总资产超过8000亿元,船队规模达到1285艘,综合运力突破1亿载重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航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