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病众筹平台接连上线。据记者统计,截至2018年底,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家大病网络众筹平台共帮助超过373万个家庭,筹款总额逾415亿元。
用户广、热度高,争议也多。的确有人钻空子——开假病历,捏造病情,或将善款挪作他用,自我消费。一起起诈捐被曝光。一次次捐款被退网友,爱心资源被消耗,社会信任被消磨,公益认同危机屡次被引发……
浑水
今年3月11日,四川省乐山市慈善总会网站公示,征寻困难家庭意外伤害儿童和自闭症患儿进行救助。救助基金的设立,要追溯到3年前一场风波。
2016年6月30日,5岁女孩小馨生日当天从飘窗坠楼。乐山全城的心被牵动,仅仅14小时,女孩家人通过网络众筹平台凑齐70万元医疗费。然而,对其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的质疑随之而来。
小馨事故当天,现场视频通过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到晚上,我朋友圈里几乎每个人都在转发。”王丽在同一小区经营甜品店,她记得,那天下雨,视频里的小女孩穿了件白色衣服躺在地上,周围全是血,浑身都在抖,围观者很多,有人为她撑了把伞。
第二天晚上,一条轻松筹的链接刷屏:“5岁小女孩不慎坠楼重伤,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救救我女儿,给她一个重生的机会。”5元、20元、50元……点滴汇聚,14小时后,链接页面显示,已筹金额为700292.89元。还有不少市民到医院探望小馨,并以现金、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等方式捐款约16万元。“爱心的力量太强大了。”乐山市慈善总会会长张淮安回忆当时情形,仍然感动。
没想到,当年7月3日,有网友在乐山新闻网主办的网络论坛“海棠社区”上发帖《关于纪某夫妇转嫁责任和大量吸收捐款的问题,给予彻查》。一时间,舆论矛头齐指小馨父母——“才一天时间,医院各種检查和诊断都没出结果,目标金额70万怎么算出来的?”“夫妇都是公务员,在乐山有房有车,自己不努力筹钱,就向社会伸手?”
网友喊话乐山市纪委,要求严肃查处;也催促当地媒体,公布当事人财产状况、医院诊断结果和捐款使用情况等。质疑帖至今仍挂在“海棠社区”,跟帖长达70页。事态愈演愈烈。有人抨击轻松筹,说其不负责任;还有人闹到重症监护室门口。轻松筹顶不住压力,先退了3000多元。
“小孩还在重症监护室没醒过来,妈妈来找我,哭成泪人,手机都不敢开。”张淮安说,当时小馨的母亲想请慈善总会出面,接管这笔钱。
张淮安担心乐山的声誉。“我们慈善总会没有过负面新闻,一点点积累起公信力,要是这件事处理不当,可全毁了。”听说张淮安要趟这池浑水,当时就有主管领导提醒:“你连这点敏感性都没有?”
实际上,那时当地媒体就已纷纷辟谣:70万元是家属咨询医生后预估的医疗费;纪某夫妇早已离异,小馨跟随母亲生活;父母二人均为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月工资2000多元;家中共有3套房产,其中一套已挂到中介出售;捐款将全部用于小馨救治,愿意接受公众监督……
然而,与铺天盖地的愤怒相比,媒体声音杯水车薪。“报纸在写,电视在播,但根本控制不住。”张淮安思虑再三,决定接下这块“烫手山芋”。
他亲自起草两份文件。一份是拟与轻松筹签订的委托书,明确将除去手续费之外的68万余元委托慈善总会监管。另一份是拟与小馨母亲签订的协议,规定治疗费用可从筹款中拨付,结算将由慈善总会和医院直接进行,不经过受助人及其亲属;若筹款有结余,将成立专项基金,救治其他同类求助者。
两天时间,文件内容商定,轻松筹盖章,小馨母亲签字。2016年7月11日,68万余元转到乐山市慈善总会账户。7天之后,《乐山市慈善总会关于对轻松筹公司委托监管善款的监督管理办法》发布在“海棠社区”,当地新闻媒体也报道了这一消息,舆论终被平息。
风波之后,小馨母亲换了手机号,搬离之前小区。这3年,她卖了房,卖了车,筹得30余万元,勉强支撑女儿的治疗和康复。来自轻松筹的捐款,分文未动。张淮安后来见过小馨3次,都是母亲带来给“恩人”看看,“汇报”恢复情况。
因无人申请救助,基金闲置至今,张淮安将范围扩大,征寻目标涵盖自闭症儿童。3月通知发出后,已有30多个家庭提交申报表。张淮安表示,对申报人的情况,慈善总会将到社区、村组挨个调查,严防作假。
钻空?
无法否认,大病网络众筹有传统募捐不可比拟的优势。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在其论文《(慈善法)实施后网络募捐的法律规制》中指出,“个人求助会受限于地域而无力撬动太多社会资源”“当个人求助信息(尤其经大众媒体的背书)一旦搭上互联网这趟高铁,几乎瞬间就呼啸着渗透到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捐款所有权归属不清……善款的使用目的难以确保……虚假信息难以甄别。”金锦萍认为,“上述现象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
张淮安曾经听闻:2015年,乐山市夹江县一位父亲以给女儿治病为由,在网上募得13万元,没几天,却开了辆新的小轿车出门。
就在3月初,湖北武汉80后创业女孩杨某被确诊患有鼻咽癌,在轻松筹上筹得20万元。很快就有网友举报其名下有房有车,筹款被尽数退回。类似事情听得多了,许多网友都觉得自己如今“没那么好骗”。
在四川省崇州市三江镇富国村,3岁男孩小小的外婆提起半年前的事仍会哽咽:“家里才买了1个月的保险,还没生效,别人说我们有300万,跑到网上募捐是想卖惨挣钱……”
她的身后是22年前盖起的四间朝北砖房,两间卧室,一间灶房,还有一间“客厅”,堆着几袋粮食,停着一辆电动车。年轻人外出打工,她守着几亩薄田,偶尔做点儿零工,和上六年级的孙子同住。
2018年6月25日,街边沸腾着的卤水被不慎打翻,小小的胸部以下全被烫伤。“皮都没了,就剩背上还有一点儿好的地方。”外婆很心疼。骑电动车载着小小的母亲胡彩云,当时也被烫伤右腿。医生估计,母子俩医疗费共计60万元。小小被烫伤的画面被街角监控拍下,在网上快速传播。胡彩云在水滴筹上发起筹款,一夜之间,筹到近40万元。
“网上太可怕,老底都被翻尽。”小小的外婆摆摆手。因为是镇上卖羊肉的生意人,小小的父母被质疑是“诈捐”,说他们“开奔驰,住新房”。实则,他们只有一辆送货的面包车,前几年贷款买房,积蓄付了首付,现在还有30多万元没还。喧嚣之中,胡彩云决定停止捐款,并申请退还所有捐款。“他妈妈不想有人说,救他的钱是骗来的。”小小的外婆觉得女儿很委屈。她说,这半年,女儿常在家里闷着,单守着小小,很少开口说话。
进入门槛低?审核有漏洞?监管不善,失信于人?面对质疑,网络众筹平台也在想办法。2018年10月19日,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三大平台联合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倡议书自律公约》,共6章34条,要求平台引导发起人尽最大努力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地公开求助人信息。
提交发起人及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所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医疗证明等材料,客观说明工资收入、房产、车辆、金融资产、医疗保险等涉及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也可邀请第三方协助佐证;签订发起人承诺书,确保信息真实有效……经严格审核后,求助项目方可上线。待提款申请审核通过后,平台将公示24小时,若公众提出质疑,平台会核实,相关款项支付会被暂停。
近日,水滴筹收到一则举报,称发起人莫某将筹款挪为他用,主动放弃治疗,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直至去世。随后,平台以合同纠纷为由将莫某告上法庭,要求其退还筹款,并支付延期还款利息。3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厚省分析,如果故意隐瞒家庭经济能力,且违背相关条款骗取资助,可能构成违约,严重的构成民事欺诈,需要返还款项;如果未将筹款用于约定事项,可能构成违约,若一开始就有欺骗目的,严重的构成欺诈犯罪。
(摘自《解放日报》巩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