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宁宁
“老师,我的书包拉链拉不上了,请您帮帮我!”“老师,我的水杯打不开了,请您帮我拧开!” “老师,我的橡皮找不到了,妈妈会生气的!”紧接着是“哇”一声大哭起来......这样的场面,一波又一波冲击着一年级班主任们的视觉与听觉,时刻上演的“视听盛宴”让班主任们疲于应对,声嘶力竭!
所以,问候一年级的班主任同事们大多是:“怎么样,嗓子还好吧?”“时刻常备润喉茶啊!”班主任们都笑称自己是“天下最小的官”,而其中一年級的班主任们称自己不仅是“最最小的官”,而且是“最最难做的官”!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该如何烧,新的班级才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三点做法:
第一把火:走街串巷把家访,架起沟通好桥梁。
因为时间有限,班主任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全员家访,那就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有时效性的家访。拿起分班名单的那一刻起,就会着手从学籍管理员那里找到最基本的学生与家庭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归类,制定初步的家访计划。对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要及时进行家访。因为这些孩子在情感上的一些缺失,导致了他们更容易敏感、脆弱,不易融入新的集体,接受新的环境。这就需要班主任们多一份奉献与付出。
在接手一年级时,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开学还不到两周,小姑娘有三回在校门口怎么也不进学校,哭着喊着要回家!课间的时候和她聊天,趁接送时间和家长交流,排除了同学间不睦、不适应老师教法等各种情况,还是不明所以!这种“厌学”的情绪给班级和同学们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正在毫无头绪的时候我想到了家访,也许在那里能找到孩子的症结所在。果不其然,家访时我才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在暑假离婚,这给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为母亲的离开,奶奶就更加溺爱,孩子在一次次“不愿上学”中提出的各种条件奶奶都想办法满足,屡试不爽的孩子当然上演一次次“厌学”戏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联系到了孩子的母亲,希望她尽可能多接送孩子,多陪孩子,缓解一下孩子不适应的情绪。同时,也给奶奶做通工作,无条件地答应孩子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希望奶奶能够更理性对待孩子的一些“无理”的要求,耐心陪伴孩子渡过这个艰难时期。通过这一次的“实地查访”,孩子真的改变了很多,也没有再出现过“死活不进学校”的事情了。
我的启蒙老师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在九月底前把每个家庭都走一遍。他常说:“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在一个更融洽的氛围里促膝谈心,这不仅激励了学生, 而且拉近了家长与教师、学校间的距离。有了家长的支持,教育的工作就好办了!这个办法可比普通的说教强很多!”
第二把火:要求一个一个提具体,制度一科一科都统一。
新手一年级班主任都有一个感触,怎么这些孩子“说什么也听不懂似的”:让学生们把教室打扫干净,结果地面可能比以前更糟。让学生们把书翻到第2课,结果可能还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交头接耳……心理学研究表明六岁的孩子虽已开始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能够初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但是他们掌握的概念大部分还是具体的,与直接可以感知的对象相联系的,他们需要通过直观形象来理解抽象的超经验的概念。
因此,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们都会事必躬亲,亲身示范,舍得课堂宝贵的时间去教孩子们怎么拿扫帚: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握住扫帚把。分工具体,包块到人,干是为了不干,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怎么做,学生们才会一点一点做得更好!
为了更形像生动,我还会以一些易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们令行禁止:“小课桌,四方方,先放书,后放本,铅笔盒子最上方,干净整洁数我棒!”“小嘴闭起来,小手放起来,眼睛看过来,耳朵竖起来,大脑转起来,心灵记下来!”我戏称这是“小嘴一响,统一思想”!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还有一个深刻体会,自己的课堂好并不是真的好,只有所有任课老师说好才是真的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刚入学的小朋友,一会这个儿歌,一会那个口号,一会这个坐姿,一会那个站姿,真是五花八门。怎么办?突然想到秦始皇“并吞六国”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统一度量衡”。基于此,每次接手新一年级,我都先和任课老师们聚一聚,议一议:课堂回答问题怎么奖,作业认真完成怎么夸,执笔儿歌定哪首等等,把班规细则统一统,定一定!每堂课都如此,学生们很容易就能记住,这样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第三把火:开学蹲班一个月,师生默契心喜悦。
第一次当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每天被此起彼伏的“老师声”狂轰滥炸,最盼望的是赶紧下课。可是你会发现在,你走得越快,问题出得越多!孩子们亦步亦趋,甚至会跑到办公室打小报告!
逃避不是办法,勇敢面对才是解决之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我的班级我的家,常常回家,常常在家,亲情才能更浓厚!从此,我在教室总是一待就是大半天,很多时候甚至陪着孩子们上其他课!
慢慢地,学生们也学会了弯腰捡起地上的纸;每次上课前学生们都会自觉整理一下课桌椅;慢慢地,我发现学生们也找到了和自己兴趣相投的小朋友,下课是也会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和我说起来悄悄话;慢慢地,课间也变得逐渐安静。“不要吵,老师正在备课呢!”“小声点,老师太累了,让老师歇一会!”看着一张张充满童真的小脸,听着一句句充满童稚的关心的话语,所有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
班主任工作像煲汤,文火、细火慢慢来;“新官上任三把火”,饱含耐心、细心与爱心,汤浓并且味还美,真情付出见实效。班级管理来助力,学生个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