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经历与主张

2019-09-10 07:22刘应杰
新阅读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读书

刘应杰

我喜爱读书,书籍是我不可缺少的朋友。

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读书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躺在床上拿上一本书,读一两个小时后在回味无穷中入睡。闲暇时光去逛书店,买上几本喜欢的书,然后躺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看书,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而陶醉其中,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我的读书经历

记得小时候,正赶上“文革”,一个知识贫乏的时代,家里没什么书,书店也没多少书卖。有谁拿一本少头没尾、卷角掉页的连环画,大家都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抢着看。不少文学书都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西游记》《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半夜鸡叫》等,看得有滋有味。为了能够买到一本自己喜爱的连环画,宁可随大人赶集赶会时饿着肚子不吃饭,甚至以自己卖牙膏皮、逮蝎子、挖中药材等手段挣几毛钱去买书。

上中学时,课程很松,“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整天是学工学农,甚至一度物理化学课本变成了《工业基础知识》,自然生物课本变成了《农业基础知识》,学生们叫“公鸡(工基)”和“母鸡(农基)”,好在没有现在学生上学的压力,反而有不少闲时间去看课外书,现在想来除了感到那时教育和学习的贫乏之外,也庆幸有时间读许多的课外书,这是现在的学生所不及的。

那时能够找到的文学书差不多都读了,如《红岩》《青春之歌》《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等都是在传借中读完的。至于中外古典名著,那时很少能看到,记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都是费心求人借到的,大多是包着皮、掉了不少页的旧书,人家还只借给你两三天甚至一天时间,于是夜以继日、彻夜不眠地看。为此没少挨家里大人的骂,大人觉得看书没用,点灯耗油,浪费时间,还不如帮家里干点活。这样子,看书也只能偷偷地看,甚至还要为逃学和不下地干活编造一个生病的理由。

上了大学,最大的快乐就是学校有一个大图书馆,有着自己以前从没有见过的那么多的书。置身于书的海洋中,就好像一个长期饥饿的人突然得到了无数的美味佳肴一样,那种惊奇和满足是可想而知的。在上课学习之余,把借来的一摞一摞的书抱回去,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那时刚刚恢复高考,大学生是非常稀缺的,全社会都用羡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作为高招后第一届大学生,一方面庆幸自己改变了命运,另一方面也觉得大学生必须懂得许多知识,真正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大学四年看了许多中外名著,拼命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什么《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拼命地背啊;以前很少见到的国外名著如《复活》《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茶花女》《莎士比亚戏剧集》等,昏天黑地地看。自己还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这学期看什么,下学期读什么,从文学到哲学、从经济到政治,凡是有名的,都要借来看一看,不看就显得自己没有文化。有些看不太懂的书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等,也要看出个大意。知识开阔了眼界,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更新奇的世界。有人说,知识决定眼界,人的一生就像在一个无形的“圈”中生活,你读书越多,知识就越多,你所拥有的这个“圈”就越大,给了你越来越大的生活世界。信哉斯言!

大学期间读的是政治系,那时候百废待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大学第三年就一分为四,分成了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四系,自己被提前作为师资选送到山东大学进修科学社会主义,与所学专业相联系,读了不少马列主义理论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毛泽东选集》《资本论》等,这些都看了不止一遍,应该说打下了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这对以后的工作和研究很有帮助。后来,留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又转搞社会学,比较系统地读了一些中外社会学家的著作,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著作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他所倡导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实证研究使我深感到学术研究必须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从实证研究中建立理论并验证理论。正是这种对社会学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推崇,才使我报考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从研究中国农村社会进而认识整个中国社会,并从社会结构变迁中探求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过了猛攻恶补的阶段,开始有选择地看书。工作以后,读书更多更广泛。总体上,自己是一个读书比较杂的人,兴趣广泛,涉猎颇多,文史哲、政经社等什么书都看。除了政治、经济等专业书外,买书和读书比较多的是这样几类。

一是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书。除了一般的历史书之外,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等都很值得一读。我看历史书,一般还喜欢与中国历史地理、中国职官志对照来读,这样可以使人知道古代地名、地域、职官等的变迁,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是很好的参考书。我喜欢买各种各样的地理书和地图册,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研究地图。尤其是一些专业化的地图,可以增加许多知识。有一张《国际新闻地图》,是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如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国家、中东地区、前苏联地区、前南斯拉夫地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编排的,很有专业性。文化方面,喜欢看不同文化比较的书,如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欧洲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美国前驻日本大使赖肖尔写的《日本人》是一本有关日本的很好的参考书,他是一个日本通,长期住在日本,还娶了一个日本妻子。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写的《菊花与刀》是一本深刻分析日本文化的書,成为外国人了解日本的必读书。日本的陈舜臣写的《日本人与中国人》也是一本不错的比较中日文化的著作。在城市文化研究方面,林语堂的《大城北京》、易中天的《读城记》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二是文学、人物传记方面的书。文学方面,除了中外名著之外,也喜欢读一些新流行的小说。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本关中平原几十年风云变迁的具有史诗般价值的好书。余秋雨的散文写得不错,《文化苦旅》是其中写得最好的一本。人物传记方面,既有文学性、又有可读性而写得最好的一本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写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也很值得一看。有一个时期,看了不少斯大林的传记,其中写得好的是英国的伊恩·格雷的《斯大林——历史人物》,苏联的阿夫托尔哈诺夫写的《斯大林死之谜》,还有斯大林女儿斯维特兰娜写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和《仅仅一年》等,我花了不少工夫来研究斯大林,为此还写了一本书《斯大林之谜》,出版后颇受欢迎。

三是国际比较研究方面的书。主要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別国为参照,来研究中国的发展变化。这方面感到有价值的好书主要有: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美国的奥戴德·申卡尔写的《中国的世纪》、瑞士艾蒂安写的《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美国的内森和罗斯合著的《长城与空城计——中国的安全问题》,还有获得广泛好评的美国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和英国的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都是深入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必读书。

我的阅读主张

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有以下几点体会或者说主张。

第一,读书以愉悦身心为本。古人有一种观点,读书要受得“十年寒窗苦”,甚至要“头悬梁,锥刺股”。我极其不理解,难道读书有如此痛苦吗?我的体会是: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兴趣和爱好是读书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快乐教育,不应该是痛苦教育,把读书变成一件痛苦的事,任谁也不愿读书的。

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我从读书中深深体会到,没有书的生活是一种精神贫乏的生活,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精神贫困的人。

书籍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结晶,是无数他人经验智慧的总结。你要拥有这些,不必再重新从钻木取火开始,而可以通过读书获得。通过读书,我们没有去过美国却可以了解美国,我们没有经历过唐朝却可以认识唐朝;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与先贤哲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对话,可以理解文学大师李白、杜甫、曹雪芹、普希金、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的心理和感情;通过读书,我们能够了解大到浩瀚无际的宇宙世界,小到神奇的蜜蜂王国和原子内部结构。读书,使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获得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不读书的人,只能从直接接触中如从个人经历和别人的言传身教中获得知识,他局限于自己周围狭隘经验的小范围,基本上是一个无知的人;而一个读书的人,则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给予他的限制,可以跨越数千年,纵横几万里,拥有更加广阔的眼界和知识。

第二,读书需要眼光。人类至今,留下的书籍浩如烟海,每天还在产生成千上万的书。毋庸讳言,这其中好书坏书正书邪书精品书垃圾书什么样的书都有,而大量的则是一般化、平平的甚至包含错误的书。读书使人明智,是指读好书使人明智,读了一般化的书、错误的书、荒谬的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样的事例,不乏其人。不是有不少人读了李洪志的《转法轮》而走上迷信法轮功邪教的道路了吗?读书,读哪些书,选择什么样的书,是要下一番沙里淘金的功夫的。当然,人类进步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公认的好书,这是我们的必读书。除此之外,还要看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也包含读者的眼光。看一个人的藏书,尤其是他读了什么书,大致是可以知道他的知识结构的。过去说,文如其人,其实书也如其人,什么样的人会喜欢看什么样的书。有人喜欢武侠,有人喜欢琼瑶,各取所需,各有所爱。一般来说,应该选择看那些能够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专业技能的书,具有真知灼见、给人以智慧和启迪的书,能够陶冶情操、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的书。

第三,读书需要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什么书都看,看后不知所云,抓不住要害和真谛。这就好像到了一个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商场去买东西,什么都想买,不知道买什么。有人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我们上大学,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授人以鱼”,而在于“授人以渔”。一般来说,读书要学会略读、粗读和精读。在知识的海洋中,许许多多的书只是翻一下就可以了;一般的书只要略读,了解主要的精神即可;稍微好一点的书要粗读,拣主要的部分读,要有基本的了解;少数精品书则要精读,反复地看,达到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台湾李敖说他读书不但要圈点批注,甚至喜欢把书撕开来读,把其中的内容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档,背面还要复印,不以保存为目的,而以读烂为目的。可见,读书还是需要各人创造一些“怪招”的。

第四,读书需要批判精神。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乃一家之言,尽管是天才大家,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毫无瑕疵。马克思说过,要批判地继承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读书要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批判精神,用挑剔的审视的目光来看书。青少年有不少人看书入迷,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把自己想象成其中武艺高强的侠义英雄,看琼瑶的言情小说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看所谓算命预测之类的书而信以为真,这些都是在书中迷失自我的表现。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读书要深入书中理解,跳出书外思考,站在前人的肩上登高望远,这样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境界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第五,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读书不是只为了读书,而是为了掌握知识、增长智慧最终为我所用。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只是读书,无有所长,无有所用,读死书,死读书,最后变成了书呆子。这是读书失败的典型。像毛泽东,熟读中国历史,饱览历代典籍,用于治国理政,成就一代伟人。像钱学森,学贯中西,精通文理,既是科学家,又是战略家,成为中国的航天之父和导弹之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读书而实践、而创造,最终又把他们的智慧凝结在书中,成为一切后学者的榜样。

作者系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猜你喜欢
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妙对故事
世界读书日
某君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