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画论中“体自翛然”的禅境研究

2019-09-10 07:22方逸云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石涛

摘  要:石涛美学所树立的“一画”精神,意在发觉人本性中的创造精神,使人本性中的灵明开显,在纯粹的体验中不断创造至高化境。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对其本性显现具有较大影响。在禅宗中,修炼即使佛性自在显现,在了悟之后,自性就会自然显现、自在圆满。石涛也认为性觉才是本觉,他的“一画”思想认为人应该发挥自身完满具足的自性,彻悟画中智慧。从禅宗的“见性”学说入手,分析其对石涛画论“真性悟道”的影响。

关键词:石涛;画论;体自翛然;禅境

一、廓然无圣

禅宗境界强调不生妄缘。《古尊宿语录》说:“灵光独照,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关于“愚”,《坛经》有言:“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1]这正是石涛所说的“愚不蒙则智,俗不溅则清”,修行般若,使心不生愚念。无染物才能去愚,愚念不起才能回归般若,才能直达万物本真,才能获得“智”。智慧如明月,得真正法,须无自念遮蔽自性,清静见性,即达智慧。旅居宣城期间,石涛曾诗一首,其中谈及:“须眉数如写,气骨光采寒。翻然发愚蒙,感激摧心肝。”[2]“发愚蒙”,即“除迷妄”,智慧乃是自见性、自清静的结果。

对于智与慧,《坛经》有进一步的说明:“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静法身佛。”“无染”在于发“愚蒙”,只有无生愚念,才能明彻现自性。

《坛经》还分析了“无念”与脱尘垢的关系:“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无念”在于自性中无尘染之“妄”,而后起“真如性”转入智慧之境。“无念”的结果是“常起正念”,能起正念,要不染“烦恼尘劳”。“尘垢”是“妄想攀缘”遮蔽真心导致的,有尘垢,即是有妄念。德清大师说明了有妄想与尘垢的关系:“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真常不染”的内涵。邓州中度禅师,僧问:“如何是暗中明镜?”师曰:“昧不得”。问:“如何使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师曰:“真常尘不染,海纳百川流。”尘不染,才能通透万法,才能用真心将人对法的执着除去。无起妄念,维持真体之净,回归清净澄明,便是起正而无障。

石涛之“远尘”,是远离尘垢,得清净法眼,“起正见”。他多次将“远尘”与“无念无妄”联系,如他在《大涤子题画诗跋》中载其题诗云:“根尘未净,自得翳晦。了目所移,有若盲瞆。”[3]只有根尘净,才能用真心自由创造,不舍那真性“一法”。

可以发现,“无念”与“远尘”离垢相应,两者都意在离尘染而生真如正念,摆脱外在翳晦遮蔽真性真如。可以总结为“远尘”即是“无念”。

在禅境中,六根脱去外境所带来的尘浊,便是解脱的禅定与智慧:“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在“觉觉相应毕竟不间断,永无染著,是无碍解脱道”中,“无染著”,念念不因声尘之染而起妄,便是解脱。

由此可见,“解脱”旨在生起“真如本心”,脱离声尘之染,是回归空寂无物之心。因此,“解脱”即是“远尘”,因而也是“无念”。

二、迷时不失

(一)周流无滞

在获得“智”的境界后,石涛论述了“达”和“明”的思想。他说:“故至人不能不达,不能不明。”“达则变,明则化。”《老子》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与禅宗精神相相合。禅宗受华严宗六相圆融影响形成了事事圆融的境界,并进一步超越。《法界三观六颂》组诗吟咏了事事无碍的通达自如,其三云:“事事无碍,如意自在。不动道场,十方世界。东涌西没,千差万怪。火星蝍蟟,吞却螃蟹。”周流自在,才能自在遍含世界万物。“明”是指心之灯的明亮无遮蔽,觉体圆明。“达”和“明”都意在表示周流无滞,心灵活络通透,互相照亮。在“达”和“明”的境界中,无垢净之分,也无终极价值之道,只有性灵抖落后的鲜活面目。在美学中,只有自由明达的艺术心灵,才能“一念遍入,无边刹海”,顿契艺术真谛。

禅宗的“达”“明”强调“一心不滞”,来去自在纵横。《古尊宿语录》记载,师(赵云)云:“问什么道?”云:“大道。”师云:“大道在长安。”意指不可执着于外在求道的迷思,而内求于圆,追求“明”的自觉本性。洞山良价禅师云:“落花随水去,修竹引风来。”智通禅师《法界观》二首其一云:“物我元无异,森罗镜像同。明明超主伴,了了彻真空。一体含多法,交参帝网中。重重无尽处,动静悉圆通。”其二云:“浩浩尘中体一如,纵横交互印毗卢。全波是水波非水,全水成波水自殊。”[4]《景德传灯录》有心铭曰:“一心有滞,诸法不通。来去自尔,胡假推穷。生无生相,生照一同。”《信心铭》:“纵横无照,最为微妙。知法无知,无知知要。”这两首意在说明我心与外物融为一体,无滞无碍,纵横不缚。无滞之心,才能在艺术世界的诸多色像中无所束缚,无所不染。

心灵的解放,在于心的“無住”。《金刚经》中有言:“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无住”,指的是心念超越万法妄相分别,得自由解脱。石涛美学的心悟是直观直觉的审美体验。心的灵动便是法的形成。前文论述了“达”与“明”之后,石涛又讲述“达”与“变”的联系,“达则变,明则化”,突出了四达并流的心灵境界,也是其“全”圆融之道。《易传》中有“通变莫大于四时”的观念,画是人之“全”,也是“心”之全。石涛有题跋云:“山以静古,木以苍古,水之古于何存,其出也若倾,其住也若奔,而卒莫之竭也。”古今一体,超越古今之别,画者通常听从心意任笔下流淌出画意。

“变”,即心无住,也是“全”之道的体现。在题诗画中,石涛云:“照胸中山,历历不昧。如波底月,光烛盼睐。”[5]“变”是随“胸中事”而照出,归根于人心,心“不住”,才能如“波底月”万法由性起,才能实现石涛当下圆满无碍的“全”。

由此可见,心的无滞无住,即石涛的“达”“明”境界,旨在追求自由超越,从而展现无差别的真性情。

(二)平常之道

洪州宗道一说“平常心是道”。《禅宗颂古联珠通集》记载“平常心即道”的公案,赵州一日问南泉曰:“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也无?”南泉曰:“拟向即乖。”《传灯录》卷28(大正51.440上)中有言:“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平常心”,即无思量、无知识权衡的本来之心,也就是“童心”。

禅的“平常心”也是朴实之心。禅有求实不求名的思想,《祖堂集》卷十二《荷玉和尚》中進云:“如何是宗门事?”师云:“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旨在说明不为教条束缚,是一种不为名利欲望的迥然境界,这也是禅宗“摄心勇猛勤精进,力求半偈舍全身”的思想。

石涛强调“一字钝根”的朴实。《松柯罗汉图》诗跋:“迷时须假三乘教,悟后方知一字无。”妙悟乃通透一切,不存形式上的繁文缛节。只有心融“无字”之灵,才能臻于“行云水流,游戏自在”的境界。在他的《兰石牡丹图轴》墨笔画题款:“清湘大涤子一字钝根。”石涛借“一字钝根”说明朴实愚拙的觉性。“一字”实则“无字”,说明不落“知”的本性,他以“钝根”自称,与俗道中的习气相别,归返直心。

石涛亦强调求“实”。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三十六载石涛八大合册作之设色芋,有跋云:“熟到山田八月秋,水声初放出溪流。皮肤尽脱休妆点,只重平生朴寔头。”“樸实头”,即平常清静,无有繁冗形式的赘余。绘画意象是“偶然拈出”、脱离习气俗气的产物。李驎《大涤子传》中说:“初得记莂勇猛,精力甚弘,后见诸同辈多好名鲜实,耻与之俦。”[6]可见石涛好“实”,即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心境,是“不求其名,而自得其名”,脱略知识戒规,真正的悟者,乃超越“说法”经典、分别之见,回归真意勃发。

由此得出,禅宗的“平常心即道”,也就是石涛的“朴实头”“一字钝根”,是以“实”意一超直入,获得清净圆明,脱离形式,归复朴实而智慧周流,进入绘画自由之境。

禅宗以回归澄澈的本体真心为旨归。石涛艺术世界“破妄显真”、灵明圆满的智慧皆由此展开,使性灵无所羁绊,丰富了其精神内涵,对石涛真性体悟画理有着巨大的思想渗透。

参考文献:

[1]慧能.心经·坛经[M].史东梅,编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33.

[2]谢稚柳.鉴余杂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138.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503.

[4]普济.五灯会元:下[M].朱俊红,点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1591.

[5]汪绎辰,辑. 大涤子题画跋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79.

[6]汪世清.石涛诗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319.

作者简介:方逸云,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石涛
自有我在
销闲清课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石涛的艺术与社会影响
行乞记
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出生皇族的苦画僧石涛
《苍松秋色》
“领导者”与“领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