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兰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实施,创业型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其在融资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较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分析创业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入手,总结和阐述当前我国创业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意在帮助创业型企业突破融资困境,满足融资需求,实现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业型企业:融资:问题:路径
一、创业型企业概述
所谓的创业型企业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处于创业阶段的高风险性与高成长性并存的创新型开拓企业。一般来说,创业型企业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它可以通过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回报:二是它所形成的产品和服务带有较高的市场风险:三是创业型企业本身的生产、研发和管理环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其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创业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分析
创业型企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从而导致其在融资需求方面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一是融资需求的市场化倾向比较明显,即企业处于初创期,自我积累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大量研发费用,必须要通过外部市场条件来满足融资需求:二是满足融资需求的渠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企业在创业初期对资金需求量巨大,需要多方位、多方式来筹措资金,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筹资、融资体系:三是融资需求对融资的效率性要求更为明显,即创业型企业在融资需求方面对能够高效、合理的筹集资金来打散、转嫁风险的融资效率更为青睐,这样既能减少融资支出,同时还可以降低债务风险:四是融资需求具有政策性特点,即创业型企业多数是受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而成立,因此其在融资需求方面也会呈现出向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倾斜的特点。
三、当前我国创业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虽然当前我国创业型企业的融资环境已经初具雏形,天使基金融资、风险基金融资和创业板市场融资等已经给创业型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融资环境,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创业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融资结构不均衡问题明显
对于企业来说,其在发展期间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外源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债权融资、风险投资、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等,而内源融资则主要有创业投资、个人自筹以及留存收益等。
在实务中,创业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融资结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依赖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对于其他融资方式和渠道较少涉及,从而使得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而陷入财务危机。依赖内源融资虽然能够大幅降低融资成本,但是创业型企业南于其存续发展时间较短,无论是创业投资还是个人自筹抑或是利用留存收益,均缺乏持续性,从而难以满足其在初创期对资金的需求度,而银行贷款不仅要还本付息,还要受到借款期限、贷款投放力度和规模的限制,不仅容易大幅增加创业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同时还会增加企业后续的融资难度,风险较高。
(二)风险投资比重较低
根据公司治理机制与风险承担的相关理论,只要确保创业者的持股比例控制在50%的范围内,剩余股权可留出最大空问供风险投资运作。风险投资不需要偿还或者抵押,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融资方式。但是创业型企业在其融资实务中却较少利用风险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比重在融资总规模中占比较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创业型企业的投资者不愿意过多引入风险投资者来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增加运营管理难度:二是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较为灵活,一旦投资者发现其投资回报难以达到预期或者资金有更好的去向,其极有可能会快速退出,从而给创业型企业的资金带来较大的缺口,从而引发财务危机,难以持续经营。
(三)市场体系难以对创业型企业的融资形成有效支持
当前我国市场体系难以对创业型企业的融资形成有效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难以真正为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有力支持,即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为防范系统下金融风险的发生,通过减少信用贷款规模的方式来强化内部监督,绝大部分的贷款都需要担保或者抵押,这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创业型企业来说,获取担保的难度较大,从而对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创业型企业融资与大企业相比,其在规模、信用以及风险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更青睐于大企业,因此增加了创业型企业融资的难度。四、创业型企业突破融资困境,满足融资需求的实现路径
笔者结合融资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建议创业型企业从如下路径突破融资困境,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
(一)充分利用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和融资工具创新,改善融资结构失衡的问题
要改善创业型企业融资结构失衡的问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充分利用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最优资本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同时还可以合理控制企业的总体负债规模以及负债结构长中短期负债的占比,从而有利于创业型企业改变其过于依赖内源融资或者银行贷款融资的现状:二是积极应用创新型的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宽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其融资难的困境,例如应用供应链融资的形式可以利用链条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和存货以及链上核心企业对交易的信用担保,使得处于融资弱势的创业型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授信规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既可以减少创业型企业设备购置方面的资金缺口压力,义可以利用“营改增”后进行进项稅抵扣,减少企业的税金支付,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二)适度增加风险投资在创业型企业融资规模的占比
适度增加风险投资在创业型企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是改善其融资困境,满足融资需求的义一重要方法。在实务中要提高风险投资占比,须从两个方面人手进行改善。一方面是创业型企业的管理层要转变对风险投资的认识,即只要把风险投资控制在50%的控制权以下,风险投资不仅能够为企业的资产加以保障,有效的处理资金问题,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和运营提供出完善的管理人才网络,提升管理的时效性,应当在融资过程中适度提高风险投资比例:另一方面则是要从完善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人手,即通过完善立法、扩大风险资金来源以及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方式来对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降低企业因引入风险投资而产生各种管理问题。
(三)结合创业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分阶段制定融资策略
根据创业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分阶段制定融资策略,其本质上是要求创业型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自身的实际资金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融资策略。创业型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总体上可划分为起步、建设、扩张三个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融资需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在起步阶段,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普通股加适当优先股的股权融资是最为适宜的:在建设阶段,由于收入低、成本低,但同时项目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可能已经凸显,在此阶段宜采取一定的银行负债融资和引入一定的风险投资:在扩张阶段,由于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来化解经营运作的风险和压力.在此阶段可综合使用各种融资渠道和来源来满足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五、结束语
创业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其在融资过程中受到的局限因素更多,融资难度更大,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创业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充分利用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和融资工具创新改善融资结构失衡、适度增加风险投资在创业型企业融资规模的占比和结合、创业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分阶段制定融资策略三个角度提出了创业型企业突破融资困境,实现高效融资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创业型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资金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创业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一以A公司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