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09-10 17:21周石其吴剑英吴彩斌
高教学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工科协同校企

周石其 吴剑英 吴彩斌

摘  要:面对工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深入探讨行业特色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深入实践“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条路径”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有效解决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路径单一,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不足,工程实践能力弱化,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程教育;行业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6-0166-03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the college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discussed in depth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ed the training path of engineering talents by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ng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by personalized training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he in-depth practice of the "two-oriented, three-in-one, four-path" new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effectively solved such problems as a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gineering majors in local colleges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regional industry, a single talent training path, an inadequate practical teaching, a weakened capacit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a dis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enterprise needs.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alent training

一、概述

当前高等教育呈现出诸多新特征,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从高校的供给主导转向社会的需求主导,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也从培养转向培养、服务和引领同步,这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如何明确办学定位,发挥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支撑作用,是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工科人才培养规模最大,在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工程教育面临着诸多新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地方高校的教学资源出现紧张现象,专业数不断增加,专业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受到影响。江西理工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立足区域,面向有色、钢铁行业办学的典型地方高校。作为一所有色金属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与其它地方高校一样,随着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学校的工科人才培养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数量不足,工程实践能力弱化,教学能力下降;实践教学不足;有色和钢铁等传统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受经济发展周期性影响大;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有些滞后。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专业优势,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与学生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三个结合”原则,构建了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工科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了“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条路径”的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按照学校制定的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方案,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条路径”的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图1)。

图1 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二、明确“两个面向”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江西理工大学从1958年创办发展到今天,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根本使命。学校確立了“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培养路径的协同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的培养新理念,明确了“面向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江西理工大学的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体现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价值,契合了国家深化产教融合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促进了特色办学,为地方高校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例。

三、构建“三个结合”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了“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与学生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新模式和“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重在实践”的工程教育理念,贯通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薄弱、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够、教师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能力培养等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学校重构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了课程模块化建设,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推进课程内容交叉综合,构建面向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的特色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是指重构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推进课程模块化建设,建立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素质“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交叉综合建设,是指重组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推进课程内容交叉综合建设,使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建设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课程,是指工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设置要求广泛征求本学科领域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校友意见,多方共同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开设服务产业需求的特色课程。

(二)构建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

贯彻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共同学习、探究问题的教学理念。构建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工程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形成了分层分类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學班级人数严格限制在35人;实验教学分组中人数不能超过16人/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 立足于“授人以渔”,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促进了学生知识升华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已在学校各工科专业广为采用。推行案例式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通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空间,构建了信息化教学支撑平台、课程教学中心平台、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网络实习中心等,有效提高了教学及管理效率。

(三)构建学校与企业协同实施的实践教学

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要求教师要深入行业了解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以防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同时要求学生要深入企业去学习和实践,以防学习与企业实际脱节。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与企业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共建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制定实验教学内容,以企业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内容。学校与4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企业项目驱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以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把项目驱动实验教学贯穿工科专业教学全过程,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学习。把校企合作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二次研究开发,设置适合的企业项目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工程实训的题目。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注重科研反哺本科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项目在开放实验室开出。

四、建立四条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学校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深入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与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培养人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人才个性化培养,为学生多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产教融合培养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工科人才

1. 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区域有色金属产业链,学校构建了地质、测绘、采矿、选矿、冶金、材料、机械、自动化、信息等完整的工科专业群,专业设置不仅与江西赣州的钨、稀土等产业深度融合,而且与江西省的铜、锂、钢铁等重点行业高度契合。通过与产业的融合,形成了矿业工程、测绘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工程等特色专业群。

2. 实践育人平台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学校围绕区域产业,形成了钨、铜、稀土、锂等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优势领域,依托学科优势,与区域产业融合共建育人平台。先后与多家单位共同建设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平台。

3. 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十年来,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方式,一直坚持为区域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产教融合,定向培养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符合度,为企业招聘符合要求的人才提供了稳定毕业生。定向培养方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二)校企协同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应用型工科人才

校企协同,共同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学校工科专业通过不同方式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

1. “3+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了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改革,学校首先构建了一个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模式,即“3+1”培养模式,要求工科专业的学生前3学年在学校学习为主,最后1学年的工程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必须到相关企业去完成。学校最早是与广州一公司合作在自动化及控制类专业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持续十多年的校企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顺利推进了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

2. “2+1+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紧跟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根本目的。针对当前智能电网技术人才紧缺状况,学校与智能电网骨干企业江西一集团公司在培养智能电网技术人才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从2015年起联合开办智能电网实验班。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把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施“2+1+1”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内进行2学年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公共基础理论的学习和1学年的智能电网技术课程的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训和毕业设计综合训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第三年开始企业全程参与培养过程,企业不仅参与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的设计,而且投入经费在学校建设智能电网技术实验室。学生最后1学年的学习全部在企业完成,学校聘请企业的工程师讲授与智能电网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指导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校的教师也深入到企业中去,参与对学生的指导,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3. “1+2+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软件工程专业立足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精心挑选合作企业,构建全面立体的“1+2+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1+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第一學年由学校教师授课,“2”是指第二、三学年由学校、企业教师共同授课,最后一个“1”是指第四学年学生赴企业实习实训。实现“三个双”,“三个1/3”协同培养。其中:“三个双”,即“双基地”(把企业搬进校园、让师生走进企业)、“双导师”(学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双班主任”(创新实验班配备学校和企业班主任);“三个1/3”培养要求,即学生毕业完成不少于1/3的实践学分,聘请企业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实践课程不少于1/3,学生的培养有1/3是在企业完成。

(三)个性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1. 改革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培养。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体验式教学,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提高小班化授课率,加强师生互动,推动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如推行“小班研讨”、“特材班”等教学改革试点,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和贯彻执行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2. 建立“现代师徒式”本科生导师制。“现代师徒式”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犹如师傅教授徒弟学习技术一样,重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的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面向所有专业开设“新生导论课”,由资深教授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在高年级,安排教师对选择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进行指导。

(四)多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变化的工科人才

1.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快速兴起,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是人才培养的趋势。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了弹性化的培养制度,创新教学管理和服务,从制度上保障不同专业的特色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渠道。学校将产教融合育人平台、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组成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平台均面向学生开放。大学生依托这些实验平台,在导师指导下积极承担课外学术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的学习与实践。扎根赣南苏区,发挥工科优势,立足行业特色,全面整合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资源,打造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集群,建设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平台。

3. 构建完备的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构建了从“院赛→校赛→省赛→国赛→国际赛”的学科竞赛机制,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专业技能,构建适合于各年级学生的“金字塔”型的完整学科竞赛体系。学校把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制定学科竞赛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工科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工程能力。

学校历经十年改革所形成的“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条路径”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例,行业特色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小兵.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6-8.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3]孔寒冰,叶民,王沛民.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历史传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12.

[4]刘亮军.新工科: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32-35.

[5]高等教育司.“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Z].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2017-02-18.

[6]梁礼明,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路径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6):60-64.

猜你喜欢
工科协同校企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