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11日,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政府指导,苏州市政府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启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工信部科技司巡视员毕开春,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苏州市市长李亚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高文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梅建平表示,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科技部将继续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部署,继续推进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强化开源开放,持续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吸引全球目光行业AI大咖齐聚盛会
2019全球智博会以“见智·见未来”为主题,共设置“展、会、赛、奖、演”五大板块,包括开幕式及主论坛、产品博览会、奖项评选、年度颁奖盛典、新品发布及表演等活动。
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2万余平的空间共设置12大重磅展区,涵盖了智能视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场景。西门子、英伟达、腾讯、百度、华为、科大讯飞、360、思必驰等近200余家人工智能行业一线厂商参展,参展质量、权威性、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上届全面提升。在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余场行业高峰论坛,来自行业顶尖嘉宾阵容,共同解读人工智能最新创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百度公司主导的自动驾驶、阿里巴巴集团主导的城市大脑、腾讯公司主导的医疗影像、科大讯飞主导的智能语音和商汤科技主导的智能视觉等五大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首次集中亮相,也成为此次智博会的一大亮点。
千余款“黑科技”集中展现人工智能最新成果
被通关困扰的商务人士,可以体验由的卢深视开发的”火眼”三维智能人脸识别组件,现场感受来自“港珠澳大橋”八秒通关的高效便捷;无暇照顾孩子的新手爸妈,可以带着孩子与智能陪伴儿童机器人亲密互动;还有专注于解决都市拥堵问题由滴滴开发的“滴滴交通大脑”,为堵在上班路上的人们选择最佳路线。此外,还有能被人控制的“鲨鱼”、能“穿针引线”的机器人、能快速、精准识别人脸的“天眼系统”……据悉,此次智博会共有1 000余款人工智能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展会。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新品发布展区20个企业集中发布了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包括阿里云的城市大脑、SEW传动设备的智能化工厂革命性创新技术、海信的交通云脑、达闼的智能柔性服务机器人,还有联想、驭势科技、博云视觉、智慧芽、牧星智能、星逻智能、博创尚和等企业带来的独家新品。
这些“黑科技”产品涉及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家居生活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也让观众现场感受到智能融入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18)》现场发布
在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联合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18)》,系统分析全球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态势,为业界、学界和政府提供重要参考。
据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估约2 700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已有超过20个省份发布了30余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北京、广东、长三角为代表的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占全国的86%。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已超1 000家,百度、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率先步入全面应用,AI芯片和开源热潮持续升温,商汤、云从、旷视、依图等头部创业公司落地竞争白热化。
年报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建议我国应强化政策引领,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生态,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强化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律顶层设计,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同时发布的《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展示了苏州工业园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据悉,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紧跟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率先布局,取得了不凡成绩。截至2018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600余家,200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产值达250亿元。
(来源:http://www.chinahightech.com/html/paper/2019/0513/52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