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发展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和改革,高校内部审计也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校内部建设的不断加强,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此,阐述相关的理论概述,分析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方向。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引导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认清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带来的影响,并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完善,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改革方向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来到我们身边,并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的输出地,不仅是大数据最先体验和发展的机构,同时也是大数据的体验者和受益者。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建设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的办学经费、教育投资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产教结合、校办企业的增多,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作为高校内部审计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了目前主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数据的相关概述
(一)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逐渐被人们熟识,并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搜索引擎,大到各行各业的数据分析和整理等等,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二)大数据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高校内部审汁指在高校内部所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并保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监督和自我监督行为。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建设的飞速发展,教育经费不断增长,高校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流向和内部审核也逐渐公开化、透明化,将大数据应用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大数据审计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输出地,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直接带动着我国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从而促进我国教育和企业向信息化发展。其次,在高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今天,高校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多,审计技术和审计工作愈加重要,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大数据审计势在必行。最后,就目前高校的审计数据来说,大都是以合规性审计为主,数据提取相对单一,无法进行数据的充分挖掘,数据之问的联系性也比较低,影响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二、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是云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的审计技术,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审计工作人员的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处理,不仅可以减轻传统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让审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内部审计,相对传统的审计来说,数据面更加广阔和全面,数据准确、有效,不仅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成本,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使审计工作更加专业和高效。
(二)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动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整个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这无疑是对传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巨大的挑战。其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挑战。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中,大都知识结构单一,虽然具备基础的财务、造价等专业知识,但是往往对大数据的了解和掌握不足,甚至计算机水平仍然处于基础阶段,限制了大数据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发展。其次,对内部审计模式的挑战。传统高校内部审计模式大都是以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为主要方式,而相对于风险审计和管理审计则要求不高。传统审计的重点在于检测资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资金的风险控制、管理控制等涉及有所不足。这也就导致了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局限性,其使用效率和风险控制不足,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最后,对内部审计方法的挑战。传统高校内部审计方法大都是以查账、凭证、盘点等方式进行,不仅审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人工审计的方式难免会有所疏漏,从而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数据的应用,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统计、分析,有效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方向
(一)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2l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虽然大数据可以实现数据的统计和整理,但是整个数据的判断和分析还是需要审计人员完成。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财务、工程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对相关人员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处理技术要有非常高的要求。作为高校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才建设,普遍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鼓励在校学生留校,并针对高校自身对审汁人才的需求进行定向培养,自主培养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双优的学生毕业担任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其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大数据审计应用和管理专业的人才,完善高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人才结构,让更多优秀的大数据审计管理人才融入高校内部审计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团队大数据审计建设,提高整体素質。最后,高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大数据审计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作为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大数据审计培训,普及大数据审计知识,提升相关人员的大数据运用和分析能力。作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向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同事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教育等为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大数据审计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创新审计模式,提高审计效率
如果我们将整个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看作是一个人体的话,那么审计模式就是人体中的骨骼和脉络,决定了整个审计工作的目标和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除了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监管和审核之外,还要注重对资金建设和风险的掌握和把控,从而进行风险预估和规避,使高校审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首先,改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作为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代表着我国整个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显然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国家需要做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其更好的约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其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规划,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智能和作用。例如,高校可以建立数字化办公设备、完善的财务数据库等,用于日常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加工和共享,使其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三)创建审计平台,提高审计质量
大数据下,相关的工作逐渐从人工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单个高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限于条件的制约,更多的高校会对大数据审计感到抵触和力不从心。对此,笔者建议,参考审计署所制定的“金审工程”的审汁发展模式,南教育部进行牵头提供资金支持,以地区为单位向各高校的科研力量提供技术支持,整合各高校之问的科研力量,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审计数据平台,将各高校的内部审汁和管理通过该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共享,这样一来,既可以实现各高校之问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整合,同时还能通过数据平台进行内部审计数据的统一处理、分析和管理,从而全面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作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在内部审计工作的人才建设、审计模式、审计平台上等进行全面改革,在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时,推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敬妙.浅谈新形势下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 3):32-35.
[2]谢洁莹.高校内部审计及整改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7.
[3]侯文杰.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78-80.
[4]侯文杰.创新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7(1):181-182.
[5]王康.关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和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6):268-269.
[6]張晓辉,张皤,常淑惠.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内部审计流程分析与处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 36):78-79.
作者简介:
王晓艳,南京中医药大学审计处,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