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特
近日,一则“女医生高铁上救人后被要求出示医师证并手写当时情况”的消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引起网友们激烈讨论。尽管看法不一,但是不少网友认为列车员的初衷是撇清责任,这种解读不禁让人感叹:为何以自私预设他人?为何原本应皆大欢喜的结局竟演变成一场对道德的讨论?如果报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事件中的每一个人,这将是一则正能量满满的故事。
不要让不当联想蒙蔽自己善意的眼光。近年来,偶尔出现的一两则见义勇为反被诬陷的新闻让人深感愤恨,也改变了一些人对社会的看法,以偏概全,如同惊弓之鸟。这种以恶意揣测他人,以恶意预估未来的歪曲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态。此次事件中,医生热心施救,患者得以治疗,列车安全运行,实则皆大欢喜。依理剖析,医生临危救人值得赞扬,参与救助者对自身行为负责也无可厚非,列车员为明晰过程要求医生写明情况也属正常。但当一件事情在固有观点下被解读时,一切就变了味。
心存偏见的人认为施救者如果需要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就是不公,认为列车员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是自私的表现。最终把一个热心救人的好事想象成一场好人被冷对的丑闻。这不仅影响着大众的认知,更会对社会的风气带来危害。如果我们用善意去看待人和事物,这个世界将会呈现更多美好,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善良。切不可讓不当的联想蒙蔽我们善意的眼光。
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大家共同营造。社会风气的形成是由无数个人的认知和行动组成的,当我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担心被讹诈,在热点事件中报以恶意揣测他人行为时,实际上就是在助长这种社会认知。反观近年来的见义勇为事件,英雄得到嘉奖、得到赞扬是主流,社会大众对于善恶对错的爱憎分明,大家崇尚正义,赞美善良。从我做起,报以善意,相信美好,无数个你我汇聚的信念将让社会充满阳光。
善意的形成离不开国家对正义的捍卫。正义有时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因此,要想让人们积极地见义勇为,除了思想教育外,更需要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见义勇为者加以保护,让诬陷者接受严厉的处罚。只有让见义勇为者没有后顾之忧,从行为成本上彻底杜绝诬陷者的侥幸心理,才能从根本上引导社会向善向上。
不要报以恶意去揣测他人,这会让你感到失落;不要以恶意去解读世界,因为无数的你将影响社会的风气。尝试凡事投以善意的目光,世界将因你而美好。
(摘自“人民网”2019年3月21日)
青年观点
丁家发:在此次事件中,录像、索医师证、拍照存档、让陈医生手写说明、签字画押等一连串的动作不像是鼓励,倒像是在处理“开车违章”,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救人者,让人觉得寒心。
刘孙恒:列车方面这样做最终打击的是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心,挫伤的是人们的善心。
吴睿鸫:为留存与救治相关证据,列车工作人员询问陈医生是否有医师资格证等证件,虽然缺少人情味,但也可理解为是在为旅客生命与健康负责。
陈广江:事件背后的问题不仅在于沟通,还是服务能力和态度问题。
【本版供稿/张贵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