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靓
摘 要:新教材的改革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为小学品德教学增添一分新意。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教材中“中华好传统”元素的渗透,让我们在品徳教学中多了一份历史积淀的智慧。如何巧妙地运用“中华好传统”,让新元素助力小学品德教学成为了笔者静心思考与努力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中华好传统”;经典文化;优化
【中图分类号】G 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19)18-0042-01
“中华好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人们因为过于追逐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忽视了对孩子品行的教育,致使一部分中小学生滋生了许多不良的品德习气。但可喜的是,在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中,加入了“中华好传统”元素,以中华几千年沉淀的精髓来熏陶、感染大时代中的青少年。将中华经典文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不断提高学生修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主要以经典文化融入品德教学作简要论述。
1.渗透经典,优化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关系着一节课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正如布鲁斯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当我们解读小学品德和国学经典的目标时,不难发现两者间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少教材的学习内容都可以用经典中的文句概括提炼。甚至有些品德教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经典来加以补充和延伸,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下笔者主要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1)以经典明晰学习目标
品德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归根到底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所以两者的价值观本质上是相通的。笔者将《道德与法治》和中华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比对,发现“中华好传统”的内容是对教材目标的提炼与升华。
(2)以经典激活学习目标
之前的品德学习中,因为鲜有经典文化的渗透,对行为习惯没有进行简练的语言提炼,所以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得含糊不明,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养成不够持久,一部分学生对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不够自信。当我们接触“中华好传统”时发现,其实经典文化中的相关语录可以激活教学目标,成为学习目标的延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挖掘经典,纵深学习资源
品德教学中,我们努力追求“知”与“行”的统一。笔者以为“知”的基础是“明理”,“行”的前提是“导行”。而在经典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运用各种丰富的教学策略,挖掘经典文化的精髓,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但又因为传统文化的起源具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在选取资源时,教师又要具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慧眼。
(1)灵巧触动“情”弦,感悟明理内容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岀: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2)巧妙拔动“和”弦,摒弃艰涩内容
习总书记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确实,中华经典文化中存在大量品德教学材料。但我们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避免“青菜萝卜一股儿端”的尴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执教《家人的爱》时,通过前期铺垫,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孝敬长辈。但是当老师追问“你会怎么做”时,孩子们都争着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家人生日送礼物”“帮长辈洗脚”等。此时,老师抓住契机,引入《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理解其中涵义后,老师营造各种情境,开始组织操练活动,让孩子真实体验“勿缓″“勿懒”“敬听”“顺承”。而这恰恰是每个孩子在家中都能做到的“孝敬”。
3.践行经典,提升学习行为
课堂教学的结束不等于教育活动的结束,品德课的真正使命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外,“中华好传统”的有效落实和巩固是把所知转变为所行。
课堂上的品德教学如果只有情与理的教化,缺乏实践的舞台和行为上的指导督促,就会使孩子们说起来什么都懂,做起来什么都懵,时间久了什么都忘。结合“中华好传统”,教师用智慧给孩子们搭建一个个实践的舞台。在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且和家庭联动,让家庭的舞台作用发挥实效。因为在好传统、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家庭也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切不可课堂上学归学,课堂外做归做,如学习尊重他人时,不仅要懂得“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在课外开展“演一演、比一比”实践活动;再如,针对“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课后进教室,进办公室怎么敲门拜访,怎么行走说话,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师生有意识地进行督导。
总之,“中华好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品德教师只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华好传统”滲透到品德教学中,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品德课堂的优质资源,拓宽学生道德实践的舞台,才能让中华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才能把祖国的花朵塑造成民族的脊梁,有效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追求思想品德教学的极致[J].袁方.校长阅刊,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