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婷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学语言反映着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影响颇深。
“提问语”层次分明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提问决定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问题提得好,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拓宽他们的思维,问题提得不好也可能限制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做到提问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性。
例如在执教“食物”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烤玉米”的教学环节,除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有的食物从生到熟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我第一次教学时提问“玉米烤熟了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学生一下子难以回答,课堂反应平淡。之后,我改变了提问的方式,效果就明显不同了:
(1)在烧玉米的过程中,你观察到玉米粒是怎样变成玉米花的?
(2)(出示不同加热阶段的玉米粒图:黄色的玉米粒、出现一个黑点、玉米粒裂开口子、玉米花)在这4粒玉米中,你愿意食用哪一粒,為什么?
(3)食用变得松软的、香喷喷的玉米花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4)(出示烤焦的玉米)这样的玉米还能吃吗?为什么?
这样4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经历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比教师直接传授相关知识来得更有趣、更有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摸清学生的学情并了解学生的需求。
“追问语”发人深思
科学课上,追问可以将低认知问题转向高认知问题,使学生深思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他们知识建构的系统化,促进他们的推理能力、批判意识的发展。
如学生用生吃和熟吃的标准对某种食物进行分类后,教师继续追问:“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呢?哪些食物又需要烧熟了再吃呢?”引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在学生烤玉米前,教师通过实验提示追问“现在分给每组3粒玉米,烤几粒合适呢?为什么?”(留下1粒和烤熟的玉米作比较)。
“过渡语”承上启下
科学课堂教学环节较多,重视架设好“过渡语”这座桥梁,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通过并深入发展。好的过渡语会使每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流畅,让整节课一气呵成。如果过渡语设计得不好,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就会显得生硬,让学生找不到重点,影响学习效果。
例如在“运动”内容教学中,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希望扭转学生原有的“呼出来的都是二氧化碳”的错误前概念。
(1)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感受空气变化。
(2)由感觉变为直观,通过“灭火”实验使学生“看到”空气确实是变化了。
(3)用仪器检测空气变化,让数据给学生更加直接的认识。
(4)研读人体吸进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数据比较表。
教学预设可谓环环相扣,但是课堂效果与我的期望大相径庭。由于没有运用好过渡语,导致每个环节成了独立的一部分,听起来觉得是四节课的实验,而不是针对同一个科学概念的实验探究。于是,我试着在四个环节中间架起三座“桥梁”:
(1)“那么,反复呼吸后袋子里的空气和一开始的真的不一样了吗?刚刚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实验,因为眼睛看不见,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确实是不一样的?”
(2)“里面真的全都是二氧化碳了吗?老师请来了先进的仪器帮忙。”
(3)“科学家们也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了更详细的数据。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有了这些过渡语,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多了,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
教师用追问迫使学生不断思考,引领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教师要提出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会回答问题,更让他们能对答案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和探究,从而达成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