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勘察中的地基方案选择路径思考

2019-09-10 07:22赵炳群
炎黄地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陷性土质黏性

赵炳群

摘 要: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工程勘查工作属于重要环节,其工作结果是基础设计开展的重要凭证。我国地质情况具有多变的特点,由山区至平原存在多样地基土,其工程特性指标有着较大差异,如孔隙比、含水量、土压缩性、抗剪强度等指标。因此,地质工程勘查工作需加强地基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埋藏条件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勘察地基;地质工程;方案选择

1 地质工程勘察的地基特征

1.1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呈现黄色,由风力作用积累起来,特征为含钙质结核、大孔隙结构、质地均匀、疏松等。湿陷性黄土受到重力应力与附加应力或者自身应力作用下,极易与水发生作用,迅速破坏自身结构,崩解、下沉等现象。根据不同作用力可将湿陷性黄土分为两种,分别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与自重湿陷性黄土。

1.2软弱黏性土

软弱黏性土是湖沼相、泄湖相、三角洲相、海相结合沉淀物,形成于第四纪后期。软弱黏性土的特点包含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渗透性弱、沉降稳定时间长。

1.3饱和粉土与饱和粉细砂

饱和粉土与饱和粉细砂的特点为结构松散,受到静载作用力的影响,可保持高强度,受到地震力或振动力作用,可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降低颗粒间作用力,若土中排水出现不畅则造成土悬浮,出现液化沉陷,使土承载能力降低或者地基出现失稳状态。饱和粉土与饱和粉细砂液化成分布与液化程度需查明。

1.4膨胀土与杂填土

膨胀土在遇到水以后将变得膨胀,在失去水以后特性收缩,且塑造性较高,是黏土部分。杂填土是人们活动做形成的无规律积累物,具有成分多样、颗粒不均匀、厚薄不一、空隙较大、松散显著等特点。

2 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地基方案的选择

2.1 湿陷性黄土

地质勘察中若遇到湿陷性黄土,需综合分析与确定其施工建筑物类型、湿陷性程度、湿陷性范围、湿陷性黄土类型,可选择部分湿陷性地基或消除湿陷性地基。在确定湿陷性程度时,应当以建筑物性质与湿陷等级进行综合说明。小范围建筑物处理时可采用灰土桩法、垫层法等,大范围建筑物处理时采用预浸水法、强夯法。

2.2 软弱黏性土

若软弱黏性的面积较小,或者埋藏不深,可行外挖掘处理,或者使用基础加深措施,若基础宽度不大,使用条形基础进行地梁跨越。若软弱黏性土具有较大厚度,可运用深层搅拌法、垫层换土法与灰土桩法。若软弱黏性土不含有水砂层,可使用砂桩法、排水固结法。

2.3 饱和粉土与饱和粉细砂

在进行饱和粉土与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地基处理时,需综合确定与分析饱和粉土与饱和粉细砂的液化等级与建筑物特性,不可在接触液化场后便将液化沉陷影响消失。如在丁类建筑物中,轻微液化场地与中等液化场地无需实施消毒液化措施,严重液化场地则需处理其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在丙类建筑物中,其轻微液化常需需处理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严重液化场地需将其液化沉陷影响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此外还应当加强处理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若液化沉陷场地需全部消除,则在深度处理过程中应当使其处理深度超过液化深度下限,利用排水条件改善,与土地密实程度增加,使液化地基得以有效处理。碎石桩在行振冲置换或振冲挤压密时,应当将超孔隙水压力消除,并使土地的密实程度增加。此外,还可采用灌浆法、强夯法加大处理土地的密实程度。在运用桩基础的过程中,可使桩下降至液化程度下的稳定土层中。

2.4 天然地基

在地质工程的建设中,天然地基属于优选用地基种类。土质在沉淀与循环以后出现成层从而形成天然地基,其每层土物理力学与承载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当地质工程建设中发现天然地基,应当与其基础形式、基层上部结构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首先需将承载能力强的上部土层视为天然地基支持力层,并盐酸下部卧层土层承载能力,观察该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若天然地基的下层卧层土层承载力无法满足承载力需求时,需浅埋处理基层,使该土层支持力厚度增加,在此过程中,需确保支持力层的土层厚度高于冻土深度。在加宽处理基础时可将上部结构天然地基的单位承载能力需求减少。天然地基的选择必须条件为地基变形程度、地基承载能力与地基边坡稳定性。若地基土承载能力高、压缩性小,且质地均匀时,确保地基承载能力,便可保证地基边坡稳定性与变形程度。若地质符合建筑物大、地质不足够均匀、地质复杂时,无论地基土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均需变形盐酸地基土,在地基土承载能力符合要求,变形验算也符合要求时,该天然地基可使用。若挡土结构与建筑物需要在水平符合作用时,需盐酸地基土稳定性,若其稳定性验算符合要求时,该天然地基可使用。

2.5 膨胀土质

在膨胀土质中,应当对当地区域水质条件与气候条件进行调查,对土质含水量、土质膨胀率与土质自由膨胀率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该地基土膨胀等级。结合当地区域水质条件与气候条件实际情况,对地基膨胀力进行处理,使地基能够不受到变硬影响。若膨胀土需要处理,需综合考虑地下水位与实现程度对膨胀土产生的影响。若膨胀土的低下水位较深,膨胀土较厚,可利用地基土上部,浅埋基础工作,使地基土膨胀变形量减少。当膨胀土厚度為1-2mm,所处位置为地面2-3m时,可利用膨胀土全部挖出方法,将膨胀土挖出,并替换为砂土、黏性土与灰土。若膨胀土的埋藏深度较深,土质承载能力无法使高层建筑物要求得以满足时,可采用桩基础法解决该问题。采用换土垫层法对膨胀土的浅埋藏部分进行处理,很大情况处理土质厚度。

3 总结

地质工程的勘察的选择地基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当首先综合分析当地实际地质情况,结合当地区域水质条件与气候条件,并根据上部结构、上部基础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最终确定地基的合理处理方案。在地基选择时,优先考虑天然地基,当该地基无法满足条件时,应当进一步选择地基合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彭晓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低碳世界,2017,(10):87-88.

猜你喜欢
陷性土质黏性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蜘蛛为什么不会粘在自己织的网上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煮面不溢锅
输液能降低血液黏性吗?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