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乐卉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乡土地理知识编入地理教材之中,以此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与认同。倘若我们能够把多样丰富的、富有乡土特色的地理文化资源融入本地乡土教材的编写之中,不单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乡土地理教学的示范意义,还能对地理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为例,探讨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
关键词:乡土资源;地理教材;遵义汇川;融合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浓郁的乡土特色、本地气息,它要求选材要以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为主,尤其需要纳入那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能够反映当地的独特的社会面貌和地理特点。这些材料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所以,我们怎样在乡土地理教材中科学合理地挖掘、开发、利用、融入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是乡土地理教材编写者需要着重考虑的课题。
1 充分认识将乡土资源融入教材编写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乡土地理知识编入地理教材之中,以此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与认同,这给地方乡土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遵义市地灵人杰,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红色老区所在地,如果把当地丰富的地理、文化、历史、民俗等乡土资源,转化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必将助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民生事业的和谐发展。编写乡土教材本质上是本地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书本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的课程融合实践,其科学的编写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乡土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适合教学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有句古语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特殊的情感,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对学生都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充分挖掘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能增加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在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乡土教材编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学生早晚一天要离开家乡,乡土知识能让他们记住家乡、留住乡愁。
2 将乡土资源融入乡土教材的有效途径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本土性、实践性、针对性原则,将遵义汇川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通过声情并茂的表现、娓娓道来的陈述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认知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了解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
2.1针对性原则。挖掘本地教育资源,让学生认识汇川。遵义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丰富多彩的历史遗存和繁花似锦的现代文化,构成了汇川重要的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这里是红色文化代表地,遵义会议在我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旅游资源费丰富,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新时期,虽说遵义汇川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和变化,但从客观来看,汇川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地理教师充分调查了解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本地历史地理发展变化,将知识的学习与培育学生的情感有机融合,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差距、学好科学,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2.2实践性原则。利用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来开发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就应该充分注重实践性,这是指对于教科书中的实验、实习活动以及野外实践活动都应该考虑学生亲身实践的可能性和所设计活动的可操作性。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要注重乡土地域的分析,将本地最具代表性的乡土地理知识纳入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了解、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水平。要融入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比如:让同学们在遵义汇川区开展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能源利用、人文风貌、地理环境的调查,让同学们在亲身的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掌握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3创新性原则。地理是空間的学问,乡土地理教材要尽可能的将本地的河流、道路、山丘等位置、走向等等,列入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锻炼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乡土教材编写需注意的,比如,本地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本地的自然资源与产业之间的联系等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必须的,乡土教材的编写要与时俱进,最大限度的体现时代特性,注重传承与创新,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 结语
将遵义汇川乡土文化资源融入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有效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亲切感”,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家乡汇川的地理环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汇川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研究 2016A006—06
参考文献
[1]梁惠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知识[J].家教世界,201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