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伦 艾薇 陈文华 牛源东
摘要 在大西山设立样地对云南松林火灾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了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火灾对云南松林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直接关系到云南松林恢复的效能。寻找适宜的本土替代树种,是平衡生态保护及森林防火一个重要的策略之一。
关键词 云南松;火烧迹地;物种
中图分类号:S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2-043-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2.019
Abstract The restoration of Pinus yunnanensis forest after fire was monitored for 3 years by setting up sample plots in Daxi Mountain. The data showed that different degrees of fire damage to Pinus yunnanensis forest was different, 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Pinus yunnanensis forest restoration. Finding suitable local alternative tree species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es for balanc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Key words Pinus yunnanensis;Burned area;Species
冬春干旱是誘发森林火灾的主要自然因素,故冬春季节云南省森林火灾发生频繁。2014年4月1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西山因久旱不雨,发生“4.12”森林火灾,损失惨重。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主要的飞播易燃树种,其分泌树脂(松香)较多,落叶易燃,是森林火灾的主要隐患。同时,云南松的储水及根系附水能力低,经济利用价值不高,对于这种环保及经济效益均不高的植物,可以选择新的防火树种进行替代。基于此,笔者利用“4.12”火灾形成火烧迹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灾后恢复情况,同时进行了植物替代树种区系分析,以期为减少植被保护与森林防火严峻形势之间的冲突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样地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境内,保山坝西侧大西山山地,平均海拔1 800 m左右,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15.5℃。
1.2 研究方法
研究监控样地设置6个样地,选择4个火烧迹地,记录物种更替种类、株(丛)数、多度、盖度、密度、频度、冠幅、胸径等。利用植物区系研究方法对更新植物分布区性质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火灾强度迹地的植被恢复
不同程度的火灾对物种破坏程度亦不同,灾后物种多度以及组成都明显改变,并且火烧迹地植被的恢复模式及更新方式也会有差异[1-2]。根据火烧强度可将火烧迹地分为3类: 重度火烧迹地、中度火烧迹地和轻度火烧迹地[3]。
2.1.1 重度火烧后云南松林恢复情况结合表1、2可见,重度火烧后3年的火烧迹地上大多乔木以及灌木死亡,因此自然更新速度较为缓慢。自然更新下3年的火烧迹地上云南松幼树数量极少,阴性植物很少, 阳性植物占绝大多数。
2.1.2 中度火烧后云南松林恢复情况样地3为中度火烧迹地,林冠层大部分被破坏,林冠稀疏,草本层基本上被烧尽。由于郁闭度较低, 林地内阳光充足, 云南松萌芽较重度火烧地恢复略好。高度大于50 cm的萌芽明显高于重度火烧林。中度火烧地可自然更新,阳性草本虽多, 但是比例降低, 阴性草本和灌木则开始增多。
2.1.3 轻度火烧后云南松恢复情况 样地4为轻度火烧迹地,林冠存活与土壤有机质变化不大。主要是草本层有所改变。因郁闭度较其他样地高,林地内光照相对较弱,故云南松萌芽多数在30 cm以下。轻度火烧后云南松林中植物在种类、多度等方面变化不大, 同时轻度过火后林内环境变得更适合植物生长,因此经过短时间便可以基本恢复。
2.2 植物替代树种区系分析
筛选一批理想的本土防火物种,是优化生态保护与树林防火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地提高现有云南松林的经济、生态效益的一种较佳手段。采用防火物种替代原有物种的积极防火策略,而不仅仅是以杜绝火种带入林区的被动防火策略是一种新的思路。
2.2.1 替代木本植物 样地监测统计结果表明,2015年样地出现了木本植物新物种16种,而2016年趋于稳定。分别是西桦(Betula alnoides)、三股筋香(Lindera thomsonii)、水红木(Viburnum cylindricum)、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酸藤子(Embelia laeta)、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菝葜(Smilax china)、水同木(Ficus fistulosa)、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小叶杜鹃(Rhododendron microphyton)、尾叶白珠(Gaultheria griffithiana)、樟叶越橘(Vaccinium dunalianum)、乌鸦果(Vaccinium fragile)、土茯苓(Smilax glabra)、冬青(Ilex chinensis)、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按照吴征镒[4]的植物区系方法:西桦、厚皮香、三股筋香、水同木、水红木同为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Trop. Asia(Indo⁃Malesia),菝葜、土茯苓同为泛热带分布Pantropic,酸藤子为旧世界热带分布,冬青为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Trop. Asia & Trop. Amer. Disjuncted,除金丝桃为广布(世界广布,Widespread=Cosmopolitan),其他如樟叶越橘、乌鸦果、小叶杜鹃、尾叶白珠、尼泊尔桤木、桑寄生6个物种均为东亚分布E. Asia或中国特有分布Endemic to China,且均为温带性质物种,其中4个物种为杜鹃花科植物。可见替代物种以热带性质植物为主。
2.2.2 替代草本植物 样地监测统计结果表明,2015年样地出现了草本植物新物种17种,而2016年21种。分别是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鞭打绣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浆果薹草(Carex baccans)、蕨(Pteridium aquilinum)、山姜(Alpinia japonica)、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头花龙胆(Gentiana cephalantha)、云南兔儿风(Ainsliaea yunnanensis)、绣球防风(Leucas ciliata)、六棱菊(Laggera alata)、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粘冠草(Myriactis wightii)、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拟金茅(Eulaliopsis binata)、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囊颖草(Sacciolepis indica)、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少花龙葵(Solanum photeinocarpum)。按照吴征镒[4]的植物区系方法:獐牙菜、山姜、鞭打绣球、浆果薹草、鼠曲草、拟金茅、山姜,拟金茅这8个物种为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Trop. Asia(Indo⁃Malesia),六棱菊、野茼蒿为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Trop. Asia to trop. Africa,囊穎草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Tropical Asia & Trop. Australasia,除少花龙葵为广布(世界广布,Widespread=Cosmopolitan),其他物种均为东亚分布E. Asia或中国特有分布Endemic to China,且均为温带性质物种。可见,草本替代物种同样以热带性质物种为主。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火烧程度的云南松林下灌木和草本恢复情况不同,重度火烧林喜阳草本盖度较高;中度火烧地则以灌木类恢复较好;轻度火烧地受影响较小,恢复迅速且喜阴草本增多。
森林火灾导致乔木层、灌木层盖度降低,在样地中上部形成一定数量的林窗,林冠郁闭度的降低给林下植物提供了充足的光照,给热带性质的植物带来了发展机遇,促使林下喜阳性木本、草本植物盖度增加。
云南松富含树脂与落叶堆积等特点是次生林火灾的潜在原因,故选择新的防火树种进行替代,或用新的防火树种构建防火林带是改善这种局面的重要手段。而替代植物要以适应本地海拔及气候的本土植物为首选物种。该次研究所得本土替代物种应以热带性质植物桦木科、山茶科植物,以及温带性质且物种丰富的杜鹃花科植物为代表的物种作为替代对象,较为可行。
参考文献
[1] 郑焕能,胡海清.火在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1):8-14.
[2] 徐化成.中国大兴安岭森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1-43.
[3] 赵大昌.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区的植被及其恢复问题[J].生态学杂志,1998,7(S):35-40.
[4] 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257.
责任编辑: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