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百钧作品中对画面肌理构成的运用

2019-09-10 07:22肖若晨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肌理形式

摘 要:当代画家苏百钧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工笔画花鸟画画家,其创作中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便是引入画面构成的形式。在形式感的研究中,画面肌理是其运用的手法之一,本文主要探讨画家运用画面肌理的形式,表现的多样化。分别从绘画中的背景内容、画面中的线性表达、画面的审美意境等方面结合其作品进行分析。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形式和技法,进性进一步的归类和整理。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肌理、形式、蘇百钧

画面中的肌理构成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肌理的的运用同时也表现在画面呈现时的不可重复性。近年来肌理的创作技法被广泛应用在画面中。在传统工笔技法中的“撞水撞粉”法,恰巧吻合这一审美意趣。肌理,通常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它有光滑、粗糙、干、湿、有序纹理、无规律纹理,有花纹、无花纹等等,而在绘画等平面构成中的肌理构成,则是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和表现。在花鸟画创作中,是以平面上造成视觉质感上不同的丰富性效果而产生出的形式运用。中国写意画中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视觉上的一种肌理感受。再比如,在表现石头质感上运用撒盐手法,形成符合物象原本质感的视觉效果;在枝干和花叶的表现上运用积墨、撞色的技法来丰富画面语言趣味。除此之外还有喷洒、拓印、揉纸、胶矾水、色墨相冲等技法。在中国画材料里,生宣、熟宣、皮纸、麻纸、书画绢等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别也对肌理效果的呈现表现出特殊的差异性。此外由于观看距离变化以及光线等客观因素,肌理的视觉效果会随之不同。

苏百钧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其作品中对肌理的表现风格鲜明。特别是在对墨与石色的叠加和对撞水撞粉技法的运用上尤为娴熟。此文中主要针对肌理的画面构成上进行探讨,研究其运用肌理的画面视觉效果,而对创作技法暂且不做研究。

在他的作品中小面积的“撞水撞粉”写实精致、神形兼备;大面积的“撞水撞粉”根据承载材料和颜料的不同,可出现清秀透明或斑驳厚重之感。如在他作品《退潮》中,以淡墨作出具有透明感的水汽淋漓效果,画面追求类似羽化般自然柔和的氛围。潮水退去后的地面斑斑驳驳,画家利用背景的强弱对比,给人一种虚实渗化、难以名状的意趣。在礁石处理上则运用积染法表现石头质感。整个画面利用肌理上的虚实对比,表现出水汽弥漫的退潮时景象。

在其作品《涟漪》中,则是强调视觉趣味感受。作者将活泼、流畅、轻松又有控制的肌理,以交叠的曲线呈现出来。从淡墨到重彩,用石绿概括强化出波状起伏粼粼之感,织出连绵银波的意境,形成特殊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以奇幻的形式构成感。画面中所运用的肌理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

苏百钧的作品《残荷鹡鸰》整体画面以荷塘水汽为主要氛围,画面中出现的水草运用石色与墨色相撞的肌理效果,生动自然地体现了水墨与色彩的关系。石色的鲜明视觉效果,拉开了后方主体残荷和小鸟的视觉空间,作品巧妙利用肌理效果,制造出不同的层次感,加强画面的空间表达。

在一些小品中对肌理的运用表现是在,将肌理作为画面背景来呈现,他以传统工笔技法花鸟题材结合非自然的肌理效果做对比,穿插、建构起一系列自然形态与非自然画面语言的视觉对比。例如他的扇面作品画面运用了泼墨晕染的技法,使画面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打破了常规的传统工笔画程序,运用生绢上进行大胆泼染,将画面气氛充分表现出来,最后将绢面做熟,将晕染和勾勒相结合进行表现。正是这种材料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偶然的肌理效果,使画面脱离以往既定的模式,将每张作品表现出不可重复的生机。

作者简介:

肖若晨(1986.5—),女,汉族,籍贯:北京顺义人,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画创作与研究。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肌理形式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小议过去进行时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