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光红
【摘要】 借助有优秀思维品质的长篇史论杂文,组织学生阅读与写读后感,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这是我一年来所做的教学实验。
【关键词】 批判性思辨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031-02
一、认识“批判性思维”此概念
批判性思维亦称审辨性思维或明辨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并非平常所言的批评、指责之意,而是指用理性、思辨、多元的认识和态度,以质疑、反思、分析、假设、辩证等方法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形成相对有力的理据。所有复杂的问题都很难以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人们还需要厘清客观事实,并对客观事实进行一系列的条件假设和逻辑论证,当然,排除一些价值、信仰等方面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在现今中国的教育中尚属较新的概念,我们已经习惯了知识传授的方式,习惯了所谓“真理”的无条件接受,这无疑会抹杀学生的好奇心,剥夺学生的质疑精神,养成唯权威、世俗是瞻的弊害,也造成思考的惰性和学习的被动性。因此,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有可能使学习摆脱纯粹的记忆,摆脱枯燥的过程。
从学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高中阶段,人的思维方式正在走向理性与思辨,是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这是培养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的黄金时间。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的教授和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在其中),价值观、思维方式似乎不易引导和培养,但这却是我们不可逃避的。而思维方式恰恰是学生所有能力表现的基础,在教授学生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思维的培养。当学生的思维趋于理性时,它就上与价值观相联系,下与知识相联系,而价值观最终是落脚于其思维方式,知识也是能转化为思维方式的。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审视精神。
二、为何选择长篇史论杂文
首先,何为“史论”?史论即关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文章。史论万字长文往往能跨越时空,纵横分析,不拘泥于固有的观念,不局限于固有空间的思维方式,寻找更科学的参照体系来评价历史、评价社会的发展,这无疑对学生更新思维方式十分有帮助。
而且,万字左右的史论杂文还有一个特点,即长文多依靠逻辑与思辨来展开,总体上倾向于理性化和思辨性,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周密、严谨、厚实的思维品质的绝好范本。史论式杂文的价值当然不止这些,比如了解历史,比如质疑的精神,比如反省的态度,比如自我纠正的能力,等等。
要达到相对深入的思维训练,不能只停留在阅读上,唯有配合读后的写作,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反复阅读深入反思,才能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加有效。因此,每一篇史论杂文的阅读我都是配合写读后感进行的,学生的读后感有许多令我欣慰的思辨语段,虽然全篇不一定了无瑕疵,但只要能有只言片语的合理的批判性思维在闪光,长期训练,就能集腋成裘,成就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以长篇史论杂文《白修德与四十年代饥荒》和《裤子的革命》两篇杂文的阅读与写作为例,谈谈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收获
1.《白修德与四十年代饥荒》的阅读收获
⑴追根溯源,从本质看现象,辩证客观,全面分析。
学生鹏认为:“回看中国地主阶段统治中国的两千多年里,因为权利的不平等,信息的不透明,言论自由的缺乏,官僚主义作风已将腐败触及国家的根部。中饱私囊经常是我们分析某个历史事件时谈及失败原因中的一点。这种情况下,当百姓与地方长官在利益诉求上产生分歧和矛盾时,所损害的自然是百姓……走入现代社会以后,在上个世纪,地方政府人员为了自己的政绩考核而虚报民情灾情的事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官员个人私欲膨胀、责任感缺失,但更深一方面原因则是源于封建社会大环境下权力的高度集中。”
从其评论可见,他能追根溯源,从现象看本质,建立时间维度,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探究问题。从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到现代的中国社会,看到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权力高度集中,人性中缺少悲悯情怀,导致时代虽变,但虚报民情灾情的现象同样发生,看到问题的本质,指出问题的必然性。
学生峻认为:“这让我想到国与民的关系。‘受群众爱戴’的官员打着‘三民主义’的幌子给遭受旱灾折磨的百姓征收重税,凭自己从人民手中夺来的权力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尽职尽责’地‘维护’成千上万饿死灾民的合法权利,这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权利的不平等、政治体制的不民主,反映了权利关系和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这也正如上下五千年的古老中国在腐朽落后的奴隶、封建等制度下,即使有再悠久的历史,最终也只能沦落至失败。”他从文本中吸收养分,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了权利的不平等、体制的不民主等诸多问题,并用诙谐讽刺的语言表现出了评论的智慧。
这种透过本质看现象的思维方式,避免了学生中常见的思维问题:眼光短浅,就事论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看问题容易一叶障目,偏见片面,对人事的分析不全面,导致片面性。
⑵尊重事实,善于利用大量的事实说话,恪守良知,贊美职业道德。
学生伟认为:“作为记者,就意味着有了一种全新的身份——真相的搬运工,和报道真相、揭露丑恶甚至为之献身的责任。”这是对记者职业的准确认知。然后他准确地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极有说服力地赞美了记者的职责和良知,其一是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其二是爱德华.斯诺登,其三是柴静。最后,他总结道:“在真相面前,有高尚职业道德的记者不会低下他们高贵的头,不管他们脖颈上是多大的威压。杀害记者也许会让人感到害怕,但并不能满足民众对‘真相’与‘民主’的要求。也许民众的眼睛会被独裁之手所蒙蔽,但记者不会。可以说,他们是时代最敏锐的神经末梢。”这是从个别例子中得出具有普遍价值的观点,既表现出准确把握事实的能力,也可见其对记者的职业理解和强烈的情感。
⑶大胆反思公民素养,从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思考问题。
学生宇大胆提出:“公民的不作为是否滋长了政府的不作为?”就是从白修德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为社会进步所作的努力发出的提问。他认为:“白修德这样一位真正有作为的公民,在中国却十分罕见,而且白修德是美国人。我们不能忽视身份在这一事件中的某些作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新闻人也可以有更大作为,可是在这一事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却是一个外国人。中国人民主意识的淡植脑根,甚至时至今日也未改变。诚然,新闻媒体发挥了更多舆论监督的效应,但大多数公民对身边发生的事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时甚至对关乎自己节身利益的事件都不能不敢有所作为。”挖掘社会基础的价值和影响力,即重视“金字塔”底层的作用,民众群体的影响力,民众素养的重要性,对推动社会进步根本力量的认识在本文本的阅读中再一次作出反思。
2.《裤子的革命与文化》的阅读收获
⑴关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既看到内因的主导作用,又看到外因的推动作用。
学生洛认为:“反观当下中国社会,国人只关注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只留心中国文化影响世界,通过这样来提升文化自豪感,却是远远不够的。其弊有二。首先是文化自信的本身,带有了一定的虚假与浮躁。通过他国的肯定反过来肯定自己,定不如发自内心把对本国文化抱有敬仰之心。发自内心地自信,是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越深入就越發地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文化自信更是建立在民族归属感上,文化自信离不开爱国主义的热情。其弊端二,就是这样的自信容易变成自负。只出不进,无疑容易使人夜郎自大,不吸取外来文化的先进、可取之处,就会变得落后,逐渐落伍于世界的潮,被历史所淘汰。明清时期的中国,因为抱着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一次,致使百年蒙羞。如今为避免历史重演,我们要警惕对民族文化的态度,不能重蹈历史性的失误,同时保持精神的自信,让民族文化在开放进取中稳步前进。”
这是典型的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论证问题,看到内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看到外因——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从内外因的关系论证中华文化的自信力,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问题。
⑵从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一分为二看问题。
学生杰直接采用史论的观点“民族兴则文化兴,民族亡则文化亡”,然后再展开论述,可见这篇史论有许多辩证思维对学生是有很重要的正面影响的。他这样分析:“国力强盛,国家的影响力才会在世界上变大,国家的文化才能在世界上影响更多的人。近代国力衰弱,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文化别说是外国人,就连自己人也对它产生了怀疑,不接受。怀疑还是可以的,但蔑视抵制甚至是崇洋媚外则万不可取。国民不应该在繁荣时便目中无人,亦不可在衰落时便自我媚外。我们是应该用积极态度去看待各种文明。对待自己的东西,始终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抛弃的,应该是批判式继承。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是吸取长处。别人有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是不符合国情的说法;别人有‘大蛋糕’我们便极力想去分得一份,这是崇洋媚外。在不同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理性自尊去对待文化,中华文化才可以真正复兴。”
展开阐释的思辨优点是,紧扣观点继续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民族与文化的关系,如“国力强盛,国家的影响力才会在世界上变大,国家的文化才能在世界上影响更多的人”。然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问题,如“批判式继承”,“积极主动、理性自尊去对待文化”,“国民不应该在繁荣时便目中无人,亦不可在衰落时便自我媚外。我们是应该用积极态度去看待各种文明”
⑶用联系观和发展观分析问题。
学生宇很明显是受惠于本史论的观点的,他的观点是:“文化的基本功能应是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为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我相信,这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从这个初衷出发,不断改善、演变的。”
但更重要的是,史论的观点打开了宇的思路,我们继续看他的论述:“本文谈到中国‘衣’文化的变迁,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食’文化。毋庸置疑,中国最初的‘食’文化和世界上许多其他文化一样,表现为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后来‘火’的出现,实在是一大变革。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就在本为装食物的鼎成为国家权力象征这件事上看到了起源。当时的人们,主食的五谷如今也只剩稻、粟活跃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进步封建社会,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人的食物品种越来越丰富,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人宴会上的食物终于渐趋美味。这里还得提到酒,从原始社会衍变到宋,早已成为诸多百姓的每日必备,商品贸易的勃兴更是让许多酒楼拔地而起。而明清时期,一位来自异乡的客人却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中华大地,红遍神州,它就是辣椒,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中国人的味蕾,取代了传统的调味料花椒……从中国‘食’文化的变迁可以看出,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以食为天,人民对美味的渴望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无可阻拦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抛在脑后的糟粕。文化的形成,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辞旧迎新中完成的。试想,你会向往《水浒传》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吗?酒里是未滤尽的米糟,肉上透着未煮熟的嫩红,或是透着放久了的异味。再想,你需要‘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的烦琐礼节吗?”
再析本文的思辨优点: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是由“衣”联系到中国文化的“食”,从中外食物的交流论食物的变化,这是从空间维度思考;再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论食物的发展,这是从时间维度思考。使“食”文化成网络状,“食”文化也就有了难以割舍的时空联系,从而论证了“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是“合理质疑,谨慎断言”,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权威,只尊重真理与规律”(前总理温家宝言),批判性思维是洞察力、判断力、独立思考力、创造力的依据。史论万字杂文,引述材料丰富,评述角度丰富,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周密论述的特点,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史论杂文读后感针对杂文的某些观点、角度,借鉴杂文的思维方式,在模仿优秀作品思维的同时,更是将优秀的思维方式渐渐渗入,慢慢融入自己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