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琦
小学 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03-01
小学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部分,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学的体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中相关的生活素材相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作文教学和生活实际高度切合,生活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培养小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活化的回归,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是指将学生的作文教学和生活化内容相联系,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开展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的教学是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加快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结合具体的作文写作内容,教师需要收集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作文素材、图片,写作内容也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和个人体验,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热情会被激发出来,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拓展学生的作文写作思路,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例如,作文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开展作文教学,实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像以"吹泡泡"为主题的作文题目,开展相应的记叙文写作。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吹泡泡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吹泡泡的一般过程和场景,联系小学生的实际体验进行作文写作,消除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从下笔的状态。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吹泡泡的场景和故事,让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获得有效的锻炼,联系生活写出新意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2.创设写作情境,,突出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情感是小学作文写作的主线,也是作文写作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具体的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生活中去体会生活和作文的息息相关,使学生充分了解作文教学的主旨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由于他们活动的范围和接触机会限制了他们生活的感悟,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有效的作文素材,促进学生思维和视野的拓展。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也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小学生个人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师生活化教学的实行需要生活化观点的树立,以促进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逐步推进。
例如,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观察和体验以后进行写作是正确的写作过程。像在写作"太阳"有关的作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一天之中太阳不同的位置和变化特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太阳的整体性。"天上有一轮红红的太阳,在一望无际的天边太阳在随心所欲的游玩,红红的太阳就像是一个红彤彤的苹果"这段语言描写就是学生在仔细观察太阳之后的感悟,生活化的描写使得学生的语言描写变得生动形象。生活化作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紧紧联系生活来进行写作过程的体验。
3.结合教学实践,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例如,在新课标改革之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之中,而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环节来进行生活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体会这个大背景中生活的趣味。以学生实践为主的生活化教学过程,学生会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知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作文写作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教师每周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生活作业,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趣事,然后在课堂作文教学环节中和同学分享,使得作文生活化教学和语文课堂相融合,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例如,在以"秋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大自然实践体验。在周末,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公园去观察植物的变化,感受秋风和树叶的萧瑟之感,获得作文写作的灵感。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秋游,让学生在田野中放飞心灵,观察秋天的景物變化,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实践体验活动会使得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迸发出源源不断的作文写作灵感,促进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作文写作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生活化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相联合,有利于小学生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升。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也可以促进作文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