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灯
摘要:目的:探讨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癥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实验组给予香棱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1%(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瘤体体积减小更明显。结论: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能够能明显缩小瘤体体积,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香棱丸;气滞血瘀型;癥瘕
妇女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癥瘕”。癥与瘕,按其病变性质有所不同。癥,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癥瘕相當于现代医学的盆腔炎性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内膜异位等综合征包块。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病机是气滞血瘀【1】,本文以子宫肌瘤为例,探讨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84例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妇产科诊疗常规》【2】中诊断标准,且瘤体直接<5cm。年龄25-52岁,平均42.5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1.8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口服桂枝茯苓丸,每日3次,每次4粒,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2.2 实验组 基础方以《济生方》中香棱丸为基础方,而剂量偏大。主要由青皮、浙贝母各12g,丁香6 g,木香、枳壳、川楝子、小茴香各10 g,三棱、莪术各15 g,炙鳖甲(先煎)、夏枯草、生杜蛎各15 g。加甲珠12g、皂角刺15g增强原方活血消癥,软坚散结。偏血瘀型加鸡血藤、丹参各15 g,红花、赤芍各10 g;偏热者加黄芩10 g、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马齿苋各15 g;偏寒者加桂枝、炮姜各6 g,吴茱萸、焦艾叶各3 g;腰痛者加杜仲、狗脊、川断各10 g;阴道不规则下血者根据出血原因不同酌加止血药,如黄芩、白术、党参、焦艾叶等。每日一剂,水煎至药汁约600ml,分3次服用,每服7剂歇一天,20剂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之品,舒畅情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通过腹部B超测量肌瘤大小(最大直径)。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基本消失,子宫肌瘤消散;显效:肌瘤缩小一半以上,症状基本改善;有效: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有明显改善,肌瘤体积缩小;无效: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1%(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瘤体体积变化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瘤体体积均有所缩小,实验组缩小更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癥假是妇科的疑难杂症之一,中医中对癥假积聚的描述有多种,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著第十八》中曰:“寸口脉沉而溺,曰寒热及疝癥、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肋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说明阳气不足,寒邪侵入人体内导致癥假;《素问.大奇论第四十八》曰:“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言:“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癥聚。”;《中藏经》曰:“积者,系于脏也;聚者,系于腑也;癥者,系于气者;瘕者,系于血也……”癥瘕的具体描述体现在《诸病源候论校注》卷十九中:“癥假者,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3】。”
癥假的病因病机主要为两方面,(1)正气不足,邪毒入侵留滞。《诸病源候论》中有记载:“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夫八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人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2)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痰饮内结。《灵枢.百病始于生第六十六》中曰:“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溢于肠外,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中外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气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结成矣。”
从中医理论来看,子宫肌瘤属于癥瘕、积聚,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或由经期产后,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所致。常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因素结聚而成。且正气虚弱为形成本病的主要病机,一旦形成,邪气愈甚,正气愈伤,故后期则形成正气虚,邪气实,虚实错杂之痼疾【4】。因此,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应理气行滞、化瘀散结,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加快子宫肌瘤的消散和吸收。香棱丸中青皮疏肝解郁,消积行滞;木香、丁香、小茴香温经理气;莪术和三棱理气破血;川楝子、枳壳除下焦之郁结,行气止痛;鳖甲、浙贝母、杜蛎软坚散结;杜仲炭、焦艾叶止血;甲珠、皂角刺活血散结、消痈溃坚。全方具有行气消滞、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行气、活血、化瘀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促进血肿包块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起到消炎、消肿、化瘀、消积的作用。本研究中,采用香棱丸治疗的实验组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肌瘤减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香棱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癥瘕行之有效的基本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原方加甲珠、皂角刺相得亦彰,疗效满意;该方治疗附件囊肿药到病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运,周红光.子宫肌瘤的中医认识和治疗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127-130
[2].张惜阴.妇产科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1-92
[3].陈丽萍,吴明慧.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疗效观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177-179
[4].戴广丽. 香棱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16,34(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