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南涧县罗伯克村的彝族“跳菜”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9-09-10 03:36:27茶荣梅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彝族发展现状

茶荣梅

摘 要: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间的彝民,有一种独特的集传统饮食文化、身体活动、音乐于一体的“跳菜”,它是彝族人民在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中,活跃气氛敬重宾客的一种风俗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田野调察法对罗伯克村“跳菜”发展情况、传承模式进行调查,并做出结论分析。

关键词:彝族;跳菜;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2-122-01

1罗伯克“跳菜”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罗伯克村参与“宴席跳菜”的频率、报酬变化发展

罗伯克“跳菜”队自2008年起至2017年每年“跳菜”获取的金额从460元上升到1660元。据调查得知“跳菜”收入大约为当地打工收入3~4倍,占一年家中总收入的50%。数据统计中可看出罗伯克“跳菜”队在近几年一直呈递增趋势,并在2015年持续增长到147场,在后两年呈基本保持状态。

1.2 罗伯克“跳菜”的形式

1.2.1开展时间、形式。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正月初,以参加本地农村“宴席跳菜”为主。

1.2.2開展场地、器材。至少长约20米宽5米的平地;音响、托盘、唢呐、芦笙。

1.3罗伯克“跳菜”的规模

罗伯克村从2012年正式开始参与“舞台跳菜”的表演,直至2017年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不同级别的“舞台跳菜”,这说明了罗伯克村的“跳菜”在当地更具艺术感染力,在2016年罗伯克“跳菜”受到了云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与省级及以上规模的表演,这也是罗伯克村第一次作为南涧彝族“跳菜”的代表,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

1.4 罗伯克“跳菜”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1.4.1罗伯克“跳菜”在表演时缺乏乐器的学习,在表演中多用音响作为替代,以至于在表演中缺乏特色。

1.4.2罗伯克每年参与“舞台跳菜”的机会、平台较少。

1.4.3罗伯克“跳菜”动作更新频率慢,以至于看过某支队伍表演的客家会考虑更换其他队伍。

1.4.4“跳菜”时间在农历的十月至次年正月间,因此在其他时间由于忙于农作,很少开展。

2 参与罗伯克“跳菜”人员现状调查分析

2.1 主要传承人的调查分析(如表1)

2.2 主要传承人对于“跳菜”参与情况分析

鲁朝金是南涧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是家中“跳菜”的第四代传人,每年参与“跳菜”表演约140场,为响应政府号召,鲁朝金每年都到学校、军队、机关、农村进行传承工作,他的弟子小到十岁以下的小学生,年长到五十以上的老年人,名下弟子无数。因此全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都在从事“跳菜”的传承工作,也使南涧跳菜实现了多渠道、多方位的传承。

2.3普通参与者调查分析

罗伯克“跳菜”队的传承人多为女性,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基本为小学初中学历,只有一人拥有“南涧县跳菜名人”称号,说明近几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村中“跳菜”的只有小部分中年人,“跳菜”面临着断层和人力不足的问题。

2.4普通参与者对于跳菜参与情况分析

普通参与者一般在十月至次年正月阶段参与“跳菜”表演,其余阶段因需求较少而忙于农活,在此期间除非有活动需要参与或过年、过节、农闲时分才会参与跳菜活动。普通者能够参与“跳菜”说明本身对“跳菜”的喜欢和认可,他们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起到文化的感染作用;其次,也可以使他们身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认识、了解“跳菜”,起到文化的传播作用。

3罗伯克“跳菜”传承情况

罗伯克“跳菜”队现有队员12人。2016年,队长张国恩在中山村收徒8人,其中女性4名,男性4名;沙乐阿嘎村8人,男性6人,女性2人。

3.1 罗伯克“跳菜”主要传承路径(如图1)

3.2 罗伯克“跳菜”主要传承路径分析

罗伯克“跳菜”队以拜师、收徒的形式学习、传授技能,这使“跳菜”技术的学习没有门槛并可以使更多兴趣爱好者学习,使“跳菜”得到更好、更广的传承,但同时这个方式又过于单一,一个师傅收多个弟子,并且在不同的地区,指导的时间和精力都有很大的限制。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一是主要传承人在政府政策的引领下和自身的开拓创新下,为“跳菜”实现多方位、多渠道的传承模式做出了重要贡献,使“跳菜”得到颠覆式发展。二是罗伯克“跳菜”队的发展使“跳菜”植入了当地民间,对“跳菜”在民间的盛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使部分传承人从贫困跳向小康,为当地脱贫工作带来可喜的进展。但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传承模式、队伍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断层现象明显,存在人力不足的困境。

4.2 建议:一是主要传承人应积极利用在当地的影响力,尽早实现“跳菜”动作,服装、和道具规范化,遏制五花八门的流派和风气。二是 罗伯克“跳菜”队中,宣传、债务、接单均由队长一人完成,因此应建立完整的结构体系,做到各擅其职,各尽其能、分工明确。提高队伍的“跳菜”技术;使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爱好者加入进来,实现队伍、机构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跳菜传承与保护条例

[2]李天娇. 南涧跳菜文化发展的障碍和出路[J]. 科技信息, 2013(23): 222-222.

猜你喜欢
彝族发展现状
彝族海菜腔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彝族荞粑粑
彝族器皿
少儿美术(2019年12期)2019-12-14 08:09:50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黄河之声(2017年13期)2017-10-12 01:03:01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澜沧县冬早蔬菜现状与发展思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6:52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