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莉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7—2017年我国体育法学研究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整理分析认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数量持续增长,在理论层次上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的内容也逐渐深化,但也存在着不足,学者们对于体育法学重思辨、轻实践;重宏观、轻微观;重内容、轻体系。
关键词:体育法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2-100-01
1体育法学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分别以“体育法学”“体育法”“体育法规”“体育+立法”“体育+法制”“体育+法治”“体育+法律”为主题词,2007-2017为年限,CSSCI为来源类别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剔除与体育法学无关或关联性较低的文献。
1.1体育法学的学术史研究
对于体育法学的回顾与前瞻,可以看作是对体育法学的学术史的研究。例如,袁兆春对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主要历程进行梳理,综述了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成果,并认为体育法学的研究与时俱进,但具有功利性,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化。也提出了问题主要表现在科研力量单薄,缺少系统、深入的体育法学教材,立法相对滞后等。贾文彤、郝军龙等对体育法学教材分析,认为体育法学研究至少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和发展研究。
1.2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研究a
体育法学作为体育和法学的交叉学科,主要以體育学和法学为基本理论支撑,主要包括体育法律的纠纷和仲裁、体育法规体育、法律指导思想、体育法律地位等。韩勇以问题为导向,对体育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体育与人格权、体育与知识产权、体育与伤害、体育与工作、体育与不当行为、体育纠纷这六个领域,总结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体育法学的研究提出了展望。陈莹利、谭小勇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体育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学科性质及地位、建设路径及方法、学科体系的构建等尚未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有对我国体育仲裁现状、立法等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体育仲裁立法存在法律冲突现象,并提出解决途径。
1.3体育领域的法律问题研究
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中的体育法律问题的研究。就比如竞技体育中中国足球“假球、赌球”等现象分析,兴奋剂的使用等。学校体育中,关于学生、教师的体育权利,例如体育活动中学生安全问题等。在群众体育中是对于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全民体育建设中全民健身的法制环境。
1.4国外体育法律法规的研究
由于我国体育法学的起步较晚,对于国外体育法规的借鉴对我国体育法学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包括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体育法规的介绍以及建设情况的研究,涉及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领域。竞技体育法制以职业体育法律的行为关系等为主,学校体育主要是对于体育权利和反歧视等法规的介绍分析,社会体育中多为一般性的比较分析。
2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与问题
2.1取得的成绩
2.1.1研究成果数量增长快。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可以反映这个学科的研究水平,体育法学的研究论文,从2008—2011年体育法学发文量呈快速增长状态,2011—2017年增长趋于平稳。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体育的关注,伴随奥运会前后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的显现,体育法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2.1.2研究内容不断深化。近10年的体育法学研究内容不断深化。除了对《体育法》内容的研究以外,研究的范围也来越广,涉及了体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体育法、体育管理、体育仲裁、体育权利等体育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次,以前体育界学者受外语水平的限制,翻译这些著作较为困难,但是还是逐渐出现了大量的国外法学著作,现在体育界的一批学者注重对国外法律规范的持续研究,并不仅仅只是借鉴,出现了对问题的思考。
2.2存在的问题
2.2.1重思辨,轻实践。在国际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已经从借鉴回到了问题本质,而我国体育法学的学者基本形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诊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方式,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例如2009年中国足球的反赌打黑行动,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中国问题,当体育中的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后,国家高度重视,警方介入,大批足球从业者被定罪量刑,学者们也在此背景下产出了大批学术论文,对控制比赛、假球黑哨、赌球的罪与非罪、定罪量刑问题进行分析。但是控制比赛、球员赌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2.2重宏观,轻微观。首次,在对国外体育法的研究中,中国学者由刚开始译著到对体育法律法规问题发现研究,再到对中国体育法本土的研究,我们对国际这个大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却忽视了中国体育法学的认识。因此,我们还是要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寻找中国特色的体育法学发展道路。其次,在体育法学的发展中,体育法学是学者往往对体育法制实践产生的诸多领域的立法空白给出立法建议,呼唤建立完备的体育法体系,但是却缺少对法律内部问题的观察和梳理,应完善体育法从纸面的法到实践行动。
2.2.3重内容,轻体系。对于中国的体育法学而言,我们重视体育法学学科的建设,但研究中往往喜欢思考体育法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如法的本质、理念、价值等问题,缺少对体育法学的核心问题和内容的解释,无法形成体育法学内容体系。也就是说,在研究体育法学的这些学者中,他们只研究自己关注或感兴趣的问题,没有着眼于整体对体育法学的研究范围和体系结构进行统一,或干脆放弃体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使得整体的研究结论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善旭.体育法学[J].体育文史.1997(1):58-59.
[2]袁兆春,孔庆余.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
[3]于善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进程与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6):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