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手脑,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

2019-09-10 07:22:44孙磊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域幼儿材料

孙磊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得以体现。但有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被教师控制,幼儿被动朝着教师计划的同一个方向发展,幼儿在区域中的自由度受限、自主性缺乏、个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问题一】区域活动环境——教师创设

案例:大班角色区“茶艺坊”的布置十分典雅,“清心茶艺坊”几个字用彩色喷绘制成,两边对称悬挂着的红灯笼十分显眼,一丛翠绿的竹子作为背景,一张方桌上铺了块兰花桌布,四周放了四块蒲草垫子。两名幼儿盘腿而坐,反复做着倒茶、喝茶的机械动作,再无其他。

为了创设区域环境,教师煞费苦心,从区域的布局到空间的规划,从装饰物的选择到区角标志的制作,无不反映着教师精心的设计与审美。然而,这些是幼儿所真正需要的吗?幼儿本身的意愿与需求、审美与想象体现在何处呢?

【问题二】区域活动材料——教师制作

案例:在中班“果果小吃店”里,各种小吃一应俱全:包子、饺子、烧饼以及年糕等整齐地排在盘子里,惟妙惟肖。晓彤正在做厨师,面对老师制作的这些材料,她似乎并不感兴趣。她将一张笼布放在桌子上,手中握了两个白纸团,然后在桌子上做了一个敲鸡蛋的动作,顺势将两个纸团分开,里面竟然落下一个橘色的小纸团。晓彤满意地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你的鸡蛋煎饼要辣椒酱吗?”原来,晓彤把白纸团想象成鸡蛋,橘色纸团便是蛋黄。

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绞尽脑汁地将区域材料制作得尽可能贴近生活和幼儿,甚至有些区域材料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幼儿往往不喜欢。包子只能是包子、烧饼只能是烧饼……这种高结构的材料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事实上,幼儿对承载着自己的想象、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的材料更感兴趣。

【问题三】区域活动过程——教师高控

⒈玩什么?——教师过于“干预”

案例:区域活动时间到了,萌萌迫不及待地把卡片插到建构区。今天,她还想搭一座宝塔。她刚玩了一会儿,教师便走过来说:“萌萌,你今天还是玩这个吗?表演区也很好玩呀……”在教师的干预下,萌萌最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建构区。

教师非常关注幼儿区域的选择,适时地加以“指点”,希望他们能参加所有区域活动,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发展。在教师看来,区域活动是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却忽视了幼儿自身对区域活动的意愿和兴趣。

2.用什么玩?——教师过于“设计”

案例:在小班“巧巧手”美工区中,教师投放了下列材料 :剪好的糖果纸,搓好的橡皮泥糖块。幼儿直接把橡皮泥放到糖果纸中,两头一拧,一颗糖果就包好了。一会儿工夫,幼儿就都完成了工作,无事可做。

教师提供的是“高结构”材料——剪好的糖纸、搓好的橡皮泥糖块。这种定型的结构材料和操作程序,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幼儿很快就无事可做,显然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一区域活动无法满足幼儿深入探索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怎样玩?——教师过于“引导”

案例:在建构区中,幼儿正在玩导弹插塑,有的插飞机,有的插宝剑……奇奇无意中把一个插塑套到了自己的手指上,刚刚好,手指好像变长了,很好玩。于是他把五个手指分别套上了不同颜色的插塑,五个手指好像都变长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看,小朋友们都兴奋地纷纷模仿起来。这时,教师走过来说:“小朋友们,导弹插塑还可以拼插出什么呢?”

在教师的眼里,插塑就是幼儿用来拼插造型的,幼儿的这种新花样是一种脱离了教育目标的“瞎玩”。但教师理应敏锐地发现幼儿的兴趣并加以引导,使幼儿的玩与目标相一致。

以上种种,不禁让我反思:幼儿区域活动需要教师怎样的支持?如何使幼儿真正成为区域的主人? 我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大胆放手,创设开放动态的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不应一劳永逸,而应是动态的,它应随着主题内容的发展以及幼儿的需求而变化。比如,在中班“拜访大树”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多用收集来的树叶装扮自己,自发地开展表演游戏。因此,教师便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这么多树叶,你们想怎样玩?在哪里玩?还需要什么材料?”教师按照幼儿的意愿开辟一大块场地作为表演区,并提供纱、布、麻绳、发带、音乐播放器等供幼儿使用,满足了幼儿利用树叶进行表演的愿望和需求。教师将空间的规划权、使用权交给了幼儿,并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了改变和调整,为幼儿的区域活动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二、用心支持,提供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

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适宜的区域材料。首先,区域材料要体现多样化。区域材料可以是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辅助材料等,能有效地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具有探索的特征和价值。此外,低结构的材料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其次,材料要体现层次性。比如,在科学区探究活动“水的倒影”中,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实验观察结果,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记录表供幼儿选择。最后,材料要体现开放性。幼儿园可以使用高矮适中的敞开式材料架,既呈现材料的功能,又可以作为区域空间的隔断。

三、勤于反思,改变区域活动的观念和行为

《一分钟经理人》作者兰迪·波什说:“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区域活动只有经过教师大脑认知的过滤,教师才会从根本上改变有关区域活动的观念和行为。

首先,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要基于对幼儿的观察和调查。教师应增强观察意识,学习并运用自由觀察、扫描观察、定点观察、追踪观察以及综合观察等方式,使用客观的语言描述、记录幼儿的行为,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具体指标分析原因,对幼儿的区域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与支持。

其次,教师需正确理解“引导”和“干预”。教师要避免过于干预幼儿的区域活动,要善于从幼儿的兴趣中发现和找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采取适宜的方式加以引导,促进幼儿持续地学习与探索。

最后,教师要恰当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作为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意图往往通过材料物化出来。在材料的准备和投放上,教师可能想到了10种玩法,但幼儿的潜力不可估量,他们可能会想到12种甚至更多种的玩法。正如上面的案例中,幼儿在玩导弹插塑时把插塑变成了指套,每个手指上都套了不同的颜色,谁又能说幼儿的“奇思妙想”没有价值呢?因此,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将幼儿共同关注、自发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纳入教师预设的活动之中,生成新的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猜你喜欢
区域幼儿材料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最美材料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材料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