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过程主义视野下城市棕地的景观再生

2019-09-10 07:22李东咛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2期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城市中的棕地问题日益突出。风景过程主义提倡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引导和利用自然过程进行设计,为城市棕地的土壤修复、水质改善、栖息地恢复、灾害调控和文脉延续提供了生态性与艺术性并存的解决思路。文章通过分析3个城市棕地景观再生案例,提出分期规划建设的过程调控策略,并归纳总结城市棕地再生中5种风景过程类型及4种表现手法,为类似实践项目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风景过程主义,城市棕地,景观再生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15

随着全球产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城市棕地(包括工矿业废弃地、基础设施闲置地、垃圾填埋场等)面临着巨大的再生压力和挑战。考虑到城市棕地的特殊条件,将其改造为开放景观空间具有周期短、造价低、功能灵活等优势,大量城市废弃地项目都以城市公园作为改造再生的目标[1]。然而目前大量城市棕地景观再生实践多关注空间形式和功能设计,忽略了景观再生的时间过程,从而导致资金浪费、污染残存、文脉缺失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70年代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提出的风景过程主义思想为城市棕地景观再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他提倡在满足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的前提下,通过艺术手段建立新的景观框架,引导和利用自然过程来进行设计。风景过程是指空间中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在人、自然、社会和历史等作用下的变化,风景过程主义是以风景过程为核心的设计思想和主张。这种“建立过程,而不控制终端产品”[2]的设计思想符合棕地治理和修复的时间性特征,为棕地景观再生提供了科学而富有诗意的解决思路。

在风景过程主义视野下,城市棕地景观不再被看作静止的风景,而是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动态发展的系统,场地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不断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场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空间形态设计相比,对于场地“过程”和“中介”的设计更符合生态原理[3],能够让城市棕地受损的生态系统在最小人为干预下自我修复和维持,使再生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尽可能发挥其生态、美学、文化和社会价值。文中3个棕地景观再生的案例都是通过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建立自然和人文过程以应对棕地景观再生的复杂问题,是运用风景过程主义思想指导棕地景观实践的代表作品。

1 城市棕地景观再生实践及其风景过程

1.1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North DuisburgLandscape Park)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占地面积230 hm2,基地前身是蒂森钢铁厂,1985年钢铁厂关闭后,政府决定将其确定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的重点项目。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采取“最小干预”的设计策略,通过保护、设计和展现场地中遗迹的衰败与更新、植被生长演替、雨水净化、自然侵蚀等过程,使观者在时间历程中感受到场地自然和历史变化过程的惊人力量与魅力。

1)文脉延续过程。在金属广场中,设计师以钢铁的熔化、凝固和侵蚀过程为原型,将49块2 m2的方形鐵板整齐排在矿砂上,让裸露的铁板表面在风雨和空气作用下逐渐被腐蚀,铁水在凝固时产生的肌理和铁块的锈蚀随着时间推移呈现深浅不一的锈红色,构成一幅幅刻有时间印记的动态图画。这样的侵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然[4],隐喻着基地自然和社会过程的变迁[5]。此外,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和构筑逐渐侵蚀和衰败的过程,并赋予它们游览、运动、集会、表演等新的功能,使原有的工业文脉在动态更新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延续。

2)植被生长演替过程。在工厂运营期间,大量非本土植物随着铁矿石被运输到场地中,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落地生长,逐渐形成自我演替的生态系统。拉茨认为,如果把这些杂草除净,将是对场地的一次又一次摧毁[6],他设计专门区域保护这一特殊的“工业自然”过程,彰显了基地自然和人文过程的印记,唤起观者对生命的敬畏和思索。

3)雨水收集净化过程。设计利用场地原有净化设备的沉淀池、净化池和冷却池,建立了一套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将建筑屋顶、街道、广场中的雨水收集后经过管道进入原冷却池进行沉淀和过滤,再通过水渠中的水生植物进行净化。水渠岸边的“风塔”将水提升后再落回水渠,起到曝氧净化作用,旱季时风塔提升的水也可用来灌溉植物[7]。水质改善的过程通过一系列动态水景呈现出来,搭建了生态和艺术沟通的桥梁。

1.2美国梅诺莫尼河谷公园(MenomoneeValley Park)

场地位于美国密尔沃基市(Milwaukee)西部,曾是美国第三大铁路制造基地。2004年开始,温克事务所与密尔沃基市政府和梅诺莫尼山谷合伙人共同将场地改造为占地约24.3 hm2的城市公园。设计融合了时间与空间艺术,通过建立污染土壤治理、收集和处理雨水径流和洪水动态调节等一系列过程,重建了人们日常活动与自然过程的联系。

1)土壤修复过程。场地表面是一层由碎石、矿渣、砂石和填充粘土组成的混合物[8],除了对严重污染区域采取移除和封存的措施彻底清除或隔离污染外,大部分土层都铺设了新鲜土壤,种植抗性较好的植物,使污染在时间作用下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过程逐步得到降解。

2)雨水收集净化过程。公园的雨水处理系统目标是处理周边约30 hm2工业开发区和路面的雨水径流,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在一系列自然过程作用下达到安全浓度范围。其过程是首先将收集后的雨水汇入一系列具有自然地形的小池塘,经过初步沉淀后进人浅湿地草甸,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再通过粗糙混凝土组成的集水暗沟排放到沼泽林地,水经过植物根系进一步净化,最后排放到南侧的梅诺莫尼河中。这一系统与游人的活动空间紧密相连,使游客在散步、运动、野餐、休息时能看到水体的治理过程[8]。

3)洪水动态调节过程。场地结合上述雨水净化系统布置了南北两个洪水管理区,洪水来临时沼泽森林首先被淹没,当洪水量增加,淹没范围进一步扩张,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除运动区外的全部空间将被淹没。这一系列滞流区包括湿地、草地、沼泽森林等多样化景观,在降雨量不同的情况下被淹没的区域也不同,呈现出变化的景观。

1.3美国清泉公园(Freshkills Park)

清泉公园位于纽约斯塔腾岛(Staten Island)西侧,占地面积891 hm2,场地中包括6个垃圾堆砌的山丘和湿地,政府希望将其改造为世界上最大、最生态、最创新的都市公园之一。设计师詹姆斯·康纳(James Corner)领导的菲尔德设计团队提出了“生命景观”方案,该方案基于自然进化过程和生命周期规律,以分期规划目标为时间刻度,建立了土壤改良和栖息地形成的动态过程,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

1)分期建设策略。为了使场地修复和建造过程保持动态性与开放性[9],设计团队基于场地深入分析、社区评估及拓展、垃圾处理模型的研究,综合分析自然和人文过程信息,为场地环境改善和长期发展提出了分期规划的策略,即自2008年起进行3个10年的修复和建设,从污染的治理到栖息地的营造再到游憩设施的完善,每一阶段都为下个阶段的规划和建设打下基础。

2)土壤修复过程。土壤是垃圾填埋场恢复的最基本物质条件,设计师决定在垃圾之上覆盖一定厚度的贫瘠土壤,借鉴传统农业带状轮耕方法在奇数和偶数带轮流耕作,然后用旋耕机将其打碎混入土壤中,逐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浓度和土壤深度。带状耕作每4年完成一轮更新,在植物生长和交错更替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使漫长的修复过程成为动态的艺术景观[10]。

3)栖息地形成过程。草地区的土壤经多年轮耕初步改善后,再引入抗性较好的牧场草种植进一步改善土壤,再引入更多本地树种定居;在林带区域,首先引进新的土壤,再种植本地树苗,此后在风力和野生动物帮助下自播繁衍逐步形成多层次林带,更多野生动物在此栖居……设计团队采取适度的人工干预引导自然过程发生,使生态系统在自我组织和自我演替下逐步得到修复和完善。

上述3个案例区位、规模、背景、目标各不相同,但都关注城市棕地再生在时间尺度上的发展变化,是风景过程主义思想在城市棕地景观再生实践中应用的典范。本文基于以上案例,归纳总结了城市棕地再生的5种风景过程类型,并提出建立和表达这5种过程的途径(图1)。

2 城市棕地景观再生技术框架

2.1城市棕地景观再生过程调控

城市棕地再生受城市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较大,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人为的过程调控机制引导和管理场地风景过程发展。分期规划是调控风景过程的有效策略,这一策略基于场地内外的社会、历史、人和自然过程的内在性关联与协作,通过人为建立景观过程的框架,为景观发展提出分期的指导策略和适应性方案。

康纳曾说,一个好的策略是一个严密组合的计划(无论空间、主题,或后面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结构上又能保证对整个环境变化的适应[11]。城市棕地景观再生的分期规划建设策略在方案最初阶段不需要明确最终的场地形式,而是在场地的时间发展过程中通过收集和分析场地新需求和现实问题等反馈信息指导下一步更深化的细节设计,使场地能够适应不可预测的未来场地和城市发展。

2.2城市棕地景观再生的風景过程类型

针对棕地中土壤和水体污染、栖息地破坏、灾害频发、文脉缺失等核心问题,将城市棕地景观再生的风景过程分为土壤修复、水质改善、栖息地恢复、灾害调控、文脉延续5种过程类型。

1)土壤修复过程。土壤修复是棕地污染治理的关键,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或物理方法,生物修复成本较低、对环境更为友好,在棕地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修复主要依靠植物对重金属、有机物和放射元素的吸收、根滤、富集过程和微生物的分解过程实现对污染的治理。由于土壤修复过程具有长期性,其过程应与整体分期规划目标相协调,并可将土壤修复这一不可见过程通过艺术化处理或互动体验技术呈现出来。如清泉公园利用轮耕改良土壤的过程创造出动态的景观,实现了生态与艺术的统一。

2)水质改善过程。水污染是棕地再利用的另一限制因素,生物治理仍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利用场地残留洼地或人工设施建造人工湿地沉降、过滤、吸附、分解、曝氧等一系列过程来改善水质。水质净化系统可以创造出水潭、湿地、河流、喷泉、跌水等多种动态水景,将水质净化过程艺术性地展现给游览者。如北杜伊斯堡公园和梅诺莫尼河谷公园都将雨水净化过程与动态水景营造完美结合。

3)栖息地恢复过程。废弃地在闲置阶段往往自然演替出抗性较强的野生植被,它们是物种高度适应场地的结果,设计中应将其作为保护地,延续群落在自然作用下的自我维持和更新;若土壤较贫瘠,可以在建设初期引种少量先锋植物,待土质改善后,再通过自然传播或人工引入新的物种,并引导其在自我演替和调节下逐步形成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如清泉公园通过阶段性的引种和维护逐步重建垃圾填埋场的植物群落和生物栖息地,形成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维持的生境。

4)灾害调控过程。城市棕地由于受人类活动扰动较大,生态破坏严重,因此时常受到洪水泛滥、采矿地塌陷、山体滑坡等灾害影响。破坏和消逝也是自然循环和演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设计中可通过较少的人为干预对灾害进行疏导和调控而非消除。如梅诺莫尼河谷公园通过将洪水引入场地以减少对城市下游的破坏,并将洪水调蓄过程作为动态的风景展现给游览者。

5)文脉延续过程。场地中遗留的空间结构、生产遗迹、自然植被、设施材料,连同未来场地发展变化过程都承载着场地的文脉信息。设计者应充分挖掘场地景观特质,通过场地遗存的保留或更新,赋予其新的涵义和功能,建立使用者与场地历史之间的情感联系,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

2.3城市棕地景观再生风景过程的表现手法

基于以上案例,可将城市棕地景观再生风景过程的表现手法归纳为保留、彰显、催化和并置4种,它们是城市棕地景观再生过程的载体,通过呈现、显露、推进和物化风景,建立观者对于自然的认知和情感共鸣。

保留是以温和的方式将风景的客观发展过程留存并呈现给观者,既不推进也不限制其发展,使人们在风景发展变化中解读时间的意义。例如北杜伊斯堡风景园将破败后自然生长植被的范围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域,任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我演替和发展。

彰显是关于人体验的设计,是指在不干预风景过程的前提下,通过艺术设计或科学解说显露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唤起人们对复杂、隐藏的自然过程的认知和理解,并建立人与自然过程的情感联系。如梅诺莫尼河谷公园中将雨水处理系统与游人活动空间紧密相连,并将洪水调节过程作为独特的动态景观展现给游览者。

催化的设计目的是缩短风景发展过程的周期,这种手法鼓励适度的人为干预,加速景观过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如清泉公园通过人工轮耕的方式,加快农作物生命周期运转和土壤改善的过程。

并置是指通过空间设计来表达时间过程。好的设计应当是对原先使用过的证据的保全,在新与旧的对比中感受时间的潜在和纵深感[12]。不是每一位观者都能历经漫长的时间去感受场地的变化,通过将时间过程在空间中并置,可以让观者在一次游览中就能感受风景过程的时间性。如北杜伊斯堡风景园将场地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遗迹和新增的游憩设施并置,揭示场地发展的历史脉络。

3 结论与展望

风景过程主义提倡在时间维度解决空间中的问题,通过较少人为干预引导场地修复和再生过程,并通过艺术的手法加以展现,是锯决棕地中复杂问题的一剂良药。它为解决城市棕地再生中人类需求和自然过程的矛盾、艺术性和生态性的矛盾,以及文脉延续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思路,是未来城市棕地景观再生的探索方向[13]。

目前,风景过程主义理论和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城市棕地景观再生中的实践更是凤毛麟角,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可从以下角度展开。首先,进一步探索风景园林学参与多学科合作的城市棕地再生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其次,完善风景过程主义理论,探索应对不同类型、再生目标和项目周期要求的风景过程构建方法和技术体系;再次,完善风景过程的模拟和预测技术,为分期建设策略提供科学指导;最后,建立更完善的棕地再生全过程的监测和反馈机制,为场地不同阶段的设计、施工、使用和养护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晓笛.棕地再生的风景园林学探索:以“棕色土方”联结污染治理与风景园林设计[J].中国园林,2015,31(4):10-15.

[2]黄艳鹏,王江萍.从哈格里夫斯看风景过程主义[J].园林,2016(06):67-69.

[3]CORNER J. Ecology and landscape as agents of creativ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M].NewYork: John Wiley& Sons, 1993.

[4]王向榮.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沦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17(2):50-52.

[5]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J].华中建筑,2007(11):77-84.86.

[6]LATZ P.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 the metamorphosis of anindustrial site[C]//Manufactured Sites: Rethinking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Abingdon,Taylor&Francis, 2003: 163-178.

[7]乌多·维拉赫.景观文法一彼得·拉茨事务所的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11.

[8]王云才.景观案例分析.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评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9]虞莳君,丁绍刚.生命景观:从垃圾填埋场到清泉公园[J].风景园林,2006(6):26-31.

[10]复活的弗莱士河:有生命力的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28-35.

[11]CORNER J.Not Unlike Life Itself[J].Harvard Design Magazine,2004( 21):32.

[12]凯文·林奇.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3]戴代新,齐承雯.美国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与启示[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1):33-37.

收稿日期:2018-06-20

作者简介:李东咛(1989-),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2400915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