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转型中的乡村分化与多样化前景

2019-09-10 07:22张尚武孙莹
小城镇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乡转型功能

张尚武 孙莹

摘要:传统的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关系决定的,对应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系,而在城乡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发展出现分化是城乡关系演化带来的。本文分析了城乡关系演进带来的乡村发展分化现象,总结了影响乡村差异化发展的城乡关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乡转型视角下乡村地区多样化的前景和面对的挑战。提出从中观层面地域差异性认识乡村发展多样化前景的分析框架,将乡村地区对应的农村、农业、农民关系的改变,划分为乡村整体转型地区、农村功能转型地区、农业生产转型地区及传统农业农村地区。认为乡村发展问题必须置于城乡转型的地域性环境中寻求应对方案,因地制宜地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关系;乡村转型;地域差异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2-0005-04 文献标识码:A

R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ZHANG Shangwu, SUN Y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ural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brought about by th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summarizes the urban-rural factors that affect r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s an analysis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rural diversification pro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on middle level. It argues tha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s changing during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 transformation and divides the rural areas into the whole transition area, countryside functional transition area, agriculture transition area, and traditional rural areas. It is believed that both the solutions of rural problem and the paths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regional diversity and local condition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urban-rural relation; rural transformation; regional disparity

1认识乡村分化的视角:从自然关系到城乡关系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呈现了相对封闭、稳定的结构。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对应了农业、农民和农村,是生产、生活和生态高度复合的综合体。不同地区乡村聚落所呈现的不同空间形态(如集聚、散居、团状、带状等)和农业经济活动的差异[1],最主要是由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理生态等自然要素决定,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形成和演化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地理学家金其铭先生就依据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从聚落的空间形式、分布规模及密度、耕作半径与自然环境特点等,对中国复杂的乡村聚落类型进行了区划研究[2-3]。贺雪峰研究了在生态环境和历史因素作用下,不同区域的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特质的差异[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传统乡村社会开始经历快速的转型和分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经济形态逐渐变化,工业、旅游等乡村经济功能开始发育[5]。传统的乡村聚落空间形式和景观形态越来越受到城乡转型影响,不同的经济功能成为主导乡村聚落类型差异重要因素[6-7]。同时,城乡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乡村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分化[8]。

新时期城乡关系处在进一步转型过程中,乡村聚落的演化趋势将更加复杂和多样。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认知城乡融合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多样化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自然关系到城乡关系是认识乡村分化的重要视角,传统的乡村人居环境的形成是人地关系决定的,形成封闭的农业、农民和农村对应关系。而在城乡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乡村发展分化是城乡关系转型带来的。乡村地域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城乡之间的功能联系和互动,正是因为城乡关系的地域性差异,造成不同地区的乡村获得发展机会和条件差别很大,带来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关系调整,不仅引起了乡村聚落的分化,也将影响决定未来乡村聚落多样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城乡关系转型带来乡村发展分化

2.1乡村经济功能的多元化转型

从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与乡村转型的发展路径来看,随着城乡关系的变化,乡村的多元化功能和价值会越来越得到认识和重视。乡村地区不再仅仅是农产品的种植地,更会是一种与城市功能互补的重要人居环境。首先,城市对乡村的需求,从农产品数量的需求转向质量、安全、生态、健康,乡村地区成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其次,乡村以其低密度、开放、绿色、生态等特性,成为与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互补的重要的人居环境类型[9]。此外,对于有着悠久农耕文明的中国社会而言,乡村还寄托了社会整体性的田园理想和家园情怀,具有乡土文化保育、文化和生態教育等多重功能和特殊的意义[10]。

基于城乡关系的新需求,除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和生产,不同地域的乡村逐渐发展出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乡土教育等更加多元化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在乡村地区不断涌现,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乡村聚落也会因城乡功能需求的日趋丰富而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但也应看到,不同地区地域性的差异和发展差距可能会在多元化转型中扩大。

2.2乡村社会结构变化与分异

市场化和现代化要素进入乡村社会,相对均质的乡村结构逐渐分化。伴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家庭收入越来越依赖于村庄以外的城市工商业收入,村庄内部社会结构出现分层。

城乡经济联系增强,不同城乡关系条件下的乡村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面貌。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进城,大量土地闲置,传统小农经济消解,留守老人和儿童成为村庄主要人口;农业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村庄的社会组织结构相应变化;东部地区乡村工业发达,外来人口集聚,村庄社会需要应对大量的外来人口管理、社会综合治理事务。近年来在一些特别资源条件的乡村地区,城市青年返乡、创客下乡的“新村民”现象屡见不鲜[11],甚至出现一些以“城市人”为主体的新型乡村社区。不同类型的主体参与到乡村发展中,乡村公共事务和基层治理也需应对不同的需求和挑战。

2.3乡村空间形态和景观差异扩大

随着城乡关系的演进,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的差异也逐渐拉大。一些地区因人口外流严重,物质空间衰败、“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乡村空间呈收缩态势[12];一些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动力强劲,乡村聚落面临空间扩张压力,带来乡村建设管理的挑战;另一些乡村地区得益于新的城市消费需求和机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乡村空间更新、乡村景观风貌重塑,呈现一派乡村“复兴”态势。此外,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展的撤村并点、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农村社区建设等,不仅加快了不同的村落在空间形态和景观上的发展分化,也将带来乡村社区重构的新挑战。

3影响乡村差异化发展的城乡关系因素

在城乡关系持续演进的整体进程中,乡村本身的自然資源条件和农业基础、经济区位和城镇化发展阶段、基层治理和城乡要素互动强度及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将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的经济功能、社会结构和空间演化,是认识乡村聚落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1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环境

城乡关系发展中乡村地域功能日趋多元化,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仍然是乡村演化的本底条件,是所谓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基础。在耕地充沛、气候和灌溉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粮作生产仍然是乡村重要的经济功能,未进城的农民有条件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获得与进城务工相当的收入,这些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村地区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基地。有特色农业资源的地区,有条件进行专业化的农特产品生产,满足城乡农特产品的需求,成为具有特色农产品专业化乡村的潜能[5]。一些耕地资源紧张但生态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在新的城乡消费趋动下,可以提供健康、生态、休闲等新的服务功能,成为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宜居功能复合的新型人居环境空间。相应地,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条件皆不佳的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发展机会受到制约,这一类地区可能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收缩”衰落,也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挑战最大的地区。

3.2经济区位与城镇化发展阶段

传统的乡村聚落是自给自足和自我循环的经济单元,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外部市场的经济关联越来越强,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发育程度对乡村演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构成乡村差异化的外部基础。首先,区域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为乡村劳动力释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乡村经济超越传统的小农耕作,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城镇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集聚带来市场需求越旺盛,更能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和功能多元化发展。此外,区域经济的实力是地方财政的重要保障,也决定了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的力度,对于改善乡村地区居民生活环境和经济活动质量都至关重要。现实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繁荣”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凋蔽”,即使一个地区内部也会存在乡村之间的地域差异,这是由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区域差距影响了城乡差距,乡村的问题并不在于乡村,而须置于区域经济和城乡一体的整体视角下思考解决的出路。

3.3基层治理与城乡要素互动强度

随着乡村经济和社会转型不断加深,城乡经济联系和城乡要素互动将成为乡村演化的重要推动力。城乡经济联系越强,城市对乡村的经济扩散作用越强,乡村经济功能转型的动力越大;城乡要素互动程度越高,资本、技术、人才从城市向乡村流动的机会和趋势也会增强,乡村会因要素的集聚而获得更多的转型发展机会。近年来,在城乡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城市消费市场刺激下,在乡村地域空间出现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地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复兴”;城乡互动增多,更有利于城市返乡精英、社会企业和机构参与投入到乡村教育、文化等社会发展事业中,引发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这其中,乡村内部的基层治理能力将成为乡村响应外部市场环境及增强内部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不仅包括以村民为主体的社区组织和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提高,也包括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的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模式。大量的实践案例表明,村集体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是直接影响乡村发展能力的重要原因。

3.4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是乡村人口和社会稳定的保障,影响城乡人口流动和乡村地区发展机会。城乡交通、水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地区,城乡要素资本、技术和商品流通越便捷,乡村地区在城乡交流中将获得更多转型发展的机会。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程度越高,乡村居民能享受到同城市相当的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乡村人口外流的趋势越弱,乡村社会和人口稳定程度也越高。反之,即使乡村本身的资源条件优越,但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城乡的经济协作难以开展,乡村聚落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也会加速乡村人口外流,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4城乡关系转型视角下乡村发展的多样化前景与挑战

4.1城乡关系转型视角下乡村前景的认识框架

伴随城乡发展关系的转型,在资源条件、经济区位、社会因素及城乡公共服务等影响下,乡村的经济功能、社会状态、空间景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传统的农村与农业、农民相对应,而未来的乡村有可能随着城乡资源要素交流的深度不同,在农村功能、农业生产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转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对应关系也会相应变化。乡村地区既面临多样化的发展前景,也会在不同的城乡关系作用下面对不同的矛盾和挑战。

城乡关系转型影响了乡村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功能的转变,但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具有相似性。在宏观层面,城镇化的持续深入带来城乡社会发展转型的长期挑战,构成了乡村地区发展的总体环境。在微观层面,主要是来自乡村内部社会结构转型的挑战,特别是“农民”的改变。而在中观层面,地域性因素和差异化发展条件将构成乡村地区多样化发展前景的重要分析视角。

从城乡关系转型的地域性差异出发,将乡村地区的未来前景与农村、农业、农民发生的转变关联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乡村整体转型地区,即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功能都发生了整体改变;第二类是农村功能转型地区,主要是农村本身的功能得到拓展;第三类是农业生产转型的地区;第四类是传统农业农村地区。而不同地区的发展,也需要从差异化的前景和挑战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4.2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整体转型地区

这类地区主要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郊区。其建制虽然保留了“村”,但受大都市地区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乡村的经济活动、土地用途、人口构成基本都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概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仅仅是乡村功能的一部分,而作为大都市功能地域的重要组成,区别于城市的低密度人居环境,将使其具有的生态空间功能和价值大大加强。

这一类乡村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应对乡村人口构成和功能转化,如何处理乡村生态功能保護与城镇化空间增长的冲突,如何建设大都市乡村的宜居空间品质、保持乡土文化特色和传统风貌等。需要从大都市区地域功能的整体性出发,探索和思考这一类乡村地区发展的路径,并在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

4.3乡村特色化发展:农村功能转型地区

主要是一些具有特色资源的乡村地区。在城市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转型的带动下,乡村丰富的多元化价值得到认识和挖掘。这些具有特色资源的乡村,通过为区域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和产品提升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农村经济功能的转变,既包括提供生态农业产品特色,也包括提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乡土教育、乡村文化体验等旅游服务特色。这类乡村将吸引大量城市资本和城市人口下乡,一些外出的村民也会回村就业。

一般来说,这些地区除了本身拥有的稀缺资源和独特景观外,对外部消费市场的依赖度很高,在距离大城市2~3个小时车程范围内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这些地区的发展取决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结果,并不是所有乡村地区都可以复制,需要政府的推动和社会资本参与,良好的交通区位、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并在一定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在发展中处理好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平衡市场资本和集体经济的关系,保持村民和村集体组织的主体地位,防范市场化和资本运作的风险,是需面对的问题。

4.4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转型地区

农业生产仍然是我国大多数乡村的主导经济功能,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东、中部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地区,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和创新,比如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的种植生产、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居民收入。这类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基础,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被流转土地的农户可在周边城镇从事非农业行业,或者往返于城乡“工农”兼业。

这一类乡村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表现在: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结合,在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如何保障分散小农的权益,涉及到土地制度在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的重大问题。同时,这类乡村与周边小城镇的经济关联很强,小城镇的产业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提升,特别是教育、医疗服务,对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农村居住人口稳定有重要意义。

4.5贫困地区的挑战:传统农业农村地区

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传统乡村地区。这类地区往往地处偏远地带,对农业依赖程度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将面临严峻的村庄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乡村社会衰落的困境。

对这类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和实现村民增收是当前的首要问题,也是长期发展的关键。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应通过国家的支农资源,为留村的小农户和“老人农业”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服务。同时,努力将各类下乡资源与农民组织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在村的“中坚农民”,维持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秩序[13]。从长远考虑,农村发展的未来主体是谁,能否有效改善这些地区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能否吸引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下乡,以及外出就业的年轻人是否会回到农村等等,将是这些地区需要面对的挑战。

5结语

在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城乡关系的发展逐渐成为决定乡村地域演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打破了传统乡村地区相对稳定、封闭的结构,并带来传统乡村社会农业、农民、农村关系的调整。一方面,城乡关系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性差异,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进而影响了乡村的经济功能、社会结构和空间形态演化的路径,乡村聚落也因此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乡村作为城乡关系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与“乡”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发展共同体。因而,乡村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不能再局限于乡村本身,必须置于城乡地域一体的视角下,在城乡整体发展层面寻求解决方案[14]。

中国城乡关系转型中的乡村分化及带来的乡村现实状况的差异性很大,不同地区面对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挑战也各不相同,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必然是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乡村振兴必须放在我国多样化的城乡格局中来认识,尊重乡村规律、因地制宜是不同地区制定乡村发展策略的基本原则,应对农村差异化的发展环境,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注重实施效果[15]。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实践和经验总结、交流显得更加重要,需要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参与、实践和调查研究工作,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

參考文献:

[1]朱晓翔,朱纪广,乔家君.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6,147(1):33-42.

[2]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1982(3):11-20.

[4]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2(10):110-129.

[5]李小健,杨慧敏.乡村聚落变化及发展型式展望[J].经济地理,2017,37(12):1-8.

[6]龙花楼,刘彦随,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4):426-434.

[7]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J].地理研究,2011,30(9):1637-1647.

[8]贺雪峰.最后一公里村庄——新乡土中国的区域观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9]张尚武,孙莹.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H+A华建筑,2018(4):6-9.

[10]申明锐,张京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39(1):30-34,63.

[11]耿雪川,刘小虎,陈晨.返乡精英:乡村营造的中坚力量——以陈统奎的“理想国”为例[J].新建筑,2015(1):42-45.

[12]赵民,游猎,陈晨.论农村人居空间的“精明收缩”导向和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2015,39(7):9-18,24.

[13]贺雪峰.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探索与争鸣,2017(12):71-76.

[14]张尚武.城镇化与规划体系转型——基于乡村视角的认识[J].城市规划学刊,2013(6):19-25.

[15]张尚武.重塑乡村活力——基于一个实践教学案例的战略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4,32(11):28-30,55.doi:10.3969/ j.issn.1002-8439.2014.11.004.

猜你喜欢
城乡转型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我有特异功能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