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
摘 要: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性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不但能使学生将专业知识领悟透彻,掌握真正的汽车销售技能;还能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本文结合我校汽车营销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重点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特点,具体介绍了汽车营销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开展、实施方法。
关键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受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始终都没有摆脱过去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习惯于先在课堂上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再进入实训室或实训展厅进行实操和技能训练。这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和实训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专门的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展厅,实现教室与展厅一体化、教师与工厂师傅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强化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现了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我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坚持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室、汽车展厅的支持下开展教学,依托车间、展厅办专业:实训室、展厅即是教室,实际的工作任务即是教学内容,课程的内容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基准,教学的重点在于职业能力的学习和养成,实用性强,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准确对接。
(3)有利于学生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体化教学模式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于一体,既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工作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要求的各项综合能力;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查阅资料、学会学习的能力等等。
(4)有利于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承担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在扮演着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实践指导。老师即车间、展厅师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理论课的知识教授方法,又要有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能充当师傅,带领学生开展各项实践任务。这样将有利于打造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在借助现代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借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车辆展厅;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技能的锻炼结合起来的;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的;符合当代职教特色的科学方法。现结合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教学实际,以“汽车营销理实一体课程”为案例,探讨怎样开展一体化教学。
(一)建立课程模块
(1)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块
汽车专业课程建设团队、教研室将依据各专业教师的意见、企业对职业岗位要求的描述以及行业调研报告,对汽车销售职业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分解、落实到课程配置中,进一步优化对应的模块化课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科学的课程体系框架下,按企业、工厂实际工作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关系来设计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开发相对应课程的教学模块,设计教学任务书:把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工作流程進行分析,针对汽车营销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来选择知识进行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和实践,一个项目的教学即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2)根据模块编写教学文件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的特色,在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的计划,配套的教学计划、课程的教学设计等。并根据专业和教学模块,分配任务,各专业教师分别担任教学设计的编写,并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相应模块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有固定的模式和模板,以实际销售任务工单的形式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每个学习任务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和知识,每个教学项目就是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包含有详细的工作目标、步骤,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方式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在“做中学”,结合实际的营销案例增强实用性。
(二)建立专业实训室
为了更好的开展汽车营销专业的一体化教学,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尽可能的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汽车营销专业一体化、模块化的教学要求,建立汽车营销展厅、建立汽车维修实训车间、工场,在展厅、车间内设置汽车模块配套的教学器材、设施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满足教学的理实结合,在现场进行操作与技能训练,锻炼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为开展一体化教学与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教学实施
(1)教学安排
在实际的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各专业对应的课程模块,基于各模块确定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按每个学年、学期安排好各项模块和课程的开展;首先在整体上把握一体化教学的方向。
(2)教学前准备
在正式的一体化教学开展、实施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教学任务书、实训任务工单等教学资料完整、分配到位;展厅车辆、实训室器材器械、工具设备的准备到位、安全检查,各项操作规程制度的制定;一体化教师的培训与培养等。
(3)教学实施
在一体化教学课堂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首先进行实训场所的安全教育;第二就是引用实际的车辆营销案例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课题;第三阶段正式开展课题教学,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任命组长1名协调管理,教师引导每组组员协同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每项任务在规定时间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将完成情况记录并阐述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教师考评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各项任务全部完成后,第四步进行学生强化技能训练,教师监督检查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予以考核。最后由教师总结当天学习内容,点评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布置作业。
(4)教学管理
一体化教学在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自主动手性、创造性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操作过程的规范、安全意识的培养、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全程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效果的反馈管理,通过管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5)教学评价
汽车教研室、专业部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各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周安排教师进行考核。主要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应答进行考核。专门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和跟踪教学效果。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为了配合整个教学改革,制定了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的评价方案。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中职汽车营销专业学生技能发展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在实施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充实,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的汽修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