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新
“立美育人”引领纸艺特色教学
我校一直秉承“全面育人,打好基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理念,并创建“立美育人”的办学模式。2006年9月,我校成立了“创建特色教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立“DIY立体纸艺”为我校美术教育特色,2008年该项特色被评为“东莞市首批小学美术特色教育成果十佳项目”。2017年10月,我校纸艺特色作为特邀项目单位在“莞邑美育·绘写智慧”第四届东莞市中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特色成果展示活动中亮相。
创造条件共筑特色教育之基
开展“DIY立体纸艺”特色教学活动,我校首先实施硬件的投入,学校现有专用纸艺手工室2间,美术室2间,作品展览室2间,作品展示区6处;其次,拥有一支专业且优秀的教师团队。我校有2名专业教师和多名兼职教师,2名专业老师已成长为省、市、镇的学科教学骨干,其中張雪涛老师是国培骨干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也是东莞市美术学科带头人、东莞市首批教学能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手工艺制作和辅导学生纸艺创作。科组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纸艺教学研究活动,纸艺教学工作如火如荼,辅导学生创作屡获佳绩。2014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纸艺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张雪涛老师本人也荣获“广东省纸艺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主持人”称号。2018年1月,“张雪涛名师工作室”成立,随着工作室各类研修活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美术教师研修团队的专业成长。
创设实验班级以点带面普及“纸艺”课堂教学
我校在创建特色学校的五年规划中把“DIY纸艺教学”列为校本课程,融入常规教学,从实验班到全校推广,各年级的校本教材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开齐、开足了艺术类必修课课程,且注重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验班的基础上,对全校学生普及“纸艺”课堂教学。此外,学校还增加每天的课后补差时间为学生进行加强辅导。
早在2005年,我校就已经成立了学生课外“学习型小组”,即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自己定学习内容,并在小组里展示,再将学习内容带到班级里展示,经大家的推荐,将最优秀的学习内容进行全校性汇报。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几期的“学习型小组”展示活动,使校内课堂知识在课外活动中得以无限延伸和拓展。2007年6月,学校申报的课题《积极开展课外“学习型小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列为广东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就此将立体纸艺创作活动推上另一个新的台阶。
制度保证,提供科研空间,力挺校本教研开发
为特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纸意》,还制定了专项美术教育管理机制,并为体艺科教师提供充裕的教研空间和学习机会,尽可能地为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提供资源和试验条件。
要想建立自身特色教育,需要勇于开发资源。比如用什么做纸艺教学的原材料?我校体艺科老师经过不断的探讨,最终发现废旧纸箱中间的瓦楞层能做出形状各异、效果立体有质感的纸艺作品,于是确定瓦楞纸为我校“立体纸艺”制作的原材料,为实现“学校艺术教育有特色,学生艺术学习有特长”奠定了可操作性基础。
为加大教研力度,挖掘学校特色内涵,学校特别成立了DIY纸艺专项课题小组。2011年12月,课题《小学纸艺特色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经批准立为东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规划项目,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2017年4月,课题《小学DIY纸艺校本课程的应用与拓展研究》被评为东莞市教育科研“精品课题”。
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各项比赛勇创佳绩
为了促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更好的提高,我校还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德育渗透,让纸艺教学从课堂走到生活。首先,结合日常的美术特色教学,根据节日或时事举行相关活动,孩子们收获不少,如温贵均、叶金达等近20名同学纸艺作品多次荣获市镇小学生艺术作品大赛一二三等奖,其中,孙韵诗同学的立体纸艺作品《道滘裹蒸粽》先后荣获市、镇小学生手工艺作品展评选一等奖,被授予“环保小天使”称号,并代表东莞市进入“广东省小学生手工艺作品佳作展”。其次,纸艺活动与“团队活动”齐开展,举办“新城小学‘DIY立体纸艺’作品创作大赛”和“新城小学‘DIY立体纸艺’优秀作品展览”等来展示学生作品。学校还定期出版校刊《新星》,新增了“美术特色教育——DIY立体纸艺”专栏,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不忘初心 再接再励,共创特色教育之实
艺术教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上层建筑。我校在纸艺特色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当美育与“德育行动”能够互相渗透,就能发挥出家校合育的最大功效。“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初心,保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孩子与时俱进的教育。纸“醉”校园,美“聚”心中,相信我们新城小学纸艺教学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