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部在线移动学习因学习方式灵活、学习效率高等优势满足了大规模干部培训学习的需要。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存在移动学习资源共享不足、个性化学习不足、交互性不强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微信公众平台下干部在线移动学习的应用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部在线移动学习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干部在线;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2-0020-04
引言
为适应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发展需要,创新干部培训方式,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1],干部在线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干部远程教育培训中。由于干部学员因工作等原因无法抽出整体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干部在线移动学习因学习方式灵活、学习内容精炼、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干部学员的青睐[2-3]。
近年来,微信的悄然兴起为移动学习带来了新发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部在线移动学习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钱冬明、管珏琪等人提出了重视课程资源建设,有利于促进干部在线教育的发展[4]。但是,基于移动学习的优质微课程数量仍然太少,无法满足干部在线移动学习的需要,不利于干部在线移动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陈小芹通过群发推送消息,设置关键词回复,查询学习者留言,实时分享等方式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干部在线学习中[5]。但是,该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影响干部在线学习效率;Zhang Maohong , Liu Hui等人提出了通过收集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对移动学习用户的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推送相关的学习课程[6]。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用户的学习针对性,但是不借助于第三方平台,收集的数据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文獻对微信公众平台下的移动学习中存在的课程资源建设、推送消息及用户信息分析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4-6]。但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中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为此,将重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部在线移动学习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和普及,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也成为移动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该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优质便捷的服务的同时,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移动学习资源共享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及移动终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开发不断趋于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丰富着在线移动学习平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形式得到迅速普及,各式各样的移动学习资源也层出不穷[7-8]。由于各式各样的移动学习资源基于的开发平台和开发参数不同,无法大范围地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导致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不足。同时,现有的各种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大部分是固化、静态的在线学习资源,应用在移动学习平台中因其缺乏移动学习规律的教学设计,无法满足在线移动学习过程中交互丰富性和情境相关性等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二)个性化学习不足
移动学习已成为当前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没有设置学习者需求反馈板块,对学习者的学习性格、偏好和学习需求等缺乏直观了解,同时,以往微信公众平台只对这些学习数据进行静态化处理,而无法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不利于干部学员的个性化发展[9]。同时,采用的仍然是“课程搜索”模式,无法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在种类繁多的课程资源中,这种“大杂烩”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者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针对性不强,无法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
(三)交互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交互性学习是注重学习者交往能力培养的一种学习模式[10],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愿望及需求去获取所需知识,在实践中根据所处的环境将所获取的知识转化成交往能力,体现了学习者的一种内在学习需求,是一种由“要我学”向“我要学”模式的转变。该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群发消息的基本功能,即定向将学习内容发送给学习者,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收后台推送的消息,形式局限于获取系统设置的自动回复。同时,学习者的留言,后台不能及时给予回复,在学习过程中,这使得学习者不能和平台进行及时高效互动,学习氛围弱化,无法满足学习者对交互学习的需求。
二、微信公众平台下干部在线移动学习的优点
(一)学习方式灵活
以常德为例,常德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每年共培训科级及以上学员共12000多人。大部分参学干部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因工作性质原因无法抽出整体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因此,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干部在线移动学习满足参学干部的需求[11]。同时,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使得学员借助手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参学干部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工作合理地安排干部在线学习,有效利用碎片化学习的时间,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提高了干部的学习效率。
(二)学习资源丰富
移动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片段化、时间分散化的特点,它对促进教学体系完善化、碎片化学习及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习资源必须满足移动学习碎片化的需要[12],近年来,微课在全国发展迅速,各式各样的微课制作团队应运而生,微课因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等特点能够支持网络在线播放常见的流媒体格式,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的需要,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三)技术环境先进
随着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依托于移动设备,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达到随时随地可学。它具有移动性、方便性、学习时间无限制性、学习地点跨越性及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同时,移动学习依托的移动设备的特点必须能有效呈现学习内容,还必须能够提供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微信公众平台可将学习者有限时间和无限学习内容高度整合在一起,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随时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环境。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部在线移动学习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助云计算,实现学习资源共享
干部在线学习与传统学习教育的区别在于干部在线学习的重点是提高干部个人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资源不仅应具有针对性,还应具有时效性。干部在线移动学习是依托移动学习终端,借助互联网技术,使干部在线学习能够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目前,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课程很多都是借助移动技术进行学习内容的简单推送,基于高质量教学设计的移动学习资源数量少,无法满足大规模干部在线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中。云计算是采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动态的资源,不仅能够实现扩展,而且具有虚拟化的特点[13-15],其具有规模大、高通用性及廉价等优越性。将云计算应用于学习资源共享中,一方面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交互和共享。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模式允许开发者搭建云服务器与用户实现互动。将云计算服务模块与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后台的Web服务站点进行对接,云计算模式可以在技术和管理上将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结合起来,通过协调调度策略将数百万的计算机联合起来,将目前分散在不同服务器的学习资源统一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跨平台的学习资源共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二)依托數据挖掘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过程中,个性化学习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关注和认可。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学习需要,由学习者选择想学的内容和适合的方式,按照个人的节奏进行的学习[16]。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性化学习,能够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实现学习者个性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信息时代新兴的社交媒体,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交流,帮助实现自主学习,为学习者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有利平台。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能够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为实现人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17-18]。
干部在线移动学习已成为当前干部学员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干部在线移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学习相关的数据,以往只对这些数据进行静态化处理,而无法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不利用干部学员的个性化发展。依托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具体流程为:第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身份登录系统进行对接,从而识别并收集学员的身份信息;第二,通过管理后台记录学员操作学习平台的详细操作,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员的学习内容;第三,根据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触发相应事件及访问不同学习资源时所停留时间的长短,可以还原每个学员的学习过程;第四,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管理后台的身份信息、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等数据进行收集、描述、选择、清理及构建元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放入模型化的个性化学习数据库,从而指导系统及时推送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的学习资源。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合培训数据(包括学员个人信息、之前的学习情况及所选课程等数据),自动跟踪,根据学员个性化的学习轨迹及时推送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学习中真正找到满足感。同时,可以分析干部参训率及反馈信息等记录,了解干部的知识储备,作为干部管理的参考依据,真正实现干部在线学习与干部管理有机结合。
(三)建立在线学习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在线学习反馈是学习者对于在线学习行为、过程及结果的一种有效调节和监控的过程,是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从而促进学习效果最优化及教学目标高效率。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学习反馈模型,主要包括学习信息收集、学习信息处理、学习数据分析、针对性的学习反馈等内容。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学习反馈模型具体流程是:管理后台发布推送消息到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不仅将消息推送给学员,同时对学员发送含关键字内容的信息进行自动回复。在学员与管理后台之间建立的学习反馈机制就是对学员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同时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建模和分析,管理后台对分析后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将反馈信息发送给学员。如收集学员的选课偏好及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偏好及学习特点,并推送适合不同学员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总之,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在线学习反馈机制不仅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同时能够帮助学员根据学习反馈及时对学习状态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谭继东,孟卫,刘涛.以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为契机开创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新局面[J].新视野,2011(1).
[2]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4).
[3]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5).
[4]钱冬明,管珏琪,贺正刚,曲宇.干部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
[5]陈小芹.微信公众平台在干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
[6]Zhang Maohong. Research of Mobile Learning Mode Based on WeChat Public Platform//IEEE、华中师范大学.Proceedings of 2016 Firs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et(ICCCI 2016)[M].IEEE、华中师范大学,2016.
[7]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8]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9]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0).
[10]王志军,陈丽,陈敏,李彤彤.远程学习中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7(2).
[11]钱冬明,管珏琪,曲宇,沈凯.学员特征对干部在线学习影响初探——以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1).
[12]何琛姣.干部在线学习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建设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
[13]蒋漪涟,王胜,宋凯.云计算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方案[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8(5).
[14]王于丁,楊家海,徐聪,等.云计算访问控制技术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5(5).
[15]李乔,郑啸.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1(4).
[16]岳俊芳,陈逸.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远程学习者建模与个性化学习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7(7).
[17]陶雪娇,胡晓峰,刘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S1).
[18]王树良,丁刚毅,钟鸣.大数据下的空间数据挖掘思考[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1).
[作者简介]胡婷(1989-),女,江西鄱阳人,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通信、干部在线学习。
[责任编辑 周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