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中的灵魂部分。“原理”课的实效性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应重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为落脚点的分科分类的教材编排体系,以树立“原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为关键,以提升“原理”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根本,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为外在措施,才能使“原理”课在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关键词]“原理”课;马克思主义信仰;编排体系;实效性
[作者简介]于书伟,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新一轮改革调整,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这对于整体性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原理”课的实效性影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与改进的实效性,因此提高“原理”课的实效性就成为众多理论教育工作者关心和着力追求所在。但是各种情况也反映出制约“原理”课取得较好效果的因素一直存在,对此众多理论教育工作者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不过大多数是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角度入手来探求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策略,这是十分必要的,但还不全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
一、 从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原理”课的极端重要性是
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思想前提
“原理”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晰地认识到它的真正作用,尤其是在当下思想多元、观点迭出、良莠难辨的环境下。因此,充分正确地理解“原理”课的极端重要性是讲好此课的思想前提。
1. “原理”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定位越来越重要和准确,从以下两个不同时期的文件即可看出。一个文件是200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另一个文件是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2]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必修课”“重要途径”“本质要求”到“重要阵地”“主干渠道”“核心课程”“灵魂课程”,这种愈发清晰的认识、愈加准确的定位,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原理”课是“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的课程。讲好“原理”课是讲好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逻辑引领。“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4]因此,“原理”课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和导向性地位,是“灵魂课程”中的“灵魂课”,同时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课程中的基础和灵魂。
2. 增强“原理”课实效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
唯物史观指出,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都是有阶级性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国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要建设、加强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更不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193
进入新时代,关于如何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巩固”的战略思想,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193。要做到这“两个巩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必须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主阵地。而抓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原理”课是这一主渠道的基础、核心和灵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上好“原理”课,发挥好“原理”课的教化功能,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
“原理”課的开设、改进和强化,对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大学生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武器,分析识别各种错误思潮,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各种错误观点,立足新的实践,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之不同,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增强“原理”课实效性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7]不学好马克思主义,不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真谛,就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扎实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具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确保红色江山不变色、革命政权不变质。
二、 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材编排体系是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重要基础
自开设了“原理”课后,教育部于2007年出版了新的教材,此后又分别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2010年5月、2013年7月、2015年8月、2018年4月前后进行了6次修订,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是2018年新版本。“原理”课教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科书,除了一般教科书承载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功能,相比而言,它还承担着更多的教化育人功能和确保政治方向的任务。“原理”课教材的编写应更多地体现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强化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为落脚点的分类分科的编排体系。
(一) 使学习者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原理”课教材编排的应有之义和落脚点
1. “原理”课教材注重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容的编写是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情况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信仰危机成为最大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经济社会的多元带来的是社会思潮的多元,影响、干扰、迷惑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有的人甚至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出现了问题。客观上来说,“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和教学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其影响主要在知识方面,而不是在情感方面和意志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忽视了信仰层面的问题”。[8]因此,编写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教科书,并以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关键措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热爱人民、仇恨压迫者的情感以及革命、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等内容不可能用准确的逻辑、数字等理性的形式表达,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及人类非理性的生命历程来把握”。“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理想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9]因此,围绕树立学习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来编写好“原理”课教材,也是对现实需要的回应和应承担的使命。
2. 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是“原理”课教材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
“原理”课教材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具有重要的思想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作用,能促使学习者产生价值认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和信仰追求。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原理”课这一教科书中,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未来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这是“原理”课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理论载体供大学生学习、研究,更不是冷冰冰的语句组合和抽象理性的理论说教。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应将使学习者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重要目的,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原理分析现象,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真理,从而相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并为之奋斗。
“原理”课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化功能,应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教材编写应围绕使学习者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而进行。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材内容编写上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知”就是理论知识。“原理”课教材2018版沿袭2015版,设置了导论和七章内容,从编排体系上看比较完整地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体系比较清晰。从物质出发的世界观,到反映人类思维规律的实践论、认识论,再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揭示,进而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最后落脚于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一本教材能够建构系统性、整体性的理论体系实属不易。
“情”就是情感和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问题,就是学习者应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来认识、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学习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情感认知、没有热爱之情,就不会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进行客观世界和自我主观世界的改造,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现有的教材编写语言过于平和、冷静,缺乏生动感人的例子,难以打动人。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应提供情感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使学习者通过阅读、学习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
“意”就是意志,就是对“两个必然”实现的坚强意志,就是进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百折不挠的决心、毅力和志向。
“行”就是践行,就是在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行动指南的基础上,为实现美好社会去践行。
“知、情、意、行”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中具有不同作用和地位。“知”是基础,“情”是关键,“意”是动力,“行”是目的。學习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工具,只有真懂、真信才能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坚持正确方向,开创性地做好工作。
3.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应突出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实际上,信仰问题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凸显,就在于社会主义的前景始终
是一切争论的焦点。”“必须指出,如果我们不能从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中汲取力量,那就必然承认西方价值观是所谓‘普世价值’而加以认同,共产党的宗旨就必然被抛弃,变质就在所难免,理想信念的培育就更是无稽之谈。”“在当代中国,即使着眼于解决个人信仰问题,其真正的出路也不是回归宗教,而是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10]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树立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在“原理”课教材中讲清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是必然的重点和落脚点。有以下原因。
马克思主义又称为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但所处的地位又是不一样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将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又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理论结果。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处于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明确指出的,专门论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的部分,“是我所主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11]。1915年,列宁对俄国出版的《百科词典》中删去“卡尔·马克思”词条中的全部社会主义内容表示极大遗憾,并写道:“没有这些马克思就不成其为马克思。”[12]可见,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学说,更不是在书斋中通过学理论证而成的理论体系,恰恰相反,它是在同社會主义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既来自于社会主义运动,又指引无产阶级为了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懈奋斗,同时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真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即树立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社会发展规律、通过人们的不断奋斗必然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3]总之,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构建作为“原理”课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编好该教材的必然要求,也是该课程的真正目标。
(二) 构建分类分科的“原理”课教材体系是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要
教材的统一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指导思想的唯一性、权威性,但在现实教学中,灵活的教材编排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统一编排教材的目的。“原理”课教材编写若从高中阶段分设文理科的情况出发,进行分类分科的编写,则更能促进“原理”课实效性的提高。在本科教学中讲授“原理”课时应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
第一种情况是,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因为高中阶段分科的原因,对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额等学习不够,缺乏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学习“原理”课时相对吃力,教师在讲授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必然影响进度。为了赶上进度,教师就会加快速度,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难以消化理解,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
第二种情况是,高校文史类专业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与“原理”课之间的衔接不紧密,出现断点、跳跃的情况,加之高中阶段重记忆的应考特点,缺乏理论思维的系统性,学生在学习“原理”课内容时容易似是而非、似懂非懂,难以深入系统地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第三种情况是,当前众多高校的一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文理兼收,因而“原理”课课堂出现文理科学生交叉的情况,使得教师在讲授时候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是理科学生缺乏扎实的知识基础需要详细讲,而文科学生则容易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教师讲得过深,虽满足了文科学生的需要,但理科学生则难以理解。如果教材在编排上能兼顾文理科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编排,则能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今后众多省份实行高考制度改革,采用新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考,其他科目选考,简称为“3+(6选3)”方案,将对“原理”课造成较大的挑战。因此,“原理”课分设文理科教材有一定合理之处。
第四种情况是,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有差距,如果面对同一本概论性的“原理”课教材,分数相对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容易产生理解不够、“获得感”不够、学习吃力的问题,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原理”课的实效性。因此,基于学生的不同起点、高校的不同层次来编排“原理”课教材也是编写者应该统筹考虑的一个方面。
(三) 酌情增加“原理”课的教学课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在“原理”课实际教学中,现有课时是3学分,一般情况下1个学分对应16个课时(也有1个学分对应18个课时的情况),共48个课时。从实际情况来看,要较好地讲完“原理”课内容,现有课时数是不够的,须增加课时数。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重新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原理”课为3学分。同时又规定:“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中抽取实践学分来加强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许多高校通行的做法是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原理”课中各抽取1个学分作为实践教学的学分,这使得课堂讲授的课时数变少,更加难以全面系统地完成“原理”课的内容讲授。在课时不够的情况下,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就略讲或不讲,极大地影响了“原理”课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增加“原理”课的教学课时数,这样才能完成“原理”课的内容讲授,笔者建议“原理”课的课时数从现有的3学分48课时增加为4学分64课时。
三、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水平和能力是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关键和根本
“原理”课教师作为“原理”课的讲授者、传道者,作为宣扬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者,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原理”课教师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还不够坚定,易受外界各种思潮干扰,难以彻底辨别包裹着形形色色外衣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理解。三是讲授方法单一,灌输性太强,知识性讲解太多,师生互动少。四是教师集体备课教研不够,教师集体合力不够,难以有力应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尖锐问题。五是对“00后”大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系统。“原理”课教师中既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人相对较少,难以把握新时代“千禧宝宝”的心理规律和受教育规律。六是在与中学教材衔接方面,对中学教材了解不够,课堂讲授中内容重复、不够深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原理”课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1. 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原理”课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人”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3]
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最终要落实到“谁来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上。“谁来培养人”就是谁是“培养人的人”,即谁是教育者或培养者。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4]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立德树人。要完成这一任务和目标,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4]。要完成这一首要目标,对于“原理”课教师来说,自身必須先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胜任这一光荣而崇高的教育使命。如果“培养人的人”即教育者的教育思想、立场出现了方向性错误或本质性问题,受教育者必然不能健康成长,甚至有危害社会的可能。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3]这是对“培养人的人”的基本要求。这要求“原理”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要真学,学真的马克思主义,继而达到真信、坚信马克思主义,才能担当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崇高使命。
2. 练好内功是“原理”课教师讲好“原理”课的基础
内功是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原理”课教师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自身能力。
第一,要读经典著作,整体性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块整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论学习者还是教育者都必须整体性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缺乏整体性,一方面主要是学科背景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本人没有系统深入地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关。整体性理解的缺乏造成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也就难以辨清、有效反驳各种错误思潮、观点,就难以彻底说服人,难以讲清讲透各种疑难问题,也易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丧失信心等问题。
第二,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原理”课教师仅仅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够的,还要具有把理论有效传授出去的本领。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等于能讲好“原理”课。讲好“原理”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3]。因此,“原理”课教师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入学生之脑、之心,还必须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原理”课的教学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规律、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等,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中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只有教育者掌握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在进行教学时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这也是达成良好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原理”课教师既能理论功底深厚,又能把握教育相关规律,同时还能熟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规律、思维方式、生活认知,才能在讲授“原理”课时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防止出现“以己昭昭,使人昏昏”的现象。
3. 用好课堂教学是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
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讲授、反馈等实施的效果如何,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原理”课教师应围绕上好一堂课去做好课前备课、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程讲授、课后反馈总结等环节工作。目前针对“原理”课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原理”课教研室集体备课,提升教研活动效果。集体备课可以群策群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教学问题,可以形成有效的课堂讲授方法,可以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观点,释疑社会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冲突。
第二,加强学生的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率、点头率,加强师生互动效果。一是在课堂上要把重视强化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二是要认识到手机给大学生课堂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应采取措施强化对大学生的手机管理,手机在自觉性强的学生手里就是学习工具,在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手里就是游戏工具;三是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将学生参与课堂发言、讨论等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来源之一。
第三,熟练掌握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出生于信息时代的“95后”“00后”是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网络媒体的“原住民”,对互联网与网络新媒体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数是“70后”“80后”群体,他们见证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于他们来说主要是接受信息和学习查询的工具,不具有天然亲近感,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网络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和与学生互动之中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一是运用手机软件进行课堂签到;二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手机搜索查阅信息进行辅助教学;三是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四是通过手机APP等社交软件加入学生社交群中,通过推送文章等手段展开交流互动,以增进师生感情,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
总体而言,“原理”课教师要坚定信仰,强调“本领意识”,练好“看家本领”,克服“本领恐慌”,才能不断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增强“原理”课实效性的外在措施
1. 必须强化“原理”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首要地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和重要职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高校的声誉和招生数量与质量,更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可持续性。在人才培养评价中,专业能力的考核往往占比较多,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占比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少优劣无法量化,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重视不够,将之虚化、固化。这种情况造成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专业课相比处于边缘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学生为了修学分、考研不得不学的科目。对此,一是要提高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的首要地位,强调高校要培养合格的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大学生;二是要把获得包括“原理”課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成绩纳入对大学生入党、评先评优的考核中去,促使大学生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的进一步好转;三是要以“原理”课为引领,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协同发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应对各种不良言论和行为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矛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同时是在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的批判中建立的。因此,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所具有的批判性就难以保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就难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效果,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各种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腐蚀。二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消解校外不良现象、资本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和渗透,当前尤其要注意防范宗教对校园渗透、极端思想传播等行为和现象。三是净化校园氛围,对于充斥着大量虚假宣传、负面新闻、不良内容的网络信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分析批判工具,加强对信息舆论的引导和分析,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辨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总之,要通过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协同育人氛围、体制、机制的构建,共同促进和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从而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EB/OL].(2017930)[2019310].http://www.sizhengwang.cn/jdwx/zcwj/2017/0930/63_2.shtml.
[2]教育部社科司.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EB/ OL].(20180413)[2019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3]《关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EB/OL].(20050302)[2019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0503/t20050302_80414.html.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
[8]马拥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层面与信仰层面[J].探索,2012(1):153.
[9]苏百义,林美卿,庄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123.
[10]侯惠勤.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出路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5.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2]列宁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6.
[1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编辑:陈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