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蒙洋
摘要:《平面设计》课程作为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设计课程之一,逐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与区域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分工与区域经济特色的进一步细化,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需要。
关键词:平面设计 南丹白裤瑶 区域性文化
平面设计通过图形、图像的形式表达将信息传递至受众,它突破常规,用非语言的形式说服受众,并使其有效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它不仅是视觉上的装饰和美化,更是迎合人类文明需求的快速沟通手段。对于商品社会背景下的受众来说,形式上的美和精神上的美同等重要。在国际市场快步走向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场夹杂着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商品品牌竞争正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一名设计师是否引领国际设计潮流。是否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设计文化理念已成为衡量其设计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标尺。
在少数民族地区《平面设计》课程中融入区域性文化特色,如自然风光、建筑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民族风俗等特色,对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情感、民族风俗、个人气质、审美要求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在设计上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风格,亦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并对同类院校同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平面设计》课程应改变现有的模式化、类型化、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局面,将区域性特色文化带入高校、融入课堂,深入学生内心,在展示区域性文化艺术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真正的与市场接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高校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依旧采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没有有效的改革与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了许多问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不能与区域性特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特别是艺术类高校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现有教学方式缺乏个性特征,未能与区域性特色有效的融合,区域性文化特色未能在高校的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设置,使学生的创作方式、思维模式等呈现出固化状态,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创作兴趣,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灵感、思考方式、动手能力能够未能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未能得到更好的展现。目前我国各高校多数强调《平面设计》课程与其它課程的共通点,没有考虑这门课程的地域性特点,未能够对区域性文化传统进行艺术的直觉性、敏感性的表达,没有体现文化特色在《平面设计》课程教育中的独特性,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不能符合区域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平面设计》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教师满堂式的灌输,学生被迫的接受枯燥的教学内容,这样都使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不能做到发掘其课程的深层含义,阻碍了学生创意思维的发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训练,缺少相关的实践经历,在进行真实项目的训练时,不能深入的考虑客户需求、市场因素、实际需要,而是盲目的从自身出发。
地理环境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因素,对特定的人文生态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区域性文化的形成又与自然的、人文的因素息息相关。从地域性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因素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区域性文化,而每一地区的区域性文化又有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与之相对。因此,广西充满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孕育着与其自然、人文相对应的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审美取向等,并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生活风俗等的不同使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非常具有特色。
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因其族男子均穿及膝白色灯笼裤而得名。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保存完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与文化传统,白裤瑶自称为“朵努”。白裤瑶现今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里湖乡、八圩两个瑶族聚居地以及贵州省的荔波等地,人口约3万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充满山地民族特色。白裤瑶民族因其所处的较为封闭、偏远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其与外界鲜有经济、文化交流,这也造就了白裤瑶勤劳、憨厚、勇敢、朴实的白裤瑶山民形象。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特殊民族,所以至今仍然有明显的由母系社会阶段向父系社会阶段过渡的社会文化信息,保存着完整的服饰、丧葬、婚俗、信仰、铜鼓、陀螺等原始文化传统,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亦有“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的美誉。
广西南丹白裤瑶有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婚俗丧葬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铜鼓文化、陀螺文化等优秀文化传统,能够为《平面设计》课程提供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表现题材。
区域性文化特色与课程设置相融合的同时,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能够体现艺术类高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置。
1.注重素质教育,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现有的程式化、单一化、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及时发现症结所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转变以“教师”为主的、以就业教育为目的的固化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教学模式。
2.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以“实践”为核心,以虚拟与真实项目相结合的实训课程内容,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构建有效的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讲授,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
4.现代设计思维与传统设计相结合的课程方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