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和科学跨学科创作的现状

2019-09-10 12:55刘起来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跨学科科学艺术

刘起来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使艺术的形式不断丰富发展,当今的艺术形式不断丰富,体现为跨学科创作,通过分析一些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作作品,了解当下艺术形式的现状。

关键词:艺术;科学;跨学科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不断的演进和发展,艺术形式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科技增加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为艺术带来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給艺术带来更广阔的想象和表达空间,在艺术作品中引用科技,给够帮助艺术家把其天马行空想法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艺术方式,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样态。

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作首先想到的是日本新媒体艺术团队TeamLab,该团队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所,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的,汇聚了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士,该团队持续发布一系列新媒体艺术作品,如(图1)作品是该团队的经典作品之一,是一件互动艺术装置,也同时具有沉浸式空间的特质,作品曾在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三年展中展出。该作品把展厅打造成一片海洋,当观众在作品中移动的时候,海洋中会形成流体的漩涡,漩涡是通过连续的线条组成,通过计算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用传感器追踪粒子运动的轨迹来与观众产出互动,使观众沉浸其中好像在海洋漩涡中行走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安德里·维勒格为宝马集团打造“未来100年动力球表演”,(图2)动力球装置组成一个“鸟”的形象,占据了慕尼黑奥运会会馆的整个场馆,展示了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非常特殊的一次体验,这场演出将投影和动力学元素融合在一起,舞台成为一个3D的概念空间,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也参与了视觉的发展。这场演出创下了三项世界纪录,最大的媒体动力球雕塑,最高分辨率的投影图像和最轻的投影。

无人机我们一联想到也许是进行航拍的拍摄工具,殊不知已经引入艺术当中,如图是2018年冬奥会的无人机表演,1218架无人机点亮平昌的夜空,无人机之间相互配合,在空中形成一只飞翔的鸟,非常生动形象,给观众带来非常美好的体验,也创造了最多的无人机纪录,在中国目前也有无人机的应用案例,如西安的无人机表演,但目前应用不太广泛,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以及众多的无人机。

虚拟现实技术即为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让用户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之中。相关作品如美国VR媒体公司Scout邀请艺术家George Peaslee使用Tilt Brush来重现文森特梵高的名画《星空》,观众在其中有着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如同置身在梵高的“星空”之中。

生物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探索生命系统的艺术学科。跨学科的生物艺术模糊了艺术和生物、哲学之间的界限。生物艺术的发展是对生命科学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会引发社会对生命科学的思考。西澳大学生物艺术研究实验室的艺术家奥隆·凯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图3)《无害皮夹克》,他将人类及老鼠干细胞置于实验室玻璃生物反应器中,通过管饲小牛胚胎血清进行培养,并将其打造成了一件皮夹克的外形,这是一个正在生长的活物。生物艺术出现时间较短,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目前在中国属于新兴的一种艺术形式,正在持续发展。

艺术与科技跨学科成为当下艺术发展的主流,科学进步对艺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艺术对科学技术又具有引导性,当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艺术形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呈现出多种艺术形式,这些形式在以往是不曾有的,艺术与科技跨学科的现状可以说跨学科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呈现的样态,在持续变化,种类变的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孙钰然.科技赋予艺术更多的可能[D].中国美术学院,2015.

[2]王紫葳.艺术与科技融合下的新媒体艺术研究[J].汉字文化,2019(10).

[3]谭求.浅析生物艺术[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4).

猜你喜欢
跨学科科学艺术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