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创新力的教师,培养出有创新力的学生

2019-09-10 09:22李慧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审题习惯作业

李慧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好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创造过程,这不仅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体会到快乐。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

现阶段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而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因此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教学创新能力最据根本意义,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创造精神,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学生的亮点和潜力,要以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勇敢的创造。

现在我发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手段还比较落后、僵硬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索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解决某教育教学课题时往往并不遵循固定的程序与模式,而总是再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造性蕴含于上述活动中,所以,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动态的呈现知识发散引导思维,不懈的培养毅力,提高自身的要求和标准。

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是滨州实验学校的谷老师,她的课在创新上有新的突破,不按常规出牌,孩子们学起来轻松,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她说:你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知道她的“根”在哪里。然后再去研究问题,研究出一个问题那一系列的问题就跟着出来了,那还会得知以后你会探究什么问题。从根源一直研究到最后一连串的相同问题,这个知识用这种方法学会了,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己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着。

还有一方面就是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在教学环节中浪费时间,降低学习效率。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小抓起,其主要的引导者就是教师。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一类学生学习习惯缺乏,上课前要做什么、作业本放哪里、什么时候该动笔一概不会。一类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如作业拖拉或不完成、抄袭等种种不良习惯。还有一类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又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使得学习水平也就不同。可见,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水平的影响非常大。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储存的酱。这个酱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位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教师要以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爱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潦草、不规范;做题时计算马虎不认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生于言传,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听要如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

1、 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也就是听算;

2、 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样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忆,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三、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反“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表叔学会年懂图、式、文,在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1、 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该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2、 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做计算简便。

3、 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的重要的。

五、 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学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同,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分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的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就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六、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关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維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所迫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闲适,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表叔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地作出评价,等等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例如,在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5401÷9所表达的意义时,学生一般表述为540除以9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除法运算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说出:被除数是540,除数是9,商是多少?360是6的多少倍?……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总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而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应持之以恒,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可以养成。

最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审题习惯作业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快来写作业
好习惯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