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梦晨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凭借课本剧编演这一方式,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参考课内外的一些背景资料,改编成适合表演的课本剧。这一过程,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收获更深刻的体验,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师生共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本剧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引言
怎样在新课改背景下,激发学生对课本剧的兴趣进而编演课本剧呢?这是我选择本课题研究的最初想法。 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师生共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文章,内容文质兼美,贴近生活,有很多蕴含人生哲理,体现了爱国主义和积极的人生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合适的课文编成精彩的课本剧,再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巧妙地演出来,这样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与锻炼。三年以来,我在课堂中经常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参与课本剧的编演,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也因此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一、表演——让学生掌握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课文《蝉和狐狸》趣味性强,正是课本剧的好剧本。我先扫清生字词等“拦路虎”,然后导演了一个课本剧。备课前老师准备好头饰,课堂上老师戴上头饰,扮演忽悠大王狐狸,学生扮演蝉。音乐有着强大的感染力,配着《森林进行曲》,老师调皮地说:“蝉,您的歌声真美妙!您的歌声真动听!我真想请您再为我们高歌一曲。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蝉,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们兴奋地举起手,一个个跃跃欲试,“我才不会上当呢!”“我会扔一片树叶试探试探他。”“你这个大忽悠,以前骗了乌鸦的那片肉,现在想吃我,门都没有。”学生们一下子识破了狐狸的诡计。这一节课,我们把课文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儿童剧,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既理解了好听的语言并不都是真话这一道理,又施展了自己的表演才能。
《滥竽充数》这篇课文虽短,但蕴含的道理很深刻,如果老师简单说教,上课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上课伊始,我先扫清课文中生字词障碍,对竽眼儿、腮帮子、俸禄等难懂的词重点解释,接着厘清故事的发展顺序。课本剧开演了,南郭先生在齐宣王面前摇头晃脑,假装吹竽,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我立刻问问学生们有何感受。有的孩子觉得没有真才实学也没关系,有的孩子感觉天上真的可以掉馅饼。但好景不长,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他的爱好不同,喜欢听乐手一个一个吹竽,此一时彼一时,我抓住契机,继续问孩子们。孩子们放飞想象,豁然醒悟,说出没有真本领混不长久,弄虚作假的人不会长久等想法。这样的表演,让孩子们不仅对课文理解得更加透彻,还明白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会露出马脚的道理。
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笔者班上的孩子们,最近迷上了阅读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孩子们在读了一系列“笑猫”作品之后,对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班上的董扬同学用他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放学路上看到的有趣情景:
“大公鸡猛地一回头,看见小猫在自己身后,气得鸡冠都涨红了,伸着脖子就去啄小猫,小猫轻轻向右一闪,大公鸡没得逞。小猫也不甘示弱,弓着身子,竖起胡子,眼睛里像要喷出火来,随时准备接受公鸡的挑战。这下可把公鸡激怒了,它张开翅膀,收紧两腿,‘呼’的一声向小猫扑来,小猫见势不妙,转身就跑了。公鸡扑扑翅膀,甩甩头,又耀武扬威地踱起方步来,俨然是个得胜的将军。”
可见,孩子们在平时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汲取书籍中的营养,滋润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其内心也会逐渐地丰富起来,天长日久,慢慢地累积,他们已具备了流畅的表达能力。
三、表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爱读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寓言故事虽篇幅短小,但道理深刻,例如三年级课本中的《伊索寓言》,孩子们就特别喜欢。在《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想吃葡萄,但怎么也够不着。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狐狸究竟可能想多少种办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热烈讨论着,有的说守株待兔,等着风伯伯吹下来;有的说找来一根竹竿够;有的说一步一步爬上葡萄藤,之后又摔了个四脚朝天;还有的说搬来大石头和木板,做成跷跷板,把自己弹射出去;等等。课文讲完后,课本剧表演开始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寓言故事的道理已悄悄地进入他们的心中,无形中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四、表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经过三年的积累,我们班成立了课本剧小组,积极开展各小组之间的“课本剧创作表演大比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制定了奖励制度。
小组打擂,规则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不是仅仅让学生照本宣科地表演,而是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语交际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在进行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样的擂台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表演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对课本剧 “选、编、导、演、评”五个步骤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说明。①选:选择课本中的哪一段或者哪一章节。对小组成员是否能够合理地选择表演的片段进行打分。②编:通过导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③导:各小组成员自行准备对课文的编排进行导演。④演:在演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突出课本中的重要内容;表演时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情感表现能力如何。⑤评: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评。
五、表演——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要下雨了》这一课时,我们先扫清生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接着让学生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了解要下雨时小动物们的各种不同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留心观察更多的自然现象。
暑假全班一起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开学后我们在课堂上精心组织了讨论活动: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樣克服的?结局如何?
课本剧表演开始了,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课堂俨然成了快活的大森林。表演过后,学生们认识到了人生到处充满艰难险阻,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朝着目标往前冲,方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另外,孩子们通过阅读还明白了,只有带着一颗善良的心,与同伴互帮互爱,才能战胜重重困难。下课后,同学们对冒险小说特别感兴趣,又找来一系列冒险小说来读。通过表演与阅读,给孩子们打开一扇大门,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感受生命的美好,热爱生活。这是教育最好的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课本剧的表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演,变得大胆自信,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一份童年大礼,是孩子们最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陈之华.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徐霜叶. 小学中年级开展语文课本剧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