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成型创新探索

2019-09-10 07:22何东平
河南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成型

何东平

摘 要:陶瓷工艺美术产品生产具有三大核心工艺,即成型、釉料和烧成等。传统成型工艺又是釉料、烧成工艺的基础。长期以来,陶瓷艺人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成型工艺,使陶瓷产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作为中国原始青瓷的发源地,河南青瓷生产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陶瓷成型工艺,特别是方形和异形陶瓷器皿很少有窑口生产,在没有现成模型的情况下,人们缺乏良好的成型方法。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笔者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原青瓷的成型技术,以解决困扰河南青瓷多年的异形器皿成型工艺难题,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河南青瓷;成型工艺;泥板;成型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5168(2019)20-0058-03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Forming

——On the Function of Clay Plate Forming Technology in Henan Celadon Forming Technology

HE Dongping

(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core proces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ceramic arts and crafts products, namely, shaping, glazing and firing. The traditional forming process is the basis of glaze and firing process. For a long time, ceramic artists use the lat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forming process, so that the ceramic industry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progress. As the birthplace of China's original celadon, Henan celadon production enterprises have been continuing to use traditional ceramic mould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re are few kiln mouths for square and shaped ceramics. In the absence of ready-made models, people lack good moulding methods. After many year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author gradually summarized a set of forming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the Central Plains celad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rming technology of special-shaped utensils that had plagued Henan celadon for many years, and to better develop and utilize this technology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Henan celadon;moulding process;mud board;moulding

中国传统陶瓷成型方法大致可分为手工、模具和机械三种,其中,手工成型又细分为捏塑法、泥条盘筑法、轮制成型法(拉胚成型法)等。手工捏塑法在这三类方法中出现得最早。考古发现,距今9 700~10 500年的河北省南头庄遗址和距今9 000~10 000年的江西省仙人洞遗址出土了砂质陶片,这些砂质陶片被称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利用手工捏制技术制作成型的实用陶器。陶器的创造表明人类开始步入文明社会。新石器时代,彩陶开始出现,证明了轮制技术的应用。由于技术工艺落后,早期多采用慢轮修整,比较成熟的模具(泥胚)制作和机械制作出现的时间应该大致相同。距今约5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陶器制品的制作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少数礼器类制品用模制和轮制(如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黑陶),此时的轮制(快轮)陶器应该是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木制机械制陶产品。商代灰陶不规则器皿多采用陶模制作,圆形陶瓷器皿用陶车(一种手工拉胚的木制设备)制作,大器物用盘条,方形器皿和小件则多用手工捏塑成型。这时的轮制和模制成型工艺较多,以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此后,河南各大陶瓷产区一直延续着这种陶瓷成型工艺。在陶瓷产品中,由于不易拉坯,缸类的大件器物至今采用手工泥条盘筑法。

1 河南青瓷传统成型工艺的分类及特点

按成型工艺传承的先后顺序,河南青瓷传统成型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手工捏塑成型

手工捏塑法是制作者采用手工方式,直接利用陶瓷泥料进行创作的一种方法。从陶瓷成型工艺分类来看,手工捏塑是最原始、最直接的一种成型方法,是陶艺制作者最基本的训练方法。这种成型工艺最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参与者的表现欲望。

1.2 泥条盘筑法

这种成型方法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工根据器物的大小用手将陶瓷泥料搓成粗细不同的长条状,先从器物底部开始螺旋形圈一圈,围成圆圈状,然后向上分层次叠筑。一般情况下,每接好一圈后,待陶瓷泥料稍干再接一圈,成型后用泥浆里外抹平,使其粘接更加牢固。

1.3 轮制成型

轮制成型是一种制作陶瓷的重要工艺,在河南被称拉胚成型,早期由于采用简单的木制结构,靠人力驱动,其被称作“陶车”。操作方法是陶工将炼制好的陶瓷泥料放在木制的陶轮装置上,借用陶轮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手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型。新石器时代早期,由于传动技术落后,转速缓慢,因此其称为“慢轮”。商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陶车传动技术进一步改进,河南陶瓷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持续提高。这一时期,“快轮”应用日益广泛。

1.4 泥范成型

现在,泥范成型又被称为模具成型工艺。在古代陶瓷泥范成型中,外模被称为外范,內模被称为内范。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在宝丰清凉寺窑址对北宋汝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少量日用器皿的花纹模具陶片、陶制建筑构件和动物造型残器物。根据考古数据分析,其被确定为宋代瓷器制胎使用的陶制模具(泥范)。中国传统陶瓷器物上的精美纹饰都是用泥范成型法制作的,这种工艺提高了装饰类陶瓷制品产量,降低了陶工的劳动强度。

1.5 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是把陶瓷泥浆浇注在制作好的石膏(唐宋时期称为陶范)模具中的一种成型方法。把调好的陶瓷泥浆浇注到具有吸水性的石膏(陶范)模中除去水分,泥浆在凝固半干燥时去掉石膏(陶范)外部模型,然后放在阴凉处修胚备用。这种工艺经常用在产品造型复杂、精确度要求不太高的艺术陶瓷及部分日用陶瓷中。

2 泥板成型技术在河南青瓷成型工艺中的应用

2.1 汝瓷历史和成型工艺概况

汝瓷是河南青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瓷种。汝瓷因产地汝州而得名,始烧于五代时期,盛名于北宋晚期,居于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宋代,汝州陶瓷生产出现“汝河两岸百里奇观,处处窑火连天”的繁荣景象[1],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瓷生产”[2]。经汝州艺人30年的不懈努力,豆青釉和天青釉先后复烧成功。

一直以来,汝州及周边各大窑口的陶瓷生产还是延续传统成型工艺,即拉胚成型、模具注浆。方形及异形陶瓷器皿很少有企业生产,陶瓷界有句老话“宁做十个圆,不做一个方”,在没有先进成型技术的条件下,谁都不愿意尝试制作生产。

2.2 泥板成型技术在汝瓷生产中的作用

汝瓷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功能及用途分类来看,汝瓷介于艺术瓷与日用瓷之间,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人员匮乏,长期延续的旧观念认为,技术创新不是阻碍陶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人们忽略了对其技术工艺的创新,造成汝瓷产品品种单一的尴尬局面。

2.2.1 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出窑的生产时间。传统成型工艺的流程为:设计—制作种子(泥胎实物造型)—翻模—注浆—修胚—烧成。整个制作流程最少需要3个熟练技术人员配合一个月时间完成。从艺术瓷制作角度分析,泥板成型技术减少了很多复杂的工艺流程,将其简化为:设计—制作—烧成。从设计到烧成,掌握该技术的设计师一个人一星期就能完成产品制作。

2.2.2 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比分析以上不同的成型工艺制作流程可知,无论是人员工资成本,还是设备厂房及原材料成本,都降低了60%。

2.2.3 减轻了从业者的劳动强度。传统的成型技术操作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例如,采用翻制模型及注浆工艺时,模型体积硕大且笨重,技术人员需要反复移动,调整石膏模型位置,因而耗费了很大体力。

2.2.4 丰富了汝瓷产品的品种。笔者在汝州和其他汝瓷销售市场实地走访,结果发现,受成型工艺制约,市场上传统汝瓷产品居多,新开发创新的产品品种极少,造成汝瓷购买力逐年下滑和人们对汝瓷产品的审美疲劳,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汝瓷产业的发展。

3 泥板成型技术在汝瓷生产中的实现方法

多年以来,笔者一直与汝瓷产地的非遗大师、技术人员探讨交流适合汝瓷的成型技术,并逐步总结出以下适合汝瓷的成型技术,即泥片成型法。

3.1 器型设计

把需要制作的方形(异形)器皿造型按尺寸放样,同时计算好成品器皿的收缩比(汝瓷成品的收缩比一般在12%~15%)。

3.2 制作泥板

先将汝瓷泥料按图的尺寸拍打成厚度为3~6mm的泥片(根据器型大小不同,胎体的厚度做相应调整,泥板制作规范是:根据力学原理,器皿高度二分之一处以下特别是底部,泥板厚度相应厚一些,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泥板制作推荐使用泥板机设备,用此设备挤压成型的泥板厚度一致,而且泥料的结构密度均匀,从而降低了干燥及烧制过程中的产品变形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裁切泥板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把制作好的泥板按照尺寸进行裁切,多次重复的造型及复杂图形(如方形器皿的4个足部),可以事先做个模板再进行裁切,方便快捷。

3.4 泥板造型

有些复杂的器皿造型需要在泥板裁切后进行简单的造型,例如,方形器皿身部如有弧度变化,找一些合适器皿弧度的木棒,把泥板贴在木棒上,泥板半干燥时备用。根据人的视觉经验,凡是方形直边的器皿,泥板中间部位一定要形成一定往外凸的小弧度,不然给人一种凹的视觉感。

3.5 泥板粘接组合

泥板粘接组合前需要事先准备好粘接用的泥脂。泥脂的规范制作方法:先将裁切后的废泥料干燥后,用适当的水浸泡0.5h,搅拌成泥浆(添加少许纤维素,以增强泥料成型的坚固性)。

器皿的粘接组合方法为:方形器皿组合粘接顺序,先把器皿底部泥板放在木质或石膏板上,把4块边沿其中的2块涂抹上事先准备好的泥脂,然后和器皿底部泥板进行对接,形成L字形,稍等一会儿,泥脂凝固时再把剩余2块泥板按先前的方式进行对接。这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器皿造型,趁泥脂半干燥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规范其造型,然后用双手把粘接处稍用力挤压,使其更加牢固。

3.6 器型修整

器皿粘接完并且泥脂初步凝固后,用工具把多余的泥脂清理掉(没有粘接的部位再涂抹一些泥脂),然后用木拍子将整体器皿粘接部位反复拍打挤压,使器皿尺寸更加规范,器皿结构更加牢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器皿泥脂粘接处必须粘接牢固,不然就会造成干燥和烧制过程中开裂。最后,再把各个部位进行精细修整到位,使其符合设计图尺寸要求。

泥板成型技术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改变以前拉胚成型工艺只能制作圆形器皿;凡是熟练掌握泥板成型方法的陶瓷从业者,可以独立制作任何复杂造型的器皿;泥板成型工艺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完成,所以可以做到器型准确、工艺精良,从而提高了产品消费档次,为企业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4 结论

河南青瓷最具代表性的汝瓷手艺人,一直以来坚守着传统成型工艺,曾经创作出许多经典的陶瓷工艺美术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特别是当下我国倡导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振兴中国文化产业,人们就必须改变旧观念,不断创新,提升技术应用实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笔者分析了泥板成型技术在河南青瓷生产中的实践探索,以期为河南陶瓷行业从业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一新技术服务于企业生产,创新出更多更好的陶瓷产品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河南青瓷资源、更好地弘扬中国陶瓷文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亚.汝瓷,一切仅仅是个开始[J].方圆,2018(10):16-19.

[2]李学武.承载灿烂文明之瓷:从宋代汝瓷说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6):13-14.

猜你喜欢
成型
一种哈氏合金B3弯头成型工艺的研究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汽车前舱内板成型力分析
大型缠绕成型玻璃钢容器的优化设计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3D打印成型工艺与质量分析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Go with the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