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阈下的红色景点外宣翻译探析

2019-09-10 23:22:17袁超英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景点跨文化原文

袁超英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加深。而作为外宣翻译交流的载体,红色景点翻译这一环必不可少。鉴于此,本文在跨文化构建的理论框架下,探析了外宣翻译的策略以及技巧,以达到外宣翻译交流的预期值。

引言

作为外宣翻译中的重要一环,红色景点外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如今,外宣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宣扬国家形象,特别是传播红色文化。鉴于此,为了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和统筹兼顾,若能从跨文化翻译视角进行红色景点外宣翻译,着实有可行性。

1 理论概述

跨文化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应用于实际,则是因地制宜考虑另一种文化区接触语言,触碰其精髓部分,加强目的国的宣传力度。

美国著名文化翻译家霍夫斯坦德的专著《跨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在同一环境中所具备的共同心理的程序,文化不是个人属性的特质,而是同一地区有着共同经验与相似教育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秩序。不同群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众有着迥异的心理程序,这种差别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1]。

2 跨文化视角下的红色景点外宣翻译方法

翻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而外宣资料的翻译不是简单的追求相互的完全对应,而是基于分析原意的基础上来进行翻译。直接对应的翻译早人们的惯性思维里面是人之常情,但是文本之间的翻译着实需要花点功夫,就正式度而言,也需要译者在传达译文基本含义的同时,考虑两者文化背景,相互融合才能进行有效对接。鉴于此,译者可以结合多种翻译方法对湖湘红色景点文本进行分析。

2.1 直译加注

结合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尤其需要注重原文群体和译文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目前有的外宣资料翻译采用直译,不顾及文化间的差异,这样会影响到文本的可接受性[2]。在翻译中,考虑两国文化差别这一项必不可少。若是只从原文出发,所得到的译文难免让人混淆。所以说,通过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来正确诠释。例如:将“建设川北”翻译为“CONSTRUCT NORTHERN SICHUAN (A CENTRAL PROVINCE IN CHINA)”。其实,从中国本土人的思维来看,川北指四川北部。但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川北的含义并不那么明显,不同于中国人思维的惯性表达,这里存在一个不对称的现象。所以,通过直译加注的方式来加以诠释,添加了“中国的中部省会”来进行补充说明。

2.2 省译法

英语翻译的方法有许多,特别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在进行外宣资料的分析和翻译时,应该选取其中贴切且合理的词语展开翻译,而不是一对一的对应,这样只会增加译文的累赘。况且,外宣翻译的特点是简洁,不是一大串词语来增加它的理解难度。例如:“胡耀邦倾注很大心血创办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报刊。译文为“Hu Yaobang devoted himself to establishing journals suitable for the youth.”其中省譯了“阅读”二字。译文中巧妙的用短语代替了“适合阅读”,增加了简洁性。

3 跨文化视角下的红色景点外宣翻译策略

翻译的两大策略:异化和归化。在进行外宣翻译的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翻译的背后含义,这一点至关重要。

3.1 意译法

汉语表达具有一些特定的旋律美和押韵美,如排比句的运用。如果是处在翻译的氛围下,完美字对字的翻译是不可能的。鉴于此,意译法较为合适。

例:他一边艰难跋涉,一边开展宣传鼓动工作,经受了艰苦的考验,磨炼了革命意志。

译:On the way full of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he consistently carried out the propaganda work.

从译文来看,打破了原文固有的表达结构,重新进行构建。特别是对于后两句“经受了...磨炼了...”的翻译,浓缩成一句“On the way full of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其实从字数来看,眼前一亮,中英转换的难度本就存在着,但是通过新的融合,所得出的译文既精准又贴合。

例: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从苏区的“红小鬼”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译文:In his revolutionary career for 60 years, Hu Yaobang grew up from a Little Red Army Soldier。

“红小鬼”指的是红军长征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在战火中走向成熟。“小鬼”可能会被看成A little ghost。一眼望过去,好像也没错,但这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失调。在汉语中,小鬼指的就是小孩子,绝非灵异生物。但在例句中,我们也可用来指小士兵“ A Little Soldier”。这样的表达更加贴合,便于理解。

3.2 直译法

一般情况下,直译法的使用次数较多。它给予人一种直观的感受,而且在词汇句法结构的处理上,允许适当的变化或转换,这一点区别于死译。

例:1934年10月,胡耀邦随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译:Hu Yaobang started the Long March along with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Red Army in October 1934.

从句子整体来看,是基于汉语结构进行的翻译,对于时间状语有了调整。整体思维来看,与直译法相符,也重在意思表达清晰,简洁。

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下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在知晓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添加文化意识,来对译文进行润色和校对,输出最好的译文。在某种程度上,这就要求译者要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两种文化出发,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转换。因此,在外宣翻译时,要添加文化元素,采取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译文的精确值。

参考文献

[1]武洁.跨文化翻译视角下的外宣资料英译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93-96.

[2]杜柯含.浅析跨文化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0):87-88.

猜你喜欢
景点跨文化原文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让句子动起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7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9:52
景点个股表现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