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感谢有君子之风儒雅气质的黄玉峰老师,百忙之中利用周末之余与我探讨读书,思考对读书的看法——“成己之学,学以成人”,强调读书是为自己的生命注入内容,提高享受生命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感谢随性诗意永远年轻的肖培东老师,搬家忙乱中顾不上整理家什,还惦念着稿子的事,为读者讲述书与“我”的缘分——我们俩不会道别,“回过头,看看最初的路上自己捧读过的书,也许,我们的初心,我们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情感,就在这些字里行间”。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对阅读的渴求从未改变,永无止境。我们相信阅读,让人头脑充实、心灵丰盈,让人生得以拓展,让生命因此不朽。阅读,愿你愉悦安宁。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在北京召开。本来以为,既然是哲学大会必然是讨论高深的哲学问题,比如生命问题、生死问题。没承想竟然讨论一个教育问题,它确立的主题是“学以成人”。笔者请了假直飞北京,全程参加了这个大会,明白了国际哲学界为什么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原因。国际哲学界认为教育问题是当今最突出世界性的大问题!应该放到哲学的高度,即“人的生命”的高度来研究。
过去和现在,人们都把上学叫作读书去,这其实是抓住了学校的本质。就是说,一个学生到学校学习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读书,爱上读书,学会读书,修炼自我,知书达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君子。
然而,如今的教育现状是,学生到学校主要不是来读书的,而是为了分数,为了文凭,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为了将来能享受较高的物质生活。我不是说要分数要文凭要好的工作要物质享受有什么错,而是说,这不应该是终极目的,“上学”的初心应该是“学以成人”!成为能享受精神生活的幸福的人!
有一种说法,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这种说法我非常认同。不过,我想换一种更直接的说法:阅读,可以提高享受生命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
享受生命与享受幸福是需要能力和素质的。否则,即使物质条件再丰富,也无幸福可言。
为此,必须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终生与书为伴。而如今的教育现状是背离了这个终极目的的。现在流行的口号是:“争取做学霸!”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读书成了一种竞赛,“刷题”代替了读书。
为了在分数上“赢”别人,把阅读看作与考试无关,是“不务正业”,斥之为“看闲书”。于是回家做作业,上课对答案,成了教育的常态。读书人成了习题人、作业人。
就拿最应该“读书”的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手里的薄薄的课本,就是各种文章的组合,课本更像是杂志,而不是完整的书。在教学中,已不是让学生自己好好地阅读原文,而是一味听老师分析讲解,然后按课后的练习题做作业。中小学阶段,为了应试,很多学生没好好看一本书,照样能得高分,照样能进名牌大学。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当然与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关,与考试制度有关。
笔者在1992年曾在上海《语文学习》第12期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还我琅琅书声》,文章就描绘了这样的现实:“学生不读书,教师在演戏;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二三十年过去了,这个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反而愈演愈烈。
阅读与“刷题”,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是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广泛地吸收,是独立思考;而后者则是被动地应付,是迎合揣摩。
笔者曾与一名某大学毕业前来应聘的地理专业的博士生交谈。她居然没有翻过《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更不用说对《山海经》的了解。
另一个历史系的研究生,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竟然只听说有《资治通鉴》这个书名,而对于这本书则一问三不知。问其原因,则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研究“近代史”的。
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读书”?前人早就有了精辟的回答。
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每一个字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
读书一定要“博”,广博学习和积累是学问的基础。如上所提到的两名研究生,据我询问,除了要考的,除了与写论文有关的书,几乎都不看,都不知。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即使分数很高,又怎能胜任中学教师?
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词,叫作“创新”,殊不知,“创新”的前提是积累,没有一定的积累而侈谈创新,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大量的积累,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而这一切都靠“阅读”!靠“博学”!
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没有“成人”的志向,没有“自我修炼”的目标和决心,天天想着今天怎么得高分,明天怎么赚大钱,心浮气躁,顺利则喜,遇难则退,是很难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读书还要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作不切实际的空想。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内容,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
阅读,还要多思考当前的与自己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情。学习的关键在于反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去问,去思。用今天的话说,叫作“理论联系实际”。
儒家经典《中庸》,对于读书有过更精彩的阐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笔者以为这是阅读的不二法门。
在如今,新媒体新知识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一定是非常局限的,有的则是相对陈旧的。当然,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无论是变化的还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同学们都要学会自己阅读,自己从书本中汲取知识。
而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的责任是自己首先要加强阅读,成为阅读者,从而去点燃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形成读书的氛围,使自己的班级真正成为书香班级,使自己的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我们复旦五浦汇建校三年多以来十分强调自我学习,强调行走中研学,强调整本书阅读。我们的校训“独立、善良、智慧、美丽”,每一个字也都与阅读有关。
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读书必须独立思考,否则只能一知半解,人云亦云。一个人要成为独立的人,要活出自我,必须阅读!
读书是为了使人更善良,在阅读中更要不断反省自我,与人为善,学会自强,学会宽容,努力成为君子。
聪明是天赋,而智慧必须经过长期修炼而成。通过阅读,我们将把原来的“小聪明”,转化为“大智慧”,使人从内心到外表更加美丽。美丽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人的一生的遭遇不可预料,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使一个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一個人的内心强大起来,使生命放出异彩!
我们不但需要物质生活,更需要精神的食粮。这句必须“阅读”!
这就是我理解的,为什么要确立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
黄玉峰,特级教师,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兼职上海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儒学研究会中小学国学教育委员会主任等。在学术领域,长期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诗人和汉字文字学的研究,在北京、上海电视台开讲《汉字趣谈》《天地一文人》《中国科举制度》《说苏轼》等节目,出版《六朝山水诗》《诗情画意》《说李白》《说杜甫》《说苏轼》《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上课的学问》《我只是想站得直一点》《怎样写好高考作文》等专著。黄老师致力教育事业52年,坚持提倡并践行人生教育,并应邀在全国多所大中小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宣讲他的“人生教育,君子养成”的教育理念,深受好评。从70岁起,在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开始新的教育生涯,为践行他的教育理念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