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辉
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转而更加注重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充分与当前计算机发展中的多种新型技术相结合,从而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養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够顺利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一、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在我国长期的发展中已经较为成熟,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训机构数量众多,且已经基本形成了包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而随着计算机专业内容不断扩展,社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模式逐渐增多,这就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机构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教学专业随计算机就业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将一些新兴的软件测试、网络集成等就业方向纳入教学机构专业设置中,还要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培养上加大力度。因此,对于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人才培训机构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市场上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对自身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并对人才的目标进行调整,确保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已经不仅是让学生具备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知识技能,更需要相关教学机构在教育部门所制定的专业规范的基础上,从当前社会上对人才专业素质、培养规格、岗位特点以及职业领域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考量,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现代计算机行业实践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生真正具备符合现代计算机发展与应用要求,适应新时代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以结合新的培养目标和行业的需求重新规划专业培养体系,将网络应用开放、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纳入培养体系,从而为计算机人才的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前期工作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前期就做好教学模式优化和理论指导工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应用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人才在职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和专业应用发展能力,因此教学机构可以参照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应用型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重新明确具体的教学环节。例如企业中通常会对新人职的员工进行了解再依据其特点和专业特长进行组织分配,而后有专业组织内的管理者或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带领其进行实践模拟,该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可以进行操作,从而使学生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与成长。另外在理论指导方面,应侧重于学生具体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传统基础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按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组织,再通过设置相应的技术能力等级构建起优带差、老带新的学习模式,同时鼓励同一水平等级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以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实践阶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过前期的改革优化后,就需要针对具体的培养环节以提升学习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从专业与实践两方面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同时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实操机会,从而加强专业的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计方面,应以帮助学习人员打好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为目的,而这也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机构要充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目标以及按照课程的内容性质等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实践性设计,确保课程体系具备较强的可行性,符合教学规律。计算机专业课程通常包含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以及核心专业课程等,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涉及到数学、物理以及程序设计等各学科知识,主干课程需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对学生就业中企业对计算机硬件管理、软件编程应用管理以及科研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设计主要应包含计算机导论、高数、c语言等。通识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养成的关键,因此通识课程应涉及思政、体育以及人文社会等内容,帮助应用型人才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从而在就业岗位上能够健康成长。核心专业课程是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在各计算机应用方向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主要包含数据结构与实验、数据库系统理论、数据逻辑电路及实验、电子电路学等课程。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升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实践课程方面应结合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实验课程、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展开多层次的实践课程规划。首先对于实验课程的设置,教学机构应结合当前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技术需求,开设各种与之相关的实验课程如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网络安装与架构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起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课程设置还应充分将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践动手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如开展软件开发、项目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其次,专业实习设计是一种对学员各种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综合锻炼与检验的过程。在实习课程中,培训机构会针对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员情况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与任务,如软件开发学员就为其设置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任务。同时,教学机构应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起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同时接受校内专业指导和企业工作人员的双重指导,并提前体验真实就业的实践环境。而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负责对自身实践进行控制管理,而教师则负责为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指导,如此能够让学员的协调组织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与未来计算机教育体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各环节以及最终的培养目标都要做到与时代发展特点融合,不仅要以市场中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还要注重前瞻性,确保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同时,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可以充分借助市场的力量,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行业规模,不但在教学能力上进行突破,还要在行业人才整体能力的提升上取得更好成效。
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应注意紧跟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确保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能够满足不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根据国家当前发展中的计算机人才需求方向,可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成创新型与工程应用型两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计算机的核心知识理论为教学内容,注重人才在计算机科学上的专精度,而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则负责为国家信息系统以及各大企业提供技术型人才。以上两种培养目标的划分,可以有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精确化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语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广泛普及的当下,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做出变革,紧跟时代步伐,从而不断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春霞.转型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0):152-153+156.
[2]张健,操晓峰,张继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6):185-188.
[3]刘世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才智,201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