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曙辉
摘 要:唐代皖南地区处于南北往来的交通枢纽地位,许多诗人曾行经此地,留下了丰厚的唐诗文化遗产,这是当代“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珍贵文化资源。据考证,刘长卿曾于上元二年(761)、宝应元年(762)3次途经皖南,有3首诗歌、一联残句传世;李嘉祐则是于上元元年(760)年末途经宣城,有一首诗歌传世。
关键词:刘长卿;李嘉祐;皖南;诗歌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7-0028-04
唐代皖南地区经济富庶,风光优美,尤其是流经池州、宣城、芜湖、马鞍山一线的长江水道更是唐人来往中原、湖湘与吴越之间的交通要道,故而有唐一代,大批诗人都曾来往、盘桓于皖南地区,有数量众多的优秀诗作在此问世,这也形成皖南地区丰厚的唐诗文化遗产。然而截至目前,除了李白、杜牧等极少数诗人之外,大多数唐代诗人在皖南地区的相关活动情况尚未获得学界关注,皖南地区的唐诗文化资源也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唐代诗人刘长卿、李嘉祐的皖南诗歌为研究对象,以诗作的写作背景考证为切入点,厘清两位诗人在皖南地区的具体活动行迹,以推进皖南唐诗文化研究的深化、细化。
一、刘长卿皖南诗歌考
刘长卿(718年—790年)字文房,祖籍宣城,家居洛阳。天宝末年进士及第,历任长洲县尉、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睦州司马、随州刺史等官职。刘长卿为中唐前期著名诗人,尤长五言,自号“五言长城”,有《刘随州集》传世,存诗五百余首,其中有3首诗歌、一联残句为作于皖南地区者,诗如下: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
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1]。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留辭前苏州韦使君
白云乖始愿,沧海有微波。
恋旧争趋府,临危欲负戈。
春归花殿暗,寒傍竹房多。
耐可机心息,其如羽檄何[2]。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3]。
行至宣州
敬亭暮色晴临道,句水寒流澹不波[4]。
有关刘长卿的生平经历与作品系年,目前学界已有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代表作当推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下文简称《笺注》)与杨世明《刘长卿集编年校注》(下文简称《校注》)。然而有关刘长卿的皖南行迹,两书所记即彼此抵牾者,也均有未确者,今考之如下:
关于《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诗的写作时间,《笺注》与《校注》观点不同。《笺注》认为此诗是刘长卿由贬谪待命所在的江西量移浙西某地之时所写,“广德元年夏秋,长卿已有江左诗,则量移当为广德元年(763)中事。……又按广德元年夏秋浙东州县陷于袁晁,长卿取道宣州等地北归,盖为此故”[5]。“唐时由饶州赴江东,可取道宣州,舟行经新安江而下。按诗意,此诗(指《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诗)当作于量移东归时作。”[6]《校注》认为上元二年(761)“长卿由南巴北返,先至余干,中间曾赴宣州使院。由于此时有敕令重推旧案,并通知长卿回苏州(集中有《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诗),于是乃离余干,北上过宣州东还”[7],此诗是“上元二年(七六一)秋返苏州途中作”[8]。要弄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需先辨明刘长卿在上元二年(761)之前被贬谪南巴的具体情况。
有关刘长卿被贬谪南巴(今广东电白附近)之事,《笺注》《校注》观点亦有不同。《笺注》认为刘长卿虽有被贬谪南巴之命,实则长居江西洪州、余干一带,并未真正赴任南巴[9]。而《校注》则考证刘长卿于乾元二年(759)赴任南巴,上元二年(761)春获赦北归,居于余干[10]。刘长卿有《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诗,诗题下原注“时经刘展平后”,刘展之乱被平定在上元二年(761),诗中又提到“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11],可见刘长卿此前已经路过湖南衡阳(衡阳有回雁峰)一带。以唐代交通路线来看,湖南长沙、衡阳一带为连接岭南之地的交通要道,就刘长卿此前行迹来看,也只有被贬谪南巴的途中才有可能经过此地。刘长卿另有《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诗,尾联云:“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12]由此可见,刘长卿确实曾在上元二年(761)之前有岭南之行。《校注》所言为确。《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诗中提到的“万里猿啼断”“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味其句意,应是自南方远谪之地归来途中所写,显然是写于贬谪南巴归来之后。而且诗中有“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之句,刘长卿于上元二年(761)受命赴苏州重推旧案,有《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诗,刘长卿此前曾任长洲尉,此次重赴苏州,这也和本诗中提到的“旧路青山在”情形相符。由此推测,《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刘长卿自江西赴苏州途中。《校注》所言为确,但《校注》中有关刘长卿本年的行迹亦有误论。刘长卿《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诗云:“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见白云多。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13]可见此次刘长卿北归应是自“炎州”归来后首次踏足此地,而且此次北归已是秋季。至德为江南道饶州属县,后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区附近。从地理位置而言,至德在江西与宣城之间,与秋浦(池州)毗邻。而且《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诗中也写道:“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就其句意来看,这也是刘长卿自南巴归来后首次踏足此地。由此来推测,刘长卿于上元二年(761)在南巴被赦还之后,先至江西余干,后因受命至苏州重推旧案,因此才在余干北上,途中经过宣城。经过宣城的原因应是上元二年(761)“浙江西道观察使徙治宣州”[14],苏州亦为浙西观察使所辖地,因此需至宣城履行手续。《校注》中所言:“长卿由南巴北返,先至余干,中间曾赴宣州使院。由于此时有敕令重推旧案,并通知长卿回苏州,于是乃离余干,北上过宣州东还。”显然是多出了刘长卿“中间曾赴宣州使院”这一经历。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留辞前苏州韦使君》诗,《笺注》认为是作于上元二年(761)夏秋之际[15],《校注》则认为是上元二年(761)春北归余干作[16]。要确定这首诗的写作时间,颈联中的景物描写则是关键。弘治十一年刊《刘随州文集》中颔联下联作“秋傍竹房多”,而残宋本、《文苑英华》均作“寒傍竹房多”。从版本源流来看,宋本与《文苑英华》本与唐代相距更近,更为可靠。从句意来看,如作“秋傍竹房多”,与上联“春归花殿暗”在时令描写上也互相矛盾。综合推测,下联应为“寒傍竹房多”。明确这一点之后即可确定,此诗写作于春季。据上文考证可知,刘长卿自南巴赦还后上元二年(761)秋才首次踏足宣城,故而此诗不可能是上元二年(761)所作。就刘长卿本人的行迹来看,刘长卿于上元二年(761)秋由宣城至苏州重推旧案,结果仍是被贬谪岭外,刘长卿有《重推后重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诗,诗写作于上元二年(761)十一月至宝应元年(762)三月之间[17]。刘长卿此次虽受命重赴岭外,实则归至江西余干待命,宝应元年(762)四月代宗即位,五月大赦,刘长卿亦由贬谪转为量移,有《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诗[18]。由此可知,刘长卿于上元二年(761)年末或次年春初离开苏州返回江西,途中需经过宣城。而且刘长卿诗题中提到“前苏州韦使君”,此处的“韦使君”指的是韦自晋。因刘展之乱,韦自晋于上元二年(761)春初避居豫章,有独孤及《豫章冠盖盛集记》为证,且独孤及文中还将韦自晋称为“苏州刺史”[19],可见此时韦自晋尚在苏州刺史之任。次年,也就是宝应元年(762)四月,韦自晋受命婺州刺史,刘长卿有《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20]。刘长卿诗题中称韦自晋为“前苏州韦使君”,则此诗应写作于上元二年(761)春至宝应元年(762)四月之间。就此间刘长卿的行迹来推测,此诗应是写于宝应元年(762)春劉长卿自苏州重推后南返江西途中,途经宣城之时所写。《笺注》《校注》所说均误。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诗,《笺注》认为是大历五年(770)赴鄂州时所作[21],《校注》认为是宝应元年(762)秋自扬州奉使西赴鄂州途中作[22]。《笺注》考证刘长卿生平时,认为大历五年(770)夏,刘长卿“移使鄂州,擢鄂岳转运留后,检校祠部员外郎”[23],而此诗题中写明是“奉使鄂渚”,而且其中提到“戴铁冠”,《唐六典》记载:“御史大事则铁冠朱衣以弹之”[24],可知刘长卿此时是以幕府中宪衔为“侍御史”的幕客身份出使鄂州,而非赴任鄂州。据此来看,《校注》所言为确,此诗应是刘长卿宝应元年(762)秋在淮南转运使幕府中,以侍御史身份自扬州奉使鄂州途中经过皖南和州、当涂附近的长江航道中所写。
《行至宣州》诗虽今存一联,然而就其中“敬亭暮色晴临道,句水寒流澹不波”这样的景物描写来看,应是秋季。这和刘长卿上元二年(761)秋自江西赶赴苏州途经宣城的时令相符,应是此次行途之中所作。
二、李嘉祐皖南诗歌考
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人。生卒年不详。天宝七年(748)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鄱阳令、江阴令、司勋员外郎、袁州刺史、台州刺史等职。李嘉祐是中唐前期的诗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之云:“(李嘉祐)中兴高流……盖吴均、何逊之敌也。”王夫之甚至誉之为“中唐第一佳手”[25]。《全唐诗》收李嘉祐诗二卷,存诗130余首,其中有作于皖南者一首,诗如下:
夜宴南陵留别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26]。
储仲君《李嘉佑诗疑年》一文将本诗断为乾元二年(759)之作,认为李嘉祐在谪鄱阳后二年有宣州之行,此诗当作于归途中。储说论据在于李嘉祐《题前溪馆》诗,诗云:“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这里的“前溪馆”地点不明,因诗中提到“江西”“浔阳南去”,由此推测李嘉祐要离开浔阳南下宣州[27]。实际上这是因地理形势不明而引发的误解。李嘉祐贬谪江西为鄱阳令,鄱阳正在浔阳之南。浔阳为长江水道之要冲,自此北上可以抵达长安,而李嘉祐则是从长安贬谪而来,自浔阳南下为鄱阳令。若从浔阳至宣州,则需言“东下”而非“南去”。而且《题前溪馆》诗中所谓的“浔阳南去鹧鸪啼”是被贬谪鄱阳后自伤荒僻之意,并不能说明李嘉祐有宣州之行。
李嘉祐《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诗云:“四年谪宦滞江城,未厌门前鄱水清。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双鸥为底无心狎,白发从他绕鬓生。惆怅闲眠临极浦,夕阳秋草不胜情。”[28]由此诗可见,李嘉祐曾在鄱阳为官4年,接到移官江阴的命令时是秋天。李嘉祐另有《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诗,诗云:“西望香炉雪,千峰晚色新。白头悲作吏,黄纸苦催人。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29]由诗意可知,李嘉祐由鄱阳赴任江阴是先从鄱阳北行至江州(湓城浦),之后沿长江水道转江南运河入吴,而且至江州的时令正是冬季(香炉雪)。而从江州至江阴,必然是从长江水道行驶至京口,转江南运河至江阴。在这一路线中,长江沿岸的宣城南陵县是必经之途。而且《夜宴南陵留别》诗中提到的“雪满前庭”的节令恰与此次移官时节相符。由此可以确认。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别》诗作于自鄱阳令移官江阴令途中途经宣城之时。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也可以考定。刘长卿有《送李侍御贬鄱阳》诗,诗云:“回车仍昨日,谪去已秋风。干越知何处,云山只向东。暮天江色里,田鹤稻花中。却见鄱阳吏,犹应旧马骢。”题下自注:“此公近由此州使回。”[30]诗题中的“李侍御”傅璇琮先生考证为李嘉祐[31],其说可信。此诗储仲君先生考订为至德二年(757)所作[32],这一时间论断是可信的。由此可知,李嘉祐在鄱阳的任职时间是至德二年(757)至上元元年(760),上元元年(760)秋移官江阴,本年冬经长江水道赴任江阴,途中经过宣城南陵,乃作《夜宴南陵留别》诗。则《夜宴南陵留别》诗的写作时间正是上元元年(760)年末。
近年來,安徽省正在全力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而皖南唐诗文化遗产无疑是助推安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选择刘长卿、李嘉祐两位唐代诗人在皖南地区的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既是推进唐诗研究与皖南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同时也是希望以此为契机,逐渐推动皖南唐诗文化地图的构建,为当代皖南唐诗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提供切实的文献根基。
参考文献:
〔1〕〔2〕〔3〕〔11〕〔12〕〔13〕〔18〕〔20〕〔26〕〔28〕〔29〕〔30〕(清)曹寅等.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94,1511,1559,1569,1494,1568, 1568,1498,2168,2163,2158,1509.
〔4〕〔5〕〔6〕〔9〕〔15〕〔17〕〔21〕〔23〕〔32〕(唐)刘长卿著;储仲君笺注.刘长卿诗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558,233,234,581-582,206,209, 328,584,140.
〔7〕〔8〕〔10〕〔16〕〔22〕(唐)刘长卿著;杨世明校注.刘长卿集编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3,235,633-634,231,246.
〔14〕(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04.
〔19〕(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952.
〔24〕(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380.
〔25〕(明)王夫之评选,王学太校点.唐诗选评(卷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7〕储仲君.李嘉佑诗疑年[A].唐代文学研究(第二辑)[C].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0.138.
〔31〕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C].北京:中华书局,1980.220-238.
(责任编辑 姜黎梅)
Abstract: The Southern Anhui Region was an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hub between the Capital ,Hunan Region and Jiangnan Region in the Tang Dynasty, a lot of poets had passed through this area and left poetr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Liu Changqing had visited this area three times in 761 A.D. and 762 A.D., and wrote three poems on those trips; Li Jiayou had visited this area twice in 760 A.D., and wrote one poem on the trip.
Keywords: Liu Changqing; Li Jiayou;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