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在于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这里的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本、知识、制度等四个方面。发达国家往往在这四种资源上占先,而落后国家在这四方面落后。
对落后国家来说,处处落后,要什么没什么,但还得增长,并且还要增长得比发达国家快,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追赶。既然是要素禀赋落后了,那么就要努力改善落后的要素禀赋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获取持久增长甚至追赶的资本。
要怎样才能改善要素禀赋呢?
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优势,简单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比较优势。即劳动力便宜,劳动力多。第二,后发优势。作为后来者可以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术加速发展,少走弯路,可以走捷径。第三,本土優势。在世界市场上,作为本土企业、本土竞争者,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优势。
哪种相对优势更重要?有人强调是比较优势。打开任何一本发展经济学教科书,首先讲的也是比较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但是如果只有这种优势,解释不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发挥了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着重指的是较低的学习成本,而比较优势强调的是较低的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方面,效应较为明显,而后发优势却可以在所有领域发挥作用,包括制度改进等领域,通过学习与模仿,使知识和技术增长更快地接近前沿。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得主PattiRomer教授提出,知识具有外溢效应,并用这个来解释发达国家为什么还能够增长。反过来讲,也可以用“知识外溢”这个概念思考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就是通过开放,把发达国家的知识外溢到落后国家的经济。通过学习和模仿,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尽快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取得比较快的进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近几十年获得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落后国家来说,学习模仿并不丢人。一方面,可以花钱购买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模仿大量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所谓后发优势,就是可以比较便宜地、快速地获取知识。
一般来讲,落后国家的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纯粹依靠比较优势阶段。第二,进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同时起作用阶段,从最初的学习模仿,到努力实现知识外溢。第三,继续学习模仿,同时也到了自我创新的阶段。
中国现在处在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技术仍然是弱项。未来,中国若要在过去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还得继续自我创新,继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继续深化改革。
比如,关于科技创新,这不是靠补贴就能够实现的,也不是政府能够决定出来的,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投资和激励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