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霞
[摘 要] 作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数字挖掘技术的高效化应用至关重要。其不仅有助于读者图书资源获取效率的提升,更对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在阐述数据挖掘技术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应用优势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内容,以期有利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质量的提升,继而推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内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5. 066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5- 0148- 02
0 前 言
随着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图书馆的建设数目不断增加,且图书馆藏书量日益扩大。其在满足人们阅读需求,提升文化层次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图书资源获取难度。基于此,进行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的当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数据挖掘技术是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持,当前环境下,提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质量对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由此展开分析。
1 数据挖掘技术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1 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内涵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搜寻技术,其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而产生,在分析并研究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料隐性知识及规律的探究发现。其不仅保证了人们数据信息获取的效率,更有效地提升了数据获取的质量。工作实践中,人们长期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挖掘技术的具体区分:其一,预测性数据分析法。从应用过程来看,该分析方式需要进行大量资料的初步分析,并以此获得指导性结论,从而确保未来预测的准确实现。一般情况下,分类型数据预测和统计回归型预测是其常见的两种应用形态。其二,描述性数据分析。该数据挖掘方法是对收集资料的系统描述,其为后续的资料搜寻和查找做好了准备。实践过程中,描述性数据分析可具体分为关联分析、序列分析以及聚类分析。
1.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图书馆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其具有专业要求高、行业特质明显、工作内容繁杂的突出特征[1]。实践过程中,实现图书馆书籍和读者之间的高效链接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根本目的。就应用过程来看,其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其一,进行图书馆书籍信息的系统管理,一般情况下,图书流通查询、图书撤退、图书注销是其管理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二,进行图书馆读者信息的系统管理,其主要包含了读者增加或消减的信息查询。其三,实现书籍流通信息查询,通常而言,书籍的借出、归还、赔偿等都是其查询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确保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化建设,才能为讀者提供稳定的阅读空间,进而实现其阅读需求的满足。
2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优势
当前环境下,实现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高效应用已成为其管理实践的重要发展趋势。从应用过程来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2.1 实现信息获取速度的提升
确保读者信息获取速度的提升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优势[2]。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读者的浏览模式、阅读倾向被进一步记录,然后,系统会在阅读数据分析并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事务库的组建。而在该事务库中,用户进行图书资源搜集的相关规则被系统化编制,通过关联规则应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会为读者提供充分的图书选择资源,进而确保读者信息获取的效率性。
2.2 保证读者个性化服务过程
以用户为中心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特征。其虽然保证了用户阅读需求的满足;然而从管理过程来看,这种服务模式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形成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图书馆在运营服务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其与客户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故而滞后性较为明显。而在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仅提供平台支撑的作用,其实际的操作有读者自己完成,这种现代化的图书管理模式实现了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改变,其不仅保证了图书馆主动地位的掌控,更确保了其服务过程的个性化发展。
3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是一个专业技术较高的系统实践过程,其包含了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等诸多内容。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大数据的应用模式被进一步规范。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数据挖掘技术适应了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其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层面。
3.1 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
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是数据挖掘技术最基本的职能体现[3]。实践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日益丰富的藏书量给读者的信息搜集和阅读带来较大困扰。要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把控,首先就应对信息的基本属性进行分类,并确保集成转化的科学合理。在数据挖掘技术下,图书馆藏书信息的来源、格式、特点等特征在物理或科目逻辑属性上进行有效集中,从而确保了数据共享的系统全面;另一方面,清晰化的图书管理分类使得读者能够进行检索、借阅、流通情况的具体把控,其为读者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