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在松树里疯狂地咬着松树,松树很害怕,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多虫子,有一天,我可能会被他们咬死。”
这时,一只啄木鸟飞到松树上,把树干啄得“笃笃”响。
“天啊,这可怎么办?”松树觉得非常害怕,他大叫: “走开, 你这讨厌的家伙!”
“我是啄木鳥,不是坏蛋,是来吃你体内松毛虫的。”啄木鸟边说边叼出一条松毛虫给松树看。
“哦,谢谢你,是我错怪 你了。”松树说。
1.啄木鸟飞到树干上做什么? ( )
A.啄木鸟飞到树干上帮松树捉虫子。
B.啄木鸟飞到树上玩耍。
C.啄木鸟飞到树上寻找妈妈。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句:啄木鸟边说边叼出一条松毛虫。
……边……边……
有一只狐狸两天没有找到食物,饿极了。忽然,他看见远处架子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就高兴地跑过去。狐狸看着又大又圆的葡萄,馋得直流口水。他站起来用爪子去摘,可怎么也摘不到。狐狸围着架子转来转去,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只好无奈地走了。他边走边安慰自己: “那葡萄是酸的,肯定不会好吃!”
1.根据文中内容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 )狐狸 一( )葡萄 一( )叶子
2。照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一——— 一———
又大又圆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3.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了芽。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飞舞。
1.短文中主要写了_____的景色。
2.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
3.把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用“——”划出来。
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
水池里, 睡莲花闭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蟋蟀在弹琴。
天上, 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 飞呀, 一闪一闪…
夏天的夜晚多美啊!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请标上序号。
2.文中出现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写“天上”的句子。
4.画“——”的这句话中,小飞机指____,机场指____。
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了一颗极为罕见的大珍珠。许多人好奇地想见识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 满愿的邻居寿量总是轻蔑地对人们说 有颗珍珠算什么 我也有 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可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不肯让人看他的珍珠。
人们虽然从来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珍珠,但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同时患病。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得的是同一种怪病,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
二人听后,救病心切,都把自己珍藏的珍珠拿了出来。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一饱眼福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是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
(1)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
(2)非常稀少,难得遇见。( )
2.给画“——”的句子加上标点。
3.故事中____ 和____两人都说自己有“珍珠”,其中,____的是真的珍珠,而另一颗其实只是____。
一天,村子里的人买回来一头大象,大家都争着来看,人们议论纷纷。有四个盲人也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这天,他们来到大象跟前。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 “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就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囔: “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鼻子。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这时,买象的人走来说:“你们说得都不对,你们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并没有摸到它的全身,就下结论,这是片面的。”
读后实践
1.短文共有( )自然段。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四个盲
人争论象的样子的。
2.用“√”画出红色字的正确读音。
盲人(yu mang) 蒲扇(shan 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