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钧
初夏的清远,细雨纷飞,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战线的领导干部齐聚清远,参加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广东省扶贫办、清远市委市政府承办。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省委常委叶贞琴,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委农办主任、省扶贫办主任顾幸伟,清远市委书记郭锋,以及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自治区)扶贫办、有关市县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进展,交流各地经验做法,探讨积极谋划解决相对贫困、统筹解决城乡贫困等问题,研究2020年后扶贫战略探索思路、机制、路径和方法。
据介绍,清远扶贫改革试验区从当年的“经济寒极”—“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到今天的“创业热土”—“国家高新区”,经历了重重考验和挑战,实现了美丽蜕变。清远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之路,是清远市三十年改革发展的缩影,也为“清远速度”“清远模式”作了最好的诠释。
5月26日上午,全体与会人员前往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辖下迳村参观。
在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放眼望去是一片田园风光。这个小村庄位于英德市东南部,分为11个自然村,是省定贫困村。自2016年4月广东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河头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河头村基层党组织得到有力夯实,精准扶贫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等得到全面保障,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九龙小镇”、碧乡客栈、桑芽菜基地、田园综合体项目等。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不到5千元增加到20.22万元,贫困户在2017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河头村激活土地资源,盘活山头资产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尤其是引进碧桂园这样的大企业一起经营旅游民宿的先进经验,启发很大。”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扶贫办主任冯树鑫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清远市清新区下迳村,当地把村民的土地、资金及其劳动力作为股份入到旅游专业合作社。以股份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创新扶贫模式,吸引了大家,纷纷围着当地干部取经。
辽宁省扶贫办副主任吕宏伟直言说:“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
26日下午,兴致勃勃的与会代表,就“清远模式”和今后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表示,研讨活动之所以在清远举办,原因有三个:其一广东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可以汲取“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营养;其二清远是扶贫“双到”模式发源地,可以从源头感悟精准扶贫的内涵和精髓;第三是清远扶贫改革在多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意义。
夏更生要求,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工作: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攻方向,总结东部率先消除绝对贫困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经验、做法,探索解决全局性重大问题新思路,探索解决全国性共性问题新路径,探索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新举措。同时要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各方职责,把试验区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重要业务工作,加强日常指导,建立责任、投入、评估、总结、宣传等工作机制;此外要注重经验总结,认真梳理提炼试点成果和效果,大力宣传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促进改革成果的转化应用。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致辞时对参加研讨活动的来宾表示欢迎。
叶贞琴表示,近年来广东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推进扶贫创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从政府独奏向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大合唱转变,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将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推动大湾区与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设施联通、资源融通、人才流动,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统筹推动大湾区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叠加效应,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新的动能。
研討活动上,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省(自治区)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辽宁阜新、江苏宿迁、浙江丽水、福建三明、山东淄博、广东清远6个扶贫改革试验区负责同志汇报了工作进展和创新经验。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扶贫办主任顾幸伟在代表我省发言时指出,近年来广东不断创新扶贫模式,至2018年底,广东省在现行标准下累计150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54%降至0.3%,“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整体实现。顾幸伟表示,广东省推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每年筹集10亿元资金,着力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目前该项目已推广至1000多个村。二是建设2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产业园投入资金5000万元,做到每个县有1-2个产业园。此外,除2277个省定贫困村之外的面上村,广东省将按照每条村约1000万元标准投入,10年内拟投入1600亿元全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